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25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56
本案关于一种充电桩,包含控制模组、电源模组及支架。控制模组包含第一壳体、控制单元及防水结构。第一壳体包含第一开口,控制单元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且防水结构环设于第一开口的周缘。电源模组包含第二壳体及电源供应单元。第二壳体包含至少一第二开口,且电源供应单元设置于第二壳体内。控制模组及电源模组分别固设于支架,且电源模组设置于控制模组上。第二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二开口是连通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控制单元与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且防水结构夹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环设于第一开口的周缘及该至少一第二开口的周缘。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
本案是关于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尤指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急需克服的问题。由于电动车具有环保、节能等优势,因此已逐渐地被发展与推广以取代传统的燃油车。近年来,电动车的数量快速增加,使得电动车的地面充电装置或充电桩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因此充电桩遂成研发的重点。目前,用于对电动车充电的充电桩是为一单体装置,其包含单一壳体以及一电路板总成,其中壳体具有容置空间,且壳体的两侧分别具有开口。电路板总成是经由前述开口而安装且固设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壳体还包括两组防泼水机构,其分别安装于壳体的对应开口处,以达到防水以及通风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充电桩是将各功能电路整合为电路板总成,且将电路板总成安装于单一壳体的内部,因此若部分电路或电子元件损坏或故障而需维修或更换时,则需先将两侧的防泼水机构拆卸,并从开口处移出电路板总成,以进行维修或更换,因此维修及保养的工序复杂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且于维修时可能需要对整个电路板总成进行更换,使维修成本增加。此外,现有的充电桩是为一无法扩充的单体装置,其可以输出的功率与规格于制造出厂时皆已预设且固定,因此仅能提供固定的输出功率,无法因应使用需求而扩充或变更,造成充电桩的应用受到限制。如欲提供不同输出功率的充电桩,则需要重新设计壳体以及电路板总成,因此将增加模具、治具以及生产制造成本,并且增加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时间。再则,由于现今的充电桩是为单体装置,其体积较大且不易拆解运输,导致运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目前的充电桩的防泼水结构包括多个通道以及挡板,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防水效果较差。此外,防泼水结构是透过螺丝锁固方式安装于壳体的对应开口处,因此不只于生产组装时增加组装时间,且于日后维修时亦会增加维修的时间。再则,壳体于对应防泼水结构的组装处均需要额外设置锁固部及锁固孔,其不只使壳体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且不易对位与定位而不利于组装作业,并且螺丝于长时间使用后易因生锈或疲劳而损坏,进而影响后续的拆卸作业。此外,当充电桩于运作时,电路板总成于进行电源转换时会产生大量热能,由于现有的充电桩缺乏有效的散热机制,因此散热效率不佳,影响充电桩的运作效能。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改良的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以解决习知技术的整体结构复杂、组装不易、生产与维修成本较高、维修作业时间较长、防水效率较差、无法依使用需求扩充以提高输出功率、散热不佳等问题。本案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其具有模组化的电源模组以及模组化的控制模组,借此可简化整体结构、降低生产与维修成本、减少生产、组装与维修时间、提升散热效能,并且可以因应使用功率需求而扩充,借此可避免重新设计的成本与时间,且提升应用的广度。此外,本案的充电桩更具有防水结构,夹设于电源模组与控制模组之间,且环设于电源模组与控制模组的各开口,借此可提升防水效果、简化结构以及降低组装与维修时间。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充电桩,包含一支架、一控制模组以及至少一电源模组。控制模组固设于支架,且包含第一壳体、控制单元及至少一防水结构。第一壳体包含至少一第一开口,控制单元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且该至少一防水结构环设于该至少一第一开口的周缘。该至少一电源模组是固设于支架,设置于控制模组上,且每一该电源模组包含第二壳体及电源供应单元。第二壳体包含至少一第二开口,且电源供应单元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第二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二开口是连通第一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一开口,控制单元与该至少一电源模组的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且该至少一防水结构夹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环设于该第一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一开口的周缘及该第二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二开口的周缘。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控制模组与该电源模组分别为一模组化结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桩还包括至少一线缆,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线缆经由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与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控制模组及该电源模组分别通过至少一固定元件固设于该支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防水结构为一挠性防水垫圈,其中该电源模组是以重力压合于该防水结构,使该防水结构压缩变形,且使该防水结构夹设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还包含一凸出部,该凸出部是沿该第一开口的该周缘环绕设置且从该第一壳体向外延伸,其中该凸出部具有一平台,且该防水结构设置于该凸出部的该平台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