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平专利>正文

护线套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423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线套管接头,属于线缆配接器件技术领域。该护线套管接头包括中空并设有拐弯部的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拐弯部的内腔设有轮轴和套装在轮轴上的滚轮。该护线套管接头由于在其拐弯部的内腔设有滚轮,线缆穿过拐弯部内腔处时即贴靠在滚轮的周面上,拉动线缆时就会带动滚轮转动,使得线缆与滚轮形成摩擦力较小的滚动摩擦,因此线缆可以很轻松地改变运动方向而通过该护线套管接头,从而不仅大大方便现场线缆在护线套内的穿装布线,而且为以后换线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设线缆的护线套管接头,属于线缆配接器件

技术介绍
室内线缆布线的国家标准要求用PVC护套管和管接头对线缆进行套接。现有的管接头(如弯头、三通、四通等)内侧的结合面通常是90度转折,线缆在管接头内移动时阻力大,转弯超过3个时就拉不动线缆,不仅初次布设线缆时费时费劲,而且为以后更换线缆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实践中解决线缆在管接头内转弯移动的办法一般有:一、在管接头所在的墙壁或地面间隔留出一些线槽盒,以方便线缆穿装,但这样不但增加装修成本,还会造成墙面或地面不美观;二、现场将管接头的拐弯处管壁切除一部分以减小导线通过时的阻力,但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弯头强度也会大大降低,更大的问题是水泥,沙石等很容易在施工中从弯头的开口处进入到管内,阻碍导线的通过;三、现场将一截护套管弯折后替代管接头,但弯折后护套管一般半径较大,如果要全部埋入墙体和地面,就需要在墙上开很深的槽或把地面抬高,这样除增加施工难度外还影响房屋结构的强度;四、还有一种管接头的90度拐弯处的内侧面是一小段圆弧面,如中国专利ZL200620053575.0公开的一种电线套管弯头,该弯头的内弯侧面虽然比上述管接头圆滑一些以致摩擦阻力也小一些,但线缆与内弯侧面的摩擦仍然是滑动摩擦,当线缆多次拐弯致使拉动中的线缆紧压在该内侧圆弧面上时,仍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最终拉动线缆还是非常费力、费时,甚至拉不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具有低摩擦阻力的护线套管接头,从而方便采用护线套布设线缆及布设后的线缆更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线套管接头,包括中空并设有拐弯部的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拐弯部的内腔设有轮轴和套装在轮轴上的滚轮。本专利技术的护线套管接头由于在其拐弯部的内腔设有滚轮,在线缆穿过护线套管接头时即贴靠在滚轮的周面上,当拉动线缆时就会带动滚轮转动,使得线缆与滚轮形成摩擦力较小的滚动摩擦,因此线缆可以很轻松地改变运动方向而通过护线套管接头。相比现有各种管接头,不仅大大方便现场在护线套内穿装布设线缆,而且为以后更换线缆带来极大便利。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滚轮的中部形成凹缺。这样,可以限制线缆在滚轮上横向滑动而脱离滚轮,始终保持线缆贴靠在滚轮上。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之一是:所述接头本体是对合的两半壳体,所述两半壳体的对合面上分别制有相对应的联接件;所述轮轴分成分别与两半壳体的内壁连为一体的两个。安装时,将两半壳体对合时,先将中凹的滚轮放在一半壳体内,并将滚轮一端套在该半壳体的轮轴上,再将两半壳体的凸条和凹槽相应对准插接,同时将滚轮另一端套在另一半壳体上的轮轴上,最后在两半壳体的对合面上涂些粘连剂即可将两半壳体牢固接合,完成本专利技术护线套管接头的安装。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之二是:所述接头本体的拐弯部制成彼此活接的两部分,一部分是与接头本体连为一体的基壳,另一部分是可与基壳密封对接的护罩;所述滚轮安置在基壳内,所述基壳具有与所述轮轴的轴心线垂直的两侧板,所述两侧板上制有用于安装轮轴的轴孔。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之一是:所述联接件是凸条和凹槽。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之二是:所述联接件是卡扣。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之三是:所述联接件是卡环。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之四是:所述联接件是扎丝。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之五是:所述护罩上制有保护轮轴转动不受妨碍的耳托。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是:所述接头本体是弯头、三通、四通和多通之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护线套管接头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护线套管接头-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图。图3是图1中B-B向视图。图4是图2中C-C向剖面图。图5是图3中D-D向剖面图。