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件及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82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触件及电连接器,可提高与IC组件的导电焊盘接触的第一弹性接触臂的接触部及与电路基板的导电焊盘接触的第二弹性接触臂的接触部的接触可靠性。电连接器(1)中的接触件(30)、(40)具有:固定于外壳10的接触件容纳空腔(16)、(17)并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基板部(31)、(41);从该基板部(31)、(41)向与基板部(31)、(41)的主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的连接片(32)、(42);从该连接片(32)、(42)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同时具有与IC组件PKG的导电焊盘接触的接触部(34c)、(44c)的第一弹性接触臂(34)、(44);从连接片(32)、(42)的前端向斜下方延伸同时具有与电路基板PCB的导电焊盘接触的接触部(35c)、(45c)的第二弹性接触臂(35)、(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 种用于将安装有例如DMD (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等的IC的IC组件电连接于电路基板上的接触 件及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使IC组件与电路基板电连接的电连接器,例如已 知的有图15及图16所示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图15是将电连接 器与IC组件一起表示的立体图,图16是沿图15的16- 16线的剖面 图。在图15及图16中,电连接器101具备绝缘性的外壳110、安装 于外壳110的多个接触件120。外壳110具备安装于电路基板140上的大致矩形的板状的基体 部lll、由从基体部111的边缘竖起的四个边构成的侧壁112。在基体 部111的中央部形成有矩形形状的开口 117,以环绕开口 117的方式, 将多个接触件容纳空腔118排列成矩阵形状。而且,被四个边构成的 侧壁112和基体部111围成的空间,形成为容纳IC组件130的组件容 纳空间113。另外,在四个侧壁112中相邻的两个側壁112上设置有弹 性臂114。图17表示接触件,(A)是从正面斜右侧看到的立体图,(B)是从 背面斜右侧看到的立体图,(C)是正视图,(D)是右视图,(E)是平 面图。如图17所示,各接触件120具备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的基板 部121、从基板部121向上延伸的笫一弹性接触臂122、从基板部121 向下延伸的第二弹性接触臂123,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及折弯加工形 成。在此,可将基板部121在其左右侧两边缘,压入固定于外壳110 的接触件容纳空腔118上。第一弹性臂122做成悬臂状,其具备从基板部121的上边缘的 宽度方向中央部延伸的基部122a、从基部122a的上端向前方斜上方延伸并朝前端逐渐变细的臂部122b、在臂部122b的前端形成弯曲的接触 部122c、从接触部122c向前方斜下方延伸的前端部122d。在基部122a 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用于可使第一弹性臂122易于向上下方向弯 曲的一对切口 124。而且,在将基板部121压入固定于外壳110的接触 件容纳空腔118的状态下,能够使第一弹性接触臂122的臂部122b、 接触部122c、前端部122d,从外壳110的基体部111的上面向上方突 起。另外,在将IC组件130容纳于组件容纳空间113时,能够使设置 于IC组件130的下面的导电焊盘(未图示)从上方接触到接触部122c。 另外,第二弹性臂123形成为与第一弹性臂122对称的形状,并 做成悬臂状,其具备从基板部121的下边缘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延伸 的基部123a、从基部123a的下端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并向前端逐渐变细 的臂部123b、在臂部123b的前端形成弯曲的接触部123c、从接触部 123c向前方冻牛上方延伸的前端部123d。在基部123a的宽度方向两侧, 形成有用于可使第二弹性臂123易于向上下方向弯曲的一对切口 124。 而且,在将基板部121压入固定于外壳110的接触件容纳空腔118的 状态下,能够使第二弹性接触臂123的臂部123b、接触部123c、前端 部123d,从外壳110的基体部111的下面,向下方突起。另外,在将 连接器101安装于电路基板140上时,能够使设置于电路基板140的 上面的导电焊盘(未图示)从下方接触到接触部123c。