一种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770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插入软管与弯曲部,所述连接结构为圆环状,包括与所述插入软管连接的后接段以及与所述弯曲部连接的前接段,所述内窥镜插入软管内延伸出至少一根空心柔性管,所述空心柔性管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上,所述前接段的圆周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分别定位所述空心柔性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将空心柔性管定位于前接段的圆周壁,使得空心柔性管在连接结构上的定位更准确更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
,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以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参见图1,软性内窥镜通常由能插入体内的插入部1和与插入部1的基端相连接的操作部2组成。插入部1由细长的插入软管11、与该插入软管前端相连接的弯曲部12、与弯曲部12前端相连接设置于插入部1最前端的头端部13组成。插入软管11的基端与操作部2连接。操作部2通过四根钢丝绳控制弯曲部12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弯曲,引导内窥镜头端部13到达合适的观察或操作位置。四根钢丝绳置于插入软管11和弯曲部12的通道内,钢丝绳一端的四个端部分别固定在头端部13内,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位于操作部1内的四个链条尾端上。四根钢丝绳位于插入软管11通道内的部分分别置于四根空心柔性管14中(参见图3),并在穿过插入软管11与弯曲部12的连接处后,经过弯曲部12内设置的钢丝绳导向管,延伸至头端部13。空心柔性管14具有较好的弹性,借助空心柔性管14对钢丝绳的导向作用,操作部2对钢丝绳的控制具有很好的顺滑性。四根空心柔性管14的一端固定在操作部2上,另一端固定在插入软管11的末端与弯曲部12的连接处。所述的空心柔性管14,是指可以耐受高温焊接、具有良好柔性、弹性的细长管道,一般采用金属制成的弹簧螺旋管。图2是现有技术中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连接处使用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图2所示连接结构的内窥镜的插入软管与弯曲部连接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为方便观察和描述,图3中省略了连接结构以及空心柔性管14之外的结构。参见图2,连接结构15为圆环状,包括与插入软管11连接的后接段152,以及与弯曲部12连接的前接段151。参见图2和图3,通过连接结构15将插入软管11与弯曲部12连接,四根空心柔性管14的端部焊接固定在连接结构前接段151的内壁,四根空心柔性管14的焊接位置分别与弯曲部12内钢丝绳导向管的位置相对应。柔性连接结构15的内壁为光滑圆柱面,柔性通过特定的工装夹具将四根空心柔性管14固定到前接段151的内壁,然后进行焊接操作。由于空心柔性管14没有定位,在移除工装夹具的过程中,有可能使得空心柔性管14位置移动,造成空心柔性管14在连接结构15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不能与弯曲部12内的钢丝绳导向管相对应,从而导致钢丝绳的导向通道呈现弯折,使得钢丝绳与导向通道产生较大摩擦,较容易损坏钢丝绳。另外,由于从连接结构15的内壁焊接,焊接位置表面的粗糙度也将对通过该部位的其他线材例如钳道管、水气管、光纤以及线缆的运动造成影响,甚至对线材造成损坏,影响光电等信号或者水、气等的传输。目前都需要对焊接处进行打磨光滑,使得产品装配的一致性比较差,整体品质难以控制,且装配效率低下,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无法定位空心柔性管,导致空心柔性管在连接结构圆周方向容易与弯曲部12内相对应的钢丝绳导向管位置偏移的缺陷,提供一种空心柔性管在连接结构圆周壁上上定位准确、牢固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空心柔性管焊接在连接结构内壁,其焊接位置表面粗糙易对通过该连接结构的其他线材的运动造成影响,甚至损坏这些线材的缺陷,提供一种空心柔性管在连接结构上的焊接位置的粗糙度不影响其他线材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所述连接结构为圆环状,包括与所述插入软管连接的后接段以及与所述弯曲部连接的前接段,所述内窥镜插入软管内延伸出至少一根空心柔性管,所述空心柔性管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上,所述前接段的圆周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分别定位所述空心柔性管。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为一对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所夹的空间与所述空心柔性管相适应。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为小孔,所述小孔的径向与所述连接结构的径向一致,所述小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柔性管的直径。进一步,所述小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接段的两端齐平。进一步,所述前接段对应所述小孔的部位为至少部分断开的结构,其余部分与所述小孔连接为一体。进一步,所述前接段对应于所述突起部所夹空间的部分为至少部分断开的结构,其余部分与所述突起部连接为一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具有能插入体内的插入部和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相连接的操作部,所述插入部由细长的插入软管、与该插入软管前端相连接的弯曲部、与所述弯曲部前端相连接设置于所述插入部最前端的头端部组成,所述插入软管的基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插入软管与所述弯曲部的连接处,采用了上述的任意一种连接结构。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使得空心柔性管在连接结构的圆周方向上定位准确、牢固,并与弯曲部12内的钢丝绳导向管的位置相对应,从而避免钢丝绳的导向通道出现弯折,避免损坏钢丝绳。在以上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使得空心柔性管在连接结构上的焊接位置的粗糙度不影响通过该连接结构内的其他线材的运动,避免造成其他线材损坏,使得采用了该连接结构的内窥镜插入部内的线材不易受到空心柔性管焊接部位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图2所示连接结构的内窥镜的插入软管与弯曲部连接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连接结构的内窥镜的插入软管与弯曲部连接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连接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连接结构的内窥镜的插入软管与弯曲部连接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连接结构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连接结构的内窥镜的插入软管与弯曲部连接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连接结构的内窥镜的插入软管与弯曲连接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连接结构41包括与插入软管11连接的后接段412,以及与弯曲部12连接的前接段411。所述后接段412的内壁为光滑圆柱面,所述前接段411的内壁圆周上设置有四对突起部413,构成四组定位结构。图5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连接结构41的内窥镜的插入软管11与弯曲部12连接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为方便观察和描述,图5中省略了除连接结构41和空心柔性管14以外的结构。参见图5,所述后接段412与插入软管11的末端连接固定,从插入软管11内延伸出四根空心柔性管14至连接结构41,四根空心柔性管14的末端分别定位在由四对突起部413所夹的空间内。可在所述前接段411内将空心柔性管14焊接固定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所述连接结构为圆环状,包括与所述插入软管连接的后接段以及与所述弯曲部连接的前接段,所述内窥镜插入软管内延伸出至少一根空心柔性管,所述空心柔性管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段的圆周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分别定位所述空心柔性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入软管与弯曲部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内窥镜插入软管与弯曲部,所述连接结构为圆环状,包括与所述插入软管连接的后接段以及与所述弯曲部连接的前接段,所述内窥镜插入软管内延伸出至少一根空心柔性管,所述空心柔性管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段的圆周壁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分别定位所述空心柔性管;所述定位结构为一对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所夹的空间与所述空心柔性管相适应;或者,所述定位结构为小孔,所述小孔的径向与所述连接结构的径向一致,所述小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柔性管的直径;所述前接段对应于所述突起部所夹空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作庆宋千山徐科端高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