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墙体包括通信基站、第一浇筑板和第二浇筑板,其中,第二浇筑板通过浇筑工艺与第一浇筑板固定相连,且第一浇筑板和第二浇筑板将通信基站包覆固定在第一浇筑板和第二浇筑板之间。本申请提供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制造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装配式建筑场景中,无需对传统墙体进行二次施工以安装通信基站,从而节约了建筑二次施工的成本,同时,嵌设于墙体内的通信基站可以实现对网络信号的放大,增强了网络的有效覆盖率。此外,通过使基站内置于墙体中,也提升了建筑内部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的生产方式,更容易进行质量管控,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采用装配式生产形势。但是,当同一栋建筑室内结构复杂,面积比较大时,移动网络的室内信号就会比较差,导致用户上下行数据速率非常慢,甚至不能连接网络。随着5G网络的普及,三大运营商也快速进行了5G网络的公网覆盖。由于5G网络使用的频谱比4G网络更高,波长更短,信号的穿墙能力以及辐射距离大大降低,在全面进入5G时代后,这种问题将更加严重。目前可采用的解决手段是在室内增加信号放大器,但是属于二次施工,施工成本比较高,线路规划复杂,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大型装配式建筑室内信号覆盖问题,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在墙体外增加信号放大器而需要对墙体进行二次施工的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中,包括:通信基站;第一浇筑板;第二浇筑板,所述第二浇筑板通过浇筑工艺与所述第一浇筑板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浇筑板和所述第二浇筑板将所述通信基站包覆固定在所述第一浇筑板和所述第二浇筑板之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浇筑板或所述第二浇筑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浇筑板或所述第二浇筑板上设置有光纤接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基站包括上壳、下壳和主板,所述主板固定封装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一浇筑板固定相连,所述下壳与所述第二浇筑板固定相连。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网片,所述第一网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浇筑板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网片,所述第二网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浇筑板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基站上设置有天线馈线,所述天线馈线设置于第一浇筑板和所述第二浇筑板之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浇筑板和/或所述第二浇筑板上设置有维护接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基站为5G基站或4G基站。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墙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设置浇筑模具;向所述浇筑模具中放入第一网片;向所述浇筑模具注入第一设定量的浆料,以预形成第一浇筑板;将通信基站的部分嵌入所述第一浇筑板;在所述第一浇筑板上布置所述通信基站的天线馈线;向所述浇筑模具中注入第二设定量的浆料,以预形成第二浇筑板;将第二网片放置于所述第二浇筑板上;采用第三设定量的浆料将所述第二网片埋在所述第二浇筑板中;将所述浇筑模具送入至养护窑中,以形成所述墙体。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制造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装配式建筑场景中,无需对传统墙体进行二次施工以安装通信基站,从而节约了建筑二次施工的成本,同时,嵌设于墙体内的通信基站可以实现对网络信号的放大,增强了网络的有效覆盖率。此外,通过使基站内置于墙体中,也提升了建筑内部的美观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的爆炸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浇筑板;2-第二浇筑板;3-上壳;4-下壳;5-主板;6-第一网片;7-第二网片;8-天线馈线;9-电源接口;10-光纤接口。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包括通信基站(包括下文提到的上壳3、下壳4和主板5)、第一浇筑板1和第二浇筑板2,其中,第二浇筑板2通过浇筑工艺与第一浇筑板1固定相连,且第一浇筑板1和第二浇筑板2将通信基站包覆固定在第一浇筑板1和第二浇筑板2之间。其中,第一浇筑板1和第二浇筑板2采用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浆料浇筑成型,本实施例中,该浆料优选为混凝土。具体地,在成型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设定量的混凝土注入至模具中,模具可以使其中的混凝土形成特定的形状,以预成型第一浇筑板1,通过控制注入的混凝土的量,可以实现对第一浇筑板1厚度的控制。由于混凝土尚未固化定型,可以将通信基站放置于未定型的第一浇筑板1上,并通过适当固定外力使通信基站部分嵌入至第一浇筑板1中,使第一浇筑板1可以浸没包覆通信基站的一端面以及部分的侧围表面。然后可以向模具中浇筑第二设定量的混凝土,该第二设定量的混凝土利用其流动性可以将位于第一浇筑板1上方部分的通信基站完全浸没。然后可以将浇筑完成的模具送入至养护窑中,以使第一浇筑板1和第二浇筑板2固化定型,并能够形成为一体结构,从而实现了将通信基站固定嵌设在由第一浇筑板1和第二浇筑板2形成的墙体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可以应用于各种装配式建筑场景中,无需对传统墙体进行二次施工以安装通信基站,从而节约了建筑二次施工的成本,同时,嵌设于墙体内的通信基站可以实现对网络信号的放大,增强了网络的有效覆盖率。此外,通过使基站内置于墙体中,也提升了建筑内部的美观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第一浇筑板1或第二浇筑板2上可以设置有电源接口9,该电源接口9可以在第一浇筑板1或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信基站;/n第一浇筑板(1);/n第二浇筑板(2),所述第二浇筑板(2)通过浇筑工艺与所述第一浇筑板(1)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浇筑板(1)和所述第二浇筑板(2)将所述通信基站包覆固定在所述第一浇筑板(1)和所述第二浇筑板(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基站;
第一浇筑板(1);
第二浇筑板(2),所述第二浇筑板(2)通过浇筑工艺与所述第一浇筑板(1)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浇筑板(1)和所述第二浇筑板(2)将所述通信基站包覆固定在所述第一浇筑板(1)和所述第二浇筑板(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板(1)或所述第二浇筑板(2)上设置有电源接口(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板(1)或所述第二浇筑板(2)上设置有光纤接口(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基站包括上壳(3)、下壳(4)和主板(5),所述主板(5)固定封装于所述上壳(3)和所述下壳(4)之间,所述上壳(3)与所述第一浇筑板(1)固定相连,所述下壳(4)与所述第二浇筑板(2)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网片(6),所述第一网片(6)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浇筑板(1)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通信基站的多功能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苗雪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