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淑华专利>正文

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8839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的避雷针,主要包含有一避雷针总成以及一固定座总成。避雷针总成,由一主针总成以及一副针总成所组成,主针总成还包含有一主针本体以及一设于主针本体上端的主针。副针总成设于主针总成的下方,还包含有一副针本体以及多个设于副针本体上方的副针;固定座总成,则是设于避雷针总成的下方。借助上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通过该副针总成的设计,使其主针的侧缘环设有多个副针,双离子提前放电防止侧面遭到雷击,进而达到全方位防止雷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雷针,尤其是指一种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可防止遭受侧面雷击,进而达到全方位防止雷击的避雷针。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天灾气象逐年变化越来越大,根据报导指出,全球最常打雷的国家是巴西。据统计,平均每秒钟就会打两次至三次的雷,等于每年打七千万次雷,频率之高,堪称全球之冠。这项雷击次数统计资料是由巴西的太空总署和美国太空总署合作,利用人造卫星在巴西的上空持续侦测四年的成果。闪电现象,主要是当雷云产生时,负电荷在云层的下方,此时正面则感应一正电荷,空气则成为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绝缘体,当两极之间电压大到足以击穿空气时,产生一道流光,即为闪电。雷击是不可轻忽的三大气象灾害之一,其电压约数十万到数百万伏特,闪电的中心温度更可高达17000 25000°C,尤其现代人以相当仰赖电力科技设备,倘若是放如此巨大的能量,极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雷击防护装置是保护人身安全与易受电器干扰设备及文化遗产。为降低遭雷击的机率,发展出各式各样的雷击防护装置。随着科技发展,除了传统的避雷针外,各式现代科技的先进避雷针,不论是那种雷击防护系统,目的均为降低遭雷击时所受的伤害。在公元1752年由班杰明富兰克林利用风筝在暴风雨中验证出俗称的打雷其实是一种放电现象,因而专利技术了避雷针,其沿用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直到近几十年欧美国家提出了一些加入科技的非传统避雷针,声称可提前将闪电接引以及将雷电流消散在空气中,在实验室做了许多测试来证明非传统型避雷针的上行先导时间比传统避雷针还要来的快,是利用尖端放电现象,当带有负电荷的闪电即落下时,避雷针感应到正电荷并引导闪电,释放于大地;ESE避雷针(Early Streamer Emission提前放电技术),其原理与传统避雷针相似,但因装有提前放电装置,使其尖端放电的时间会比传统避雷针的放电时间要来的快。如图I所示,为一传统避雷针使用时的示意图。传统避雷针A由于无离子尖端放电被动式保护,因此所能防护的范围相当狭小,当闪电超出一定范围时,避雷针无法有效的导引闪电,容易造成传统避雷针周边遭受雷击的现象。如图2所示,为一习知ESE避雷针使用时的示意图。习知的ESE避雷针B,虽然于尖端设有离子尖端放电被动式保护系统。习知的ESE避雷针也仅于尖端位置设置有一主针,虽然ESE避雷针较传统避雷针具有较大的防护范围。以高15公尺的建筑物以及高5公尺的避雷针来说,传统的避雷针大概的防护范围约为方圆35公尺;而ESE避雷针的防护范围约为方圆48公尺。不论是传统避雷针A或是ESE避雷针B,其主要仅能透过避雷针的尖端,来释放出正电荷,如此,仅能局部的范围内导引闪电。若是由超出该些范围的闪电,即无法有效的导引至避雷针上,尤其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若是闪电的位置,超过避雷针的有效范围,将会造成雷电击中大楼的现象,因而造成了电器的损坏,或是造成人员的伤亡。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避雷针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可全方位防止雷击的避雷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其包含一主针总成,该主针总成包含有一主针本体以及一主针,该主针设于该主针本体的上端;以及,一副针总成,该副针总成设于该主针总成的下方,包含有一副针本体以及多个设于该副针本体上方的副针。上述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还包含有一固定座总成,设于该副针总成的下方。上述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还包含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连接于该主针本体与该副针本体间。上述主针本体还包含一第一上壳体、一第一下壳体、多个第一放电华司盘以及多个第一隔绝华司,多个该第一放电华司盘设于该第一上壳体、第一下壳体间,其每一该第一放电华司盘间,利用一第一隔绝华司加以间隔,且该主针设于该第一上壳体上方。上述主针还包含有一尖针以及一主针连接杆,该主针连接杆的一端设于该第一上壳体上方,该尖针则设于该主针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述主针还包含有一主针连接环,该主针连接环套设于该主针与该主针连接杆间。上述副针本体,包含有一第二上壳体、一第二下壳体、多个第二放电华司盘以及多个第二隔绝华司,多个该第二放电华司盘设于该第二上壳体、第二下壳体间,其每一第二放电华司盘间,利用一第二隔绝华司加以间隔,且该等副针环设于该第二上壳体上方。上述第二上壳体上方设置有至少三根副针,且该等副针相互间隔等间距。上述固定座总成包含有一总成连接杆、一固定架以及一基座,该总成连接杆连接于该副针本体的下方以及该固定架的上方,而该基座则是连接于该固定架的下方。上述固定座总成包含一保护套,该保护套套设于该总成连接杆与该固定架的衔接处。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实际使用本专利技术一种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时,可安装于一建筑物上,以借由主针总成上的主针以及副针总成上的多个副针,增加防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主针的防护范围约为方圆45公尺,而副针的防护半径约为方圆90公尺;本专利技术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主要通过主针本体上的第一放电华司盘与副针本体上的第二放电华司盘来使主针与该等副针释放出正电荷,借以将释放出负电荷的闪电,引导至主针与该等副针上,由于本专利技术除可透过主针释放出正电荷外,也可透过该些副针来释放出正电荷,进而提升整体避雷针的防护范围,避免建筑物附近遭受到侧面的雷击,进而达到全方位防止雷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一传统避雷针使用时的示意图;图2为一习知ESE避雷针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避雷针总成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主针本体的剖面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副针本体的剖面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习知元件符号说明A传统避雷针B ESE避雷针本专利技术元件符号说明10避雷针总成20固定座总成21总成连接杆22固定架23基座24保护套30主针总成31主针本体311第一上壳体312第一下壳体313第一放电华司盘314第一隔绝华司32主针321尖针322主针连接杆323主针连接环40副针总成41副针本体42副针411第二上壳体412第二下壳体413第二放电华司414多个第二隔绝华司50连接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雷针,尤指一种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以下列举一较佳实施例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熟习此项技艺者皆知此仅为一举例,而并非用以限定专利技术本身。有关此较佳实施例的内容详述如下。请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避雷针,包含以一避雷针总成10以及一固定座总成20。请同时参阅图4,为本专利技术避雷针总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避雷针总成10包含有一主针总成30、一副针总成40以及一连接杆50。主针总成30还包含有一主针本体31以及一主针32,其主针32设于主针本体31的上端。副针总成40,设于主针总成30的下方,副针总成40还包含有一副针本体41以及多个设于副针本体41上方的副针42,各副针42相互间等距间隔。在本实施例中,在副针本体41上设有三根副针42,且每一副针42间相隔120度。连接杆50连接于主针本体31与副针本体41间。从图3与图4所示,固定座总成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离子提前放电避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针总成,该主针总成包含有一主针本体以及一主针,该主针设于该主针本体的上端;以及,一副针总成,该副针总成设于该主针总成的下方,包含有一副针本体以及多个设于该副针本体上方的副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纪金雹林开政曾信智郭建中陈祈言
申请(专利权)人:朱淑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