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72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包括皮条针、输液皮条、输液针及供输液针回插的针塞装置,所述的针塞装置连接固设于皮条针的针梗一侧,包括一开口向下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喇叭状透明瓶体和填满于瓶体内并具有醒目色的软塞,且瓶体上端与针梗之间形成一供皮条针的针套壁套入的V形空隙。设计下大上小的喇叭形瓶体,通过直径远大于输液针针头的开口,方便输液针的快速而又安全的回插,真正实现输液结束后的输液针快速回插处理,满足有关规定。

A kind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set with infusion needle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
本技术属于输液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
技术介绍
补液室是医院护理部门中人流密集、工作量强度较高的一个科室。患者输液结束,护理人员为其拔除静脉输液针,并帮助按压穿刺点。按照正确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护理人员应将患者使用过的输液器上的三个锐器针头(静脉穿刺针、排气管针、输液连接针)剪断投入锐器收纳盒。然而,锐器收纳盒大多置于护理人员治疗室、医废统一收集处或治疗车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输液室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在巡视中经常会服务于位于不同区域的一些病人,补液几乎在同一时间结束,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的拔除补液。因此,为了减少往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为了避免增加患者等候拔针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很多护理人员会习惯性将拔下的静脉输液针直接回插入输液瓶(袋)口内,再拿在手中或置于身边的治疗车上后,继续为下一位患者拔针,最后统一将输液器上的锐器针头进行医废集中处理。这种将静脉输液针回插入瓶口的现象在门急诊输液室中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习惯性操作。这是由于输液室工作忙碌,不少护理人员为了降低工作强度,且考虑到静脉输液针不插入输液瓶口内而直接拎在手上,容易扎伤,从而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明知道回插输液针违反工作流程,但仍采用上述违规操作。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最新的《关于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输液瓶若被患者血液污染,则该输液瓶就要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这样一来,输液瓶受静脉输液针的污染,就凭空增加了感染性废物,有违于医疗废物减量化的原则,也有悖于国家环保节能的倡导。有些单位的医疗废物回收是按照重量向医院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用的,从而也增加了医院的费用支出。另外,目前使用后的输液瓶多数是作为普通塑化物进行回收利用的,若按照以上不规范操作,污染的输液瓶有可能会成为血源性疾病传播一大途径,风险不可预知。授权公告号为CN2045018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附有针尖收纳器的输液器,如图1、2所示,其主要是在输液瓶口11或输液皮条20上具有一收纳腔30,用以收纳头皮针尖41。通过研究发现,其仍然是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收纳腔30设于输液瓶10上(见图2),仍然存在污染输液瓶10,增加医疗废物处置费用,且并非每个输液瓶10都需要收纳功能,仅最后一瓶输完时才能用上,亦增加了输液瓶10生产成本。2、收纳腔30设于输液皮条20上,收纳腔30的直径仅略大于头皮钢针40(见图1),这种设计很显然会具有扎不进或扎偏扎伤的风险,使得护理人员必须小心慢慢操作,反而不利于护理人员方便、快速的操作,也不符合其专利技术的初衷;并且,收纳腔30略大于头皮钢针的针尖41,仅供针尖41插入,虽然意在降低成本,但头皮钢针40的固定显然也不够紧固,非常容易受自身(未插紧、插入少)或外界(如晃动、触碰等)影响造成脱落,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接输液瓶10的皮条针21均配置有一针套(图1、2中未示出),一直套到皮条针21的针梗上,而收纳腔30与皮条针21如此紧贴,未考虑到针套的套置空间,这也不切实际。很显然,上述的附有针尖收纳器的输液器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仅存在理论上的效果,根本无法在实际临床上实现真正的应用,有必要进一步的改进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有利于输液结束后的输液针的快速收置,并能够降低收置中存在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包括皮条针、输液皮条、输液针及供输液针回插的针塞装置,所述的针塞装置连接固设于皮条针的针梗一侧,包括一开口向下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喇叭状透明瓶体和填满于瓶体内并具有醒目色的软塞,且瓶体上端与针梗之间形成一供皮条针的针套插入的V形空隙。