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2385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主机箱、辅机箱、以及在辅机箱拆卸状态下盖于主机箱顶部的顶盖板;主机箱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有第一送风风机、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主机箱的后壁上所述送风风道的位置设有送风风道进风口,辅机箱内水平设有第二送风风机;主机箱的隔板和顶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第一送风风机和第二送风风机分别通过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与送风风道连通;第一送风风道出风口、第二送风风道出风口分别设于主机箱的侧壁上对应第一送风风机位置、辅机箱的侧壁上对应第二送风风机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对小型机房有良好的适应性,且可在占用空间非常少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灵活调节风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telligent fresh ai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air system, including mainframe, chassis, auxiliary and top cover in the auxiliary chassis disassembled and cover in the host box at the top of the space; the host computer cabinet through a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the lower spa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ir blower, the upper space to send with the air duct, the air inlet of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host box on the air duct position, the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orizontal auxiliary blower; host box clapboard and the top wal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air guide and air guide second, first and second fan blower respectively. The first second air guide and air guide and air duct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air duct outlet; the first and second air duct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host box on the side wall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end fan position on the chassis, auxiliary Should be second fan 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good adaptability to a small machine room, and can flexibly adjust the air quantit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mall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通信机房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通信行业和经济的共同迅猛发展,通信的普及需要大量的基站建设,机房的空调耗能和节能问题早已引起通信行业的普遍关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机房智能新风系统应时而生,目前已普遍用来冷却机房进行节能降耗。近年来,我国的3G无线网络的建设已趋于成熟,部分发达国家已经部署了 4G无限通讯网络,而现有的3G无线通讯技术的未来趋势都是向标准相近的4G网络演进,为节约社会资源提高通讯网络运营效率考虑,将会倾向于建设更多的共建共享基站。随着共建共享的站点越来越多,一些新建基站机房往往都布置三大运营商的各种通讯设备,基站热耗越来越大,机房散热节能的问题也就越发突出,同时机房里留给散热节能设备的安装空间也非常有限。一些老旧的机房随着共建共享的深入慢慢搬入了更多的通讯设备,机房内现有散热设备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智能新风系统通过设置送、排风机组,在室外温度低于通信基站内控制温度时,将室外新风空气直接引入室内,通过室内外空气的热湿交换,有效地将基站内的热量迅速向外迁移,从而达到降低基站内部温度的目的。送风风机一般安装在机房内的一侧壁下部,排风机组在相对另一侧壁顶部,也较好的实现了机房内底部送冷风,顶部排热风的最佳散热状况。智能新风系统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节省基站空调全年能耗的30% 80% (根据不同基站环境而定)。由于室内外空气直接引入室内,为保证基站洁净度要求,还可增设过滤网,并通过环境采样装置、控制电路对设备和机房环境进行监控,保证系统的正常换热工作。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设备宽度和设备深度尺寸较大,对小型机房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新风系统,该系统结构紧凑、且可在占用空间非常少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灵活调节风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有设于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于机箱内的送风风道、送风风机、与该送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机箱包括有主机箱、与该主机箱可拆卸地上下设置的辅机箱、以及在所述辅机箱拆卸状态下盖于所述主机箱顶部的可拆卸的顶盖板;所述主机箱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有第一送风风机、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所述主机箱的后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道的位置设有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所述辅机箱内水平设有第二送风风机; 在所述主机箱的隔板和顶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所述第一送风风机和第二送风风机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所述主机箱的一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送风风机位置、所述辅机箱的一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送风风机位置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送风风道出风口、第二送风风道出风口。优选地,所述第一送风风道出风口、和/或第二送风风道出风口设于所述主机箱的前壁。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环境采样装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处还设有过滤网,所述环境采样装置包括有安装在第一送风风机壳体顶部的多路室内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和/或设于所述主机箱内部或者外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或多路靠近所述过滤网外侧设置的空气洁净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分别设于所述过滤网外侧和内侧的两个探头。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混风风道进风口,该混风风道进风口设于所述主机箱的左右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道前侧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送风风机和第二送风风机均为离心式风机,其数量分别为一个。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送风风门组件,该送风风门组件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对应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处。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门组件为电动式风门组件、或者重力式风门组件。或者,所述送风风门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内,且包括有电动式风门组件、和/或可替代该电动式风门组件安装的重力式风门组件。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对应所述送风风门组件位置,在所述送风风门组件拆卸状态下安装的送风风门过渡件。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门过渡件包括有分别固定在所述主机箱顶部下表面和所述隔板上表面的的下凹字形板件和上凹字形板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增设一个可拆卸的辅机箱,并采用简洁的风道设置,达到了只需增加设备少量高度尺寸,就可使风量翻倍的效果,且内部结构简单、配置灵活、紧凑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不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正常送风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应急送风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停止送风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一实施例中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压力传感器内置状态的一个侧面示意图。图7是图6的A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二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二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正常送风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三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三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正常送风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三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应急送风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第三实施例安装辅机箱状态的停止送风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机箱2…第一送风风机3…第二送风风机4…送风风门组件5...送风风道6…过滤网7…控制电路8…环境米样装置11…主机箱12…辅机箱13…顶盖板14…过滤器盖板10…隔板15…第一导风口16…第二导风口21…第一送风风道出风口 22…第二送风风道出风口 23…送风风道进风口24…混风风道进风口41…电动式风门组件42…重力式风门组件43…送风风门过渡件71...控制电路盖板72…控制面板81…压力传感器811…压力传感器探头411…风门412…电磁驱动器413…风门驱动轴431…下凹型板件432…上凹型板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图1-图7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新风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设于机箱I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 23、送风风道出风口 21,设于机箱内的送风风道5、送风风机、与该送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7,且所述机箱I包括有主机箱11、与该主机箱11可拆卸地上下设置的辅机箱12、以及在所述辅机箱12拆卸状态下盖于所述主机箱11顶部的可拆卸的顶盖板13 ;所述主机箱11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10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有第一送风风机2、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5,所述主机箱11的后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道5的位置设有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 23,所述辅机箱12内水平设有第二送风风机3 ;在所述主机箱11的隔板10和顶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导风口 15和第二导风口 16,所述第一送风风机2和第二送风风机3分别通过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有设于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于机箱内的送风风道、送风风机、与该送风风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包括有主机箱、与该主机箱可拆卸地上下设置的辅机箱、以及在所述辅机箱拆卸状态下盖于所述主机箱顶部的可拆卸的顶盖板;?所述主机箱内部空间通过一隔板隔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下层空间内水平设有第一送风风机、上层空间为送风风道,所述主机箱的后壁上对应所述送风风道的位置设有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所述辅机箱内水平设有第二送风风机;?在所述主机箱的隔板和顶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所述第一送风风机和第二送风风机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所述主机箱的一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送风风机位置、所述辅机箱的一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送风风机位置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送风风道出风口、第二送风风道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俊周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