防水结构包含:一固定部,与该凸出部的该平台相卡合组接;一缓冲部,具有一中空结构,且因应该电源模组的重力压合而产生压缩形变;至少一延伸部,是由该缓冲部的一顶部向外延伸,且架构于与该电源模组的该第二壳体接触;以及一凹陷部,位于该缓冲部的该顶部,且邻近于该至少一延伸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支架包含:一第一支柱;一第二支柱;一第一横梁,连接于该第一支柱及该第二支柱之间,且包含一第一凹部;以及一第二横梁,连接于该第一支柱及该第二支柱之间,且包含一第二凹部,其中该第一横梁、该第一支柱、该第二横梁及该第二支柱定义形成一中空部,且该第一凹部及该第二凹部分别与该中空部相连通,其中,该第一壳体的一背面与该第二壳体的一背面是与该中空部、该第一凹部及该第二凹部定义形成一气流通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电源模组还包含多个散热鳍片,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该背面,且对位于该支架的该中空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桩还包含一风扇,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该背面,且邻近于该多个散热鳍片,并且对位于该支架的该中空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电源模组包括多个电源模组,且该多个电源模组是相邻且平行排列于控制模组上,其中该至少一防水结构包括多个防水结构,且该控制模组的该第一壳体包含多个第一开口,其中每一该电源模组的该第二壳体的该第二开口是连通于该第一壳体中所对应的该第一开口,且每一该电源模组的该第二壳体与该控制模组的该第一壳体之间夹设对应的该防水结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电源模组通过多个螺柱组接并一同固接于该支架,且任两相邻的该电源模组之间具有一间隙。附图说明图1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充电桩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充电桩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充电桩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A为图3所示充电桩的控制模组的一变化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的防水结构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装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充电桩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充电桩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案第三实施例的充电桩的外观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充电桩的C-C截面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支架;/n一控制模组,固设于该支架,且包含一第一壳体、一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一防水结构,其中该第一壳体包含至少一第一开口,该控制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且该至少一防水结构环设于该至少一第一开口的周缘;以及/n至少一电源模组,固设于该支架,设置于该控制模组上,且每一该电源模组包含一第二壳体以及一电源供应单元,其中该第二壳体包含至少一第二开口,且该电源供应单元设置于该第二壳体内;/n其中,该第二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二开口连通该第一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一开口,该控制单元与每一该电源模组的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以及该至少一防水结构夹设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且环设于该第一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一开口的该周缘与该第二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二开口的周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支架;
一控制模组,固设于该支架,且包含一第一壳体、一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一防水结构,其中该第一壳体包含至少一第一开口,该控制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且该至少一防水结构环设于该至少一第一开口的周缘;以及
至少一电源模组,固设于该支架,设置于该控制模组上,且每一该电源模组包含一第二壳体以及一电源供应单元,其中该第二壳体包含至少一第二开口,且该电源供应单元设置于该第二壳体内;
其中,该第二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二开口连通该第一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一开口,该控制单元与每一该电源模组的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以及该至少一防水结构夹设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且环设于该第一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一开口的该周缘与该第二壳体的该至少一第二开口的周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组与该电源模组分别为一模组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线缆,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线缆经由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与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组及该电源模组分别通过至少一固定元件固设于该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防水结构为一挠性防水垫圈,其中该电源模组是以重力压合于该防水结构,使该防水结构压缩变形,且使该防水结构夹设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还包含一凸出部,该凸出部是沿该第一开口的该周缘环绕设置且从该第一壳体向外延伸,其中该凸出部具有一平台,且该防水结构设置于该凸出部的该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防水结构包含:
一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捷凯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