在此,在将IC组件130从上方容纳于组件容纳空间113时,IC组 件130的侧边按压设置于侧壁112的弹性臂114使其弹性形变并向侧 壁112移动,利用该弹性臂114的弹力就能够使IC组件130不会从组 件容纳空间113拔出。而且,在此时,设置于IC组件130的导电焊盘 (未图示)与接触部122c相接触,设置于电路基板140的导电焊盘(未 图示)与接触部123c相接触,另外,使IC组件130的导电焊盘按压 接触部122c,同时,使电路基板140的导电焊盘按压接触部123c,就 使得接触件120的第一弹性接触臂122和第二弹性接触臂123弯曲, 并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在上下方向发生弹性位移,从而实现了 IC组件130 和电路基板140的真正的电连接。而且,在使接触件120的第一弹性 接触臂122和第二弹性接触臂123弯曲并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在上下方 向发生弹性位移时,利用该第一弹性接触臂122和第二弹性接触臂123 的弹力,对接触部122c赋予接触压力及对接触部123c赋予接触压力,而得到该接触部112c、 123c的接触可靠性。另外,在使设置于IC组件130的导电焊盘(未图示)接触并按压 接触部122c,使设置于电路基板140的导电焊盘(未图示)接触并按 压接触部123c时,第一弹性接触臂122及第二弹性接触臂123也分别 在水平方向发生弹性位移,使接触部122c及接触部123c水平地向相邻 的接触件120侧移动。在这种情况,由于在两个接触件容纳空腔118 之间,上侧设置有第一突起115,下侧设置有第二突起116,因此,当 接触部122c及接触部123c到达一定的位置时,第一弹性接触臂122 的自由端抵接于突起115的侧面,第二弹性接触臂123的自由端抵接 于突起116的侧面,进而可防止因在笫一弹性接触臂122及第二弹性 接触臂123上施加过大的力而发生的塑性变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174901号公报 但是,这种现有的电连接器101存在下面的问题。 即,因某种原因,有时使IC组件130及电路基板140或者发生弯 曲或者发生变形。该情况下,在使设置于IC组件130的导电焊盘接触 并按压接触部122c,使设置于电路基板140的导电焊盘接触并按压接 触部123c时,得不到接触件120的第一弹性接触臂122及第二弹性接 触臂123在上下方向的所期望的弯曲量,随之,得不到该第一弹性接 触臂122及第二弹性接触臂123的所期望的弹力,就不能对接触部122c 赋予合适的接触压力及对接触部123c赋予合适的接触压力,进而,这 些接触部122c、 123c的接触可靠性就有可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 提高与IC组件的导电焊盘接触的第 一弹性接触臂的接触部及与电路基 板的导电焊盘接触的第二弹性接触臂的接触部的接触可靠性的接触件 及电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触件,其特征在 于,具备固定于外壳的接触件容纳空腔并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 形形状的基板部;从该基板部向与上述基板部的主面相交的方向延伸 的连接片;从该连接片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同时具有与IC组件的导 电焊盘接触的接触部的第一弹性接触臂;以及从上述连接片的前端向斜下方延伸,同时具有与电路基板的导电焊盘接触的接触部的第二弹 性接触臂。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接触件,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第 一弹性接触臂的接触部的两侧面的角部及/或上述第 二弹性接触臂的接触部的两侧面的角部做出倒棱。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笫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接触件,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弹性接触臂的接触部及/或上述第二弹性接触 臂的接触部的前端,设置有抵接于上述外壳而防止从上述前端的上述 接触件容纳空腔脱出的防脱片。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外壳的接触件容纳空腔并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基板部;从该基板部向与上述基板部的主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的连接片;从该连接片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同时,具有与IC组件的导电焊盘接触的接触部的第一弹性接触臂;以及从上述连接片的前端向斜下方延伸,同时,具有与电路基板的导电焊盘接触的接触部的第二弹性接触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信一白井浩史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