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栽培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10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栽培墙,包括底座和进水管,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架,且支架顶部左侧设置有水箱,同时水箱右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且第一出水管依次贯穿支架顶部和侧面与上侧的排水管左端相连接,所述支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种植架,且种植架内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下侧设置有蓄水层,同时蓄水层设置在种植架内部,所述蓄水层底部与吸水棉相连接,且吸水棉贯穿种植架底部和排水管顶部。该节水的立式绿植栽培架,设置有支架、水箱、种植架、排水管、蓄水层和吸水棉,提高了单位空间内种植蔬菜或植物的数量,并且避免了土壤过于潮湿导致的灌溉过度,加快了灌溉速度的同时,便于对水的回收利用。

Three dimensional cultivation w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dimensional cultivation wall,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water inlet pip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 bracket, the left side of the bracket top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tank, the right side of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first water outlet pipe penetrates the top and the side of the bracke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s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on the upper side, the front and the back sides of the bracket Both of them are provided with planting racks, and planting troughs are arranged in the planting racks. The lower side of the planting troughs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torage layer, which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lanting racks.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storage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bsorbent cotton, and the absorbent cotton runs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planting racks and the top of the drainage pipes. The water-saving vertical green plan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rame, water tank, planting frame, drainage pipe, water storage layer and absorbent cotton, which improves the number of vegetables or plants planted in the unit space, avoids the over irrigation caused by too wet soil, accelerates the irrigation speed, and facilitates the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栽培墙
本技术涉及立式绿植栽培
,具体为立体栽培墙。
技术介绍
在绿植或蔬菜种植时,通常需要使用水或土壤作为栽培基础,而单纯种植在地面上会使单位空间内可栽种的植物数量减少,因此需要使用到立式绿植栽培架。现有的立式绿植栽培架结构简单,通常通过在一面直立设置的墙板两侧设置种植架对绿植或蔬菜进行栽种,在浇水时通常需要逐一进行灌溉,较为浪费人力及水资源,现有的立式绿植栽培架功能单一,无法同时种植土培和水培的植物或蔬菜,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栽培墙,旨在解决现有的立式绿植栽培架结构简单,通常通过在一面直立设置的墙板两侧设置种植架对绿植或蔬菜进行栽种,在浇水时通常需要逐一进行灌溉,较为浪费人力及水资源,现有的立式绿植栽培架功能单一,无法同时种植土培和水培的植物或蔬菜,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和进水管,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架,且支架顶部左侧设置有水箱,同时水箱右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且第一出水管依次贯穿支架顶部和侧面与上侧的排水管左端相连接,所述支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种植架,且种植架内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下侧设置有蓄水层,同时蓄水层设置在种植架内部,所述蓄水层底部与吸水棉相连接,且吸水棉贯穿种植架底部和排水管顶部,同时排水管设置在种植架下侧,所述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且下侧的排水管左端与第二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下端与储水槽相连接,且储水槽设置在支架下方,同时储水槽开设在底座内侧顶部,所述储水槽顶部镶嵌有盖板,且盖板表面开设有种植孔,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右端与吸水管相连接,同时吸水管下端设置在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下端与水泵顶部相连接,且进水管顶部与水箱左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中心点、第一出水管顶部的中心点和支架的中心点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和种植架均设置有2组,每组排水管和种植架均设置有4个,同时排水管和种植架均关于支架的中心点相对称。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内呈等距离设置有吸水棉,且吸水棉呈螺旋状。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架内呈等距离开设有种植槽,且种植槽底部为开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表面设置有3组种植孔,且每组种植孔设置有9个。