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087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8:57
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退耕还林地的经济作物栽培方法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多季玫瑰下方裸露的土地杂草较多,增加劳动成本的技术问题。方法:选地,秋整地,优质种苗、种子的选择及预处理,适时移栽多季玫瑰,种植蒲公英,覆盖草帘,及时浇水,田间管理,蒲公英定苗,肥水管理。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利用多季玫瑰和矮生蒲公英群体在空间结构上的互补性,优化行距配置,便于通风透光,充分利用田间光线,实现对光、热等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可以利用蒲公英对地面的覆盖,减少多季玫瑰林下杂草的生长,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方法用于退耕还林领域。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Intercropping Multi-season Rose and Dandelion for 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退耕还林地的经济作物栽培方法领域。
技术介绍
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因此需要针对退耕还林地块选择合适的树种和栽植方式,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预防水土流失。蒲公英为菊科植物,它不仅含有植物的一般营养成分,还含有较高的Vc、胡萝卜素及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K、Ca、Mg、Na、P、Fe、Ze、Mn、Cu等,营养价值很高。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野菜。不仅如此,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蒲公英有效成分复杂、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成分,临床应用范围广。蒲公英始载于《唐本草》,全草入药。因此,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蒲公英在我国分布广泛,耐寒耐阴性强。多季红玫瑰也叫四季玫瑰,为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丛生。多季玫瑰属于重瓣红玫瑰品种,株高1.2-1.6米,冠幅1.2-1.5米,多季玫瑰具有抗(耐)性强的特点,能耐重盐碱、耐高寒、极耐干旱、耐瘠薄、且抗病虫害等。因此,多季玫瑰栽植易于成活。多季玫瑰是集观赏、食用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多季玫瑰的二年生无性繁殖苗定植后,当年即少量开花,花为紫红色,花蕊黄色,香气浓郁甜美,花朵大而花瓣繁密。多季玫瑰产花量高、出油率高且油质好。是集药用、食用、美容、化工、绿化于一体的灌木花卉。因此多季玫瑰不仅利于美化环境,还可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由于多季玫瑰为灌木,每公顷栽植密度为7500~9000株,因此,多季玫瑰的林下面积较大。目前,多季玫瑰的种植,行距多为1.0~1.5m,且多为单作。这样的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较低,且多季玫瑰下方裸露的土地,多为杂草较多,需要定期除草,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光、热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且增加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目前多季玫瑰下方裸露的土地杂草较多,增加劳动成本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地块;其中地块为壤土或沙壤土;二、在秋季将地块进行深翻整地,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600~800kg/亩,在春季,旋耕作业,制作地垄,南北垄向,垄面平整,土壤细碎;三、选择2~3年的多季玫瑰苗,去掉病枝、残枝,地下根系保留10~12cm,获得待栽多季玫瑰苗;四、选择品种优良、抗病性强的蒲公英种子,采用温度为40~45℃的温水浸泡5~5.5h,获得待播蒲公英种子;五、在步骤二制作的地垄上挖设移植坑,控制坑距为1.2~1.3m,然后将步骤三处理的待栽多季玫瑰苗直立放入移植坑内,然后回填埋根,在四周设置围梗坝,向围梗坝内注满水,充分吸收后,再回填至垄面高度;六、当深度为0~10cm的土壤温度达到15℃时,在蒲公英播种带位置开沟,在沟内均匀撒播步骤四获得的待播蒲公英种子,然后覆土,覆盖草帘,浇水;其中,蒲公英播种带与垄向垂直,并且蒲公英播种带之间相互平行,相邻蒲公英播种带的间距为20~23cm;七、进行田间管理,蒲公英出苗后,去除草帘,并除草;八、蒲公英出苗18~22天,进行间苗,控制蒲公英的株距为3~4cm;九、检测田间苗情,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时进行灌溉,在蒲公英生长期,结合中耕,进行一次性施入液体有机肥,两天后进行中耕培土作业,在蒲公英生长季节,雨后及时排水,完成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其中,在步骤一选地时不可选择低洼地块;步骤二旋耕作业时要保持土地表面平整;制作地垄时,要求垄面平整,土壤细碎,无大坷垃;步骤四中应选择饱满的蒲公英种子;步骤五中将待栽多季玫瑰苗直立放入移植坑内,应注意让树苗的根在坑中自然伸展,避免发生弯折现象;步骤六中蒲公英采用条形播种方式;覆土厚度为1cm,所覆土壤细碎,无大土块,然后镇压;覆盖草帘浇水,以保水保温并防止杂草生长;步骤七中进行田间管理,经常观察种植区域,如果缺水,需要及时浇水补充,浇水时要采用喷灌或是滴灌的方式进行,用以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并防止土壤板结。出苗后去除蒲公英上的草帘覆盖物,如果有杂草,需要及时除草。步骤九中在蒲公英整个生长季节,如遇多雨,雨后需及时排水。