图6是图1中滚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一的弯头安装在护线套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护线套管接头-三通的一半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护线套管接头-三通的另一半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护线套管接头-四通的一半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护线套管接头-四通的另一半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中弯头分解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中弯头分解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F-F向剖面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护线套管接头-三通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护线套管接头-四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护线套管接头是弯头,如图1所示,包括中空并设有一个拐弯部的弯头本体1,如图2、图3所示,弯头本体I是对合的两半壳体1-1、1-2,在弯头本体I的拐弯部的内腔设有轮轴2,轮轴2分成两个,分别与两半壳体1-1、1_2的内壁连为一体。在轮轴2上套装滚轮3,如图6所示,滚轮3的中部形成凹缺4。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两半壳体1-1、1-2的对合面上分别制有相对应的凸条5和凹槽6。将两半壳体1-1、1-2对合时,先将中凹的滚轮3放在一半壳体内1-1,并将滚轮3 —端套在该半壳体1-1的轮轴2上,再将两半壳体的凸条5和凹槽6相应对准插接,同时将滚轮3另一端套在另一半壳体1-2上的轮轴2上,最后在两半壳体1-1、1_2的对合面上涂些粘连剂即可将两半壳体牢固接合,完成本实施例的护线套管接头安装。使用时,如图7所示,将本实施例的护线套管接头(弯头)与护线套管100联接。将电线7穿过护线套管100,其中电线7经过弯头时均贴在滚轮3的凹缺4面上。当需拉动电线7时,电线7在经过弯头时就会使滚轮3滚动,从而使电线7与滚动的滚轮3之间只产生较小摩擦力的滚动摩擦,因此电线7可以很轻松地被拉动。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护线套管接头是三通,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弯头雷同,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化是:弯头本体I变成由两半壳体11-1、11-2对合构成的三通本体,三通本体11设有两个拐弯部,在三通本体11的两个拐弯部的内腔分别设有一套轮轴2和一个滚轮3。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护线套管接头是四通,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二的三通雷同,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化是:三通本体变成由两半壳体21-1、21-2对合构成的四通本体21,四通本体21设有四个拐弯部,在四通本体21四个拐弯部的内腔分别设有一套轮轴2和一个滚轮3。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护线套管接头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衍变的另一种弯头,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弯头本体I的拐弯部制成彼此活接的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弯头本体连为一体的基壳8,另一部分是可与基壳8密封对接的护罩9。滚轮3安置在基壳8内,基壳8具有与轮轴的轴心线垂直的两侧板,两侧板上制有用于安装轮轴2的轴孔10。护罩9上制有保护轮轴2转动不受妨碍的耳托12。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护线套管接头是三通,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四的弯头雷同,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化是:弯头本体I变成三通本体11,在三通本体11两个拐弯部的内腔分别设有一个滚轮3和与基壳8密封对接的一只护罩9。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护线套管接头是四通,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五的三通雷同,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化是:三通本体11变成四通本体21,在四通本体21四个拐弯部的内腔分别设有一个滚轮3和与基壳8密封对接的一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线套管接头, 包括中空并设有拐弯部的接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拐弯部的内腔设有轮轴和套装在轮轴上的滚轮;所述滚轮的中部形成凹缺;所述接头本体是对合的两半壳体,所述两半壳体的对合面上分别制有相对应的联接件;所述轮轴分成分别与两半壳体的内壁连为一体的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何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