所述软塞下表面上凹于瓶体开口,且瓶体开口具有向内的弧形导向翻边,导向翻边压置在软塞下表面四周。所述软塞下表面下突于瓶体开口,且突出部分也呈相匹配的喇叭状。所述瓶体为PVC材料,软塞为硅胶材料。所述瓶体侧壁与针梗侧壁连接为一体。所述瓶体与针梗下端通过一圈连接套连接为一体。所述瓶体长度大于等于1.8cm,且瓶体顶端高度与皮条针的针梗顶端高度相匹配。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下大上小的喇叭形瓶体,通过直径远大于输液针针头的开口,方便输液针的快速而又安全的回插。2、采用透明的瓶体和具有醒目色的软塞,也能够保证输液针的快速而又安全的回插;3、瓶口设计为弧形导向翻边,为快速回插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4、采用软塞下表面突出于瓶体开口,使得插入面更突出更醒目,同样也能够方便快速的回插,提高效率;5、将瓶体长度设计为大于等于1.8cm,如此,对于常规的0.6、0.7号输液针的针头,可插入2/3以上,而相对于型号较小的0.45-0.55号输液针的针头,可以全部纳入,固定更加可靠,不易脱落,更加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针尖收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针尖收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针塞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针塞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输液器的输液针回插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如图3~图6所示,其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同样包括皮条针1、输液皮条2、滴壶3、输液针4等,还包括供输液针4回插的针塞装置5。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的针塞装置5是连接固设于皮条针1的针梗一侧的,其包括一开口向下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喇叭状透明瓶体51和填满于瓶体51内并具有醒目色的软塞52,且瓶体51上端与针梗之间形成一供皮条针1的针套7插入的V形空隙6。该瓶体51的作用是容纳和固定软塞52,而设计为喇叭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大底部开口,从而有效增大输液针4回插的刺入面积,方便护理人员快速操作,避免因现有技术的收纳腔过于细小而降低操作速度,同时增大刺入面积也能够减少扎伤等风险。而填满瓶体51的软塞52的作用是能牢牢锁住输液针4的针头,若软塞52过少,输液针4容易掉落,会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另外,采用黄、橙或红色等醒目色的软塞52,又能给安全、快速操作起到加持的作用。作为一个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软塞52下表面下突于瓶体51开口,且突出部分也呈相匹配的喇叭状,能够使其插入面更突出更醒目,更能够方便快速的回插,提高效率;作为另一个方案,如图5所示,所述软塞52下表面上凹于瓶体51开口,且瓶体51开口具有向内的弧形导向翻边53,导向翻边53压置在软塞52下表面四周,将软塞52牢牢固定在瓶体51中。如此设计,能够为快速回插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输液针4更能顺利、准确地刺入,避免用力不当而发生的偏离,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更为安全性更高。所述瓶体51可采用PVC材料,抗弯强度及冲击韧性强,表面光滑,可避免输液针4刺穿而扎入输液瓶10(袋),又易熔接及粘合,方便连接固定。所述软塞52可采用硅胶材料,化学性能稳定,具有柔韧性,不易变形,能够有效满足紧锁刺入的输液针4。所述瓶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包括皮条针、输液皮条、输液针及供输液针回插的针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塞装置连接固设于皮条针的针梗一侧,包括一开口向下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喇叭状透明瓶体和填满于瓶体内并具有黄、橙或红色醒目色的软塞,且瓶体上端与针梗之间形成一供皮条针的针套插入的V形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包括皮条针、输液皮条、输液针及供输液针回插的针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塞装置连接固设于皮条针的针梗一侧,包括一开口向下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喇叭状透明瓶体和填满于瓶体内并具有黄、橙或红色醒目色的软塞,且瓶体上端与针梗之间形成一供皮条针的针套插入的V形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塞下表面上凹于瓶体开口,且瓶体开口具有向内的弧形导向翻边,导向翻边压置在软塞下表面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输液针针塞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丽娜陆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宜川地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