上述栽培方法中,所述的优质种苗和种子,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生态类型区,进行多季玫瑰和蒲公英的种植情况、市场行情、销售和贮藏等进行系统调研,掌握各区域主推品种在当地生产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如品种的耐密性、丰产性、抗逆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特性,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的抗逆、丰产、稳产的优良品种。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地块有机质含量>1.5mg/kg。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深翻整地的深度为22~30cm,并控制上层土壤疏松,下层土壤紧实。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制作地垄的宽为120~125cm,高为20~22cm。进一步的,步骤五中当深度为5~10cm土壤温度达到5~8℃进行移植。进一步的,步骤五中移植坑的深度为20~22cm,直径为20~22cm。进一步的,步骤五中围梗坝的高度为3~5cm。进一步的,步骤五中多季玫瑰苗的移栽株距为1.2~1.3m。进一步的,步骤六中开沟深度为3~4cm。进一步的,步骤六中蒲公英的用种量为1.0~1.1kg/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多季玫瑰为灌木,高度为120~200cm,冠幅为120~150cm,而蒲公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株高为10~30cm,植株矮小。将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形成了“高-低-高-低”的空间结构布局,优化了空间结构,有效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蒲公英的耐阴性强的生物学特点,将其种于多季玫瑰林下,由于蒲公英耐阴性强,所以可以正常生长于多季玫瑰林下;多季玫瑰移栽的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多季玫瑰冠幅仅0.5-1.0米,行间及株间有很多没有利用的裸地,在这些地方间作蒲公英,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达180%以上);多季玫瑰移栽当年,存在缓苗现象,当季玫瑰花产量较低,而种植蒲公英,当年即可收获,从而提高当年经济效益,由于多季玫瑰不受林下蒲公英影响,所以多季玫瑰正常生长和收获,林下蒲公英仍年年收获,从而实现了多季玫瑰林下蒲公英的额外收益;多季玫瑰林下的土地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减少了多季玫瑰林下裸地面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蒲公英为多年生植物,并且第一年种植蒲公英后,蒲公英当年形成种子,种子不用人工采摘,自行飘散,落地后即可发芽生长,省去了多年人工种植蒲公英的环节;蒲公英的种植,抑制了多季玫瑰林下其他杂草的生长;蒲公英和多季玫瑰的抗逆性强,在土地瘠薄地区,蒲公英和多季玫瑰均可生长。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多季玫瑰和蒲公英均为多年生植物,一次投入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可连续收获,种植成本低,省时省工,节约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地块;其中地块为壤土或沙壤土;二、在秋季将地块进行深翻整地,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600~800kg/亩,在春季,旋耕作业,制作地垄,南北垄向,垄面平整,土壤细碎;三、选择2~3年的多季玫瑰苗,去掉病枝、残枝,地下根系保留10~12cm,获得待栽多季玫瑰苗;四、选择品种优良、抗病性强的蒲公英种子,采用温度为40~45℃的温水浸泡5~5.5h,获得待播蒲公英种子;五、在步骤二制作的地垄上挖设移植坑,控制坑距为1.2~1.3m,然后将步骤三处理的待栽多季玫瑰苗直立放入移植坑内,然后回填埋根,在四周设置围梗坝,向围梗坝内注满水,充分吸收后,再回填至垄面高度;六、当深度为0~10cm的土壤温度达到15℃时,在蒲公英播种带位置开沟,在沟内均匀撒播步骤四获得的待播蒲公英种子,然后覆土,覆盖草帘,浇水;其中,蒲公英播种带与垄向垂直,并且蒲公英播种带之间相互平行,相邻蒲公英播种带的间距为20~23cm;七、进行田间管理,蒲公英出苗后,去除草帘,并除草;八、蒲公英出苗18~22天,进行间苗,控制蒲公英的株距为3~4cm;九、检测田间苗情,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时进行灌溉,在蒲公英生长期,结合中耕,进行一次性施入液体有机肥,两天后进行中耕培土作业,在蒲公英生长季节,雨后及时排水,完成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地块;其中地块为壤土或沙壤土;二、在秋季将地块进行深翻整地,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600~800kg/亩,在春季,旋耕作业,制作地垄,南北垄向,垄面平整,土壤细碎;三、选择2~3年的多季玫瑰苗,去掉病枝、残枝,地下根系保留10~12cm,获得待栽多季玫瑰苗;四、选择品种优良、抗病性强的蒲公英种子,采用温度为40~45℃的温水浸泡5~5.5h,获得待播蒲公英种子;五、在步骤二制作的地垄上挖设移植坑,控制坑距为1.2~1.3m,然后将步骤三处理的待栽多季玫瑰苗直立放入移植坑内,然后回填埋根,在四周设置围梗坝,向围梗坝内注满水,充分吸收后,再回填至垄面高度;六、当深度为0~10cm的土壤温度达到15℃时,在蒲公英播种带位置开沟,在沟内均匀撒播步骤四获得的待播蒲公英种子,然后覆土,覆盖草帘,浇水;其中,蒲公英播种带与垄向垂直,并且蒲公英播种带之间相互平行,相邻蒲公英播种带的间距为20~23cm;七、进行田间管理,蒲公英出苗后,去除草帘,并除草;八、蒲公英出苗18~22天,进行间苗,控制蒲公英的株距为3~4cm;九、检测田间苗情,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时进行灌溉,在蒲公英生长期,结合中耕,进行一次性施入液体有机肥,两天后进行中耕培土作业,在蒲公英生长季节,雨后及时排水,完成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群宋凤斌齐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