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管的底部呈网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立体栽培墙:(1)设置有支架、水箱、种植架、排水管、蓄水层和吸水棉,通过向支架顶部的水箱注水,通过水自身的重力向下流入排水管内,再通过排水管内的吸水棉将水分吸入蓄水层进行储存,避免了水与土壤直接接触,有效防止水流带走土壤,并且避免了土壤过于潮湿导致的灌溉过度,加快了灌溉速度的同时,便于后续对水的回收利用;(2)设置有储水槽、盖板、种植孔、水泵、吸水管和进水管,当水进入到储水槽内部时,会储存在储水槽内,此时可通过盖板和种植孔栽培一些适合水培的植物或蔬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同时当储水槽内的水过多时,可通过水泵和吸水管将储水槽内的水吸入水箱进行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架,3、水箱,4、进水口,5、第一出水管,6、排水管,7、种植架,8、种植槽,9、蓄水层,10、吸水棉,11、连接管,12、第二出水管,13、储水槽,14、盖板,15、种植孔,16、水泵,17、吸水管,18、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立体栽培墙,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顶部固定有支架2,且支架2顶部左侧设置有水箱3,同时水箱3右侧设置有进水口4,水箱3的中心点、第一出水管5顶部的中心点和支架2的中心点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确保水箱3在装满水时保持稳定,同时提高水箱3内的水在排水时更加流畅,水箱3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5,且第一出水管5依次贯穿支架2顶部和侧面与上侧的排水管6左端相连接,排水管6和种植架7均设置有2组,每组排水管6和种植架7均设置有4个,同时排水管6和种植架7均关于支架2的中心点相对称,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利用种植架7提高单位空间内植物或蔬菜的种植数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支架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种植架7,且种植架7内开设有种植槽8,种植槽8下侧设置有蓄水层9,同时蓄水层9设置在种植架7内部,蓄水层9底部与吸水棉10相连接,且吸水棉10贯穿种植架7底部和排水管6顶部,排水管6内呈等距离设置有吸水棉10,且吸水棉10呈螺旋状,通过螺旋状的吸水棉10提高吸水棉10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水棉10的吸水效率,同时排水管6设置在种植架7下侧,种植架7内呈等距离开设有种植槽8,且种植槽8底部为开口结构,通过种植槽8底部的开口结构,使种植槽8内的土壤与蓄水层9相接触,使土壤可以自行从蓄水层9内吸取水分,避免土壤过度潮湿。如图4所示,排水管6之间通过连接管11相连接,且下侧的排水管6左端与第二出水管12相连接,第二出水管12下端与储水槽13相连接,且储水槽13设置在支架2下方,同时储水槽13开设在底座1内侧顶部,储水槽13顶部镶嵌有盖板14,且盖板14表面开设有种植孔15,盖板14表面设置有3组种植孔15,且每组种植孔15设置有9个,通过种植孔15便于栽培适合水培的植物或蔬菜,同时掀开盖板14便于对储水槽13内部进行清洁。如图5所示,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泵16,且水泵16右端与吸水管17相连接,同时吸水管17下端设置在储水槽13内,进水管18下端与水泵16顶部相连接,且进水管18顶部与水箱3左端相连接,吸水管17的底部呈网孔结构,通过吸水管17便于将储水槽13内的水抽入水箱3内进行循环使用,同时吸水管17底部的网孔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杂物进入到水箱3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立体栽培墙时,首先将土壤及土培植物依次种植在种植架7的种植槽8内,将进水口4与外部水源管道相连接,通过进水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体栽培墙,包括底座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架,且支架顶部左侧设置有水箱,同时水箱右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且第一出水管依次贯穿支架顶部和侧面与上侧的排水管左端相连接,所述支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种植架,且种植架内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下侧设置有蓄水层,同时蓄水层设置在种植架内部,所述蓄水层底部与吸水棉相连接,且吸水棉贯穿种植架底部和排水管顶部,同时排水管设置在种植架下侧,所述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且下侧的排水管左端与第二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下端与储水槽相连接,且储水槽设置在支架下方,同时储水槽开设在底座内侧顶部,所述储水槽顶部镶嵌有盖板,且盖板表面开设有种植孔,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右端与吸水管相连接,同时吸水管下端设置在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下端与水泵顶部相连接,且进水管顶部与水箱左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栽培墙,包括底座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架,且支架顶部左侧设置有水箱,同时水箱右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且第一出水管依次贯穿支架顶部和侧面与上侧的排水管左端相连接,所述支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种植架,且种植架内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下侧设置有蓄水层,同时蓄水层设置在种植架内部,所述蓄水层底部与吸水棉相连接,且吸水棉贯穿种植架底部和排水管顶部,同时排水管设置在种植架下侧,所述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且下侧的排水管左端与第二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下端与储水槽相连接,且储水槽设置在支架下方,同时储水槽开设在底座内侧顶部,所述储水槽顶部镶嵌有盖板,且盖板表面开设有种植孔,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右端与吸水管相连接,同时吸水管下端设置在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下端与水泵顶部相连接,且进水管顶部与水箱左端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杰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阳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