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847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包括芯片、二极管TX、二极管RX、三极管、稳压管组Z1、电容C1、R1、R2、R3、R4、R5、R6、R7、R8和R9,所述R1的左端与二极管T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R1的右端分别与R2的左端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R2的右端与芯片的D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RS485电路技术领域。该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通过发送数据的高低电平来实现数据的自动收发,带有数据收发状态指示类,收发转换过程完全由本身电路实现,MCU不用关心RD管脚状态,大大简化了数据收发的软件处理流程,电路稳定可靠,方便使用。

An improved 485 automatic transceive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
本技术涉及RS485电路
,具体为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
技术介绍
智能仪表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现在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这归结于企业信息化的需要,而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RS485是一个定义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的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的标准,该标准由电信行业协会和电子工业联盟定义。使用该标准的数字通信网络能在远距离条件下以及电子噪声大的环境下有效传输信号。RS-485使得廉价本地网络以及多支路通信链路的配置成为可能。TTL转485控制芯片的收发数据由芯片的RD管脚控制,一般应用电路中,需要由MCU拉低或者拉高此管脚来实现数据的收发,因此在相应的数据接收和发送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RD管脚的状态,否则很容易造成数据的收发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解决了现有的485自动收发电路,容易造成数据收发错误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包括芯片、二极管TX、二极管RX、三极管、稳压管组Z1、电容C1、R1、R2、R3、R4、R5、R6、R7、R8和R9,所述R1的左端与二极管T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R1的右端分别与R2的左端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R2的右端与芯片的D端电性连接,所述三级管的集电极分别与芯片的DE端和R3电性连接,所述R3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R10、R4、R5、电容C1与芯片的VCC端,所述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TX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芯片的R端与二极管R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RX的阳极与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R4的另一端与芯片的VCC端电性连接,所述R5的一端与芯片的VCC端电性连接,所述R5的另一端分别与R6的一端和芯片的A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芯片的B端分别与R7和R8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R6的另一端分别与R9与稳压管组Z1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R9的另一端分别与R7的另一端和稳压管组Z1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R5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1和电源VCC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R8的一端与电容C1和接地端电性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通过二极管TX与上拉电阻R10设置,通过发送数据的高低电平来实现数据的自动收发,带有数据收发状态指示类,收发转换过程完全由本身电路实现,MCU不用关心RD管脚状态,大大简化了数据收发的软件处理流程,电路稳定可靠,方便使用。(2)、该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通过R6和R7的设置,上述电阻在电路中起限流和提高稳压效果的作用,若不加该电阻,容易烧坏稳压管,稳压效果也会极差,限流电阻的阻值越大,电路稳压性能越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包括芯片、二极管TX、二极管RX、三极管、稳压管组Z1、电容C1、R1、R2、R3、R4、R5、R6、R7、R8和R9,芯片型号为MAX485,所述R1的左端与二极管T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R1的右端分别与R2的左端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R2的右端与芯片的D端电性连接,通过发送数据的高低电平来实现数据的自动收发,带有数据收发状态指示类,收发转换过程完全由本身电路实现,MCU不用关心RD管脚状态,大大简化了数据收发的软件处理流程,电路稳定可靠,方便使用,所述三级管的集电极分别与芯片的DE端和R3电性连接,所述R3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R10、R4、R5、电容C1与芯片的VCC端,所述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TX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芯片的R端与二极管R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RX的阳极与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R4的另一端与芯片的VCC端电性连接,所述R5的一端与芯片的VCC端电性连接,所述R5的另一端分别与R6的一端和芯片的A端电性连接,芯片的B端分别与R7和R8电性连接,R6的另一端分别与R9与稳压管组Z1电性连接,R9的另一端分别与R7的另一端和稳压管组Z1电性连接,R5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1和电源VCC电性连接,R8的一端与电容C1和接地端电性连接。工作时,接收时,默认没有数据时,TX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RE为低电平使能,R收数据有效,芯片MAX485为接收态,发送时,发送数据1时,TX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导通,DE为低电平,此时收发器处于接收状态,驱动器就变成了高阻态,也就是发送端与A、B断开了,此时A、B之间的电压就取决于A、B的上下拉电阻了,A为高电平、B为低电平,也就是逻辑1,发送数据0时,TX为低电平,三极管Q1截止,DE为高电平,驱动器使能,此时正好D是接地的,也就是低电平,驱动器也就会驱动输出B为1,A为0,也就是逻辑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包括芯片、二极管TX、二极管RX、三极管、稳压管组Z1、电容C1、R1、R2、R3、R4、R5、R6、R7、R8和R9,其特征在于:所述R1的左端与二极管T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R1的右端分别与R2的左端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R2的右端与芯片的D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芯片的DE端和R3电性连接,所述R3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R10、R4、R5、电容C1与芯片的VCC端,所述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TX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芯片的R端与二极管R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RX的阳极与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R4的另一端与芯片的VCC端电性连接,所述R5的一端与芯片的VCC端电性连接,所述R5的另一端分别与R6的一端和芯片的A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485自动收发电路,包括芯片、二极管TX、二极管RX、三极管、稳压管组Z1、电容C1、R1、R2、R3、R4、R5、R6、R7、R8和R9,其特征在于:所述R1的左端与二极管T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R1的右端分别与R2的左端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R2的右端与芯片的D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芯片的DE端和R3电性连接,所述R3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R10、R4、R5、电容C1与芯片的VCC端,所述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TX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芯片的R端与二极管RX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RX的阳极与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R4的另一端与芯片的VCC端电性连接,所述R5的一端与芯片的V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平史张鹏刘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欧德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