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40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补偿模块和信号稳定模块,信号稳定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和开关元件,控制芯片U1外接输入电压后与开关元件连接,通过控制芯片U1驱动开关元件的通断可使得输出信号趋于稳定,并且提升输出时间;所述信号稳定模块与电压补偿模块之间通过控制芯片U1连接,电压补偿模块包括基准源U3,使得当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对信号稳定模块进行环路补偿,能够调节信号稳定模块的输出脉冲时间,以降低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信号稳定电路和电压补偿电路,使得输出信号稳定且不会出现超载的现象,保证了其运行设备的安全。

A Control Circuit for Output of Power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变换器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流稳压电源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对直流电源的不同需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电源变换器,将设备中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再进行信号变化供设备中的其他负载使用。在这其中通常会用到线性稳压器,使得输出的信号稳定。一般的线性稳压器通常使用在其线性区域内运行的晶体管,从应用的输入电压中减去超额的电压,最后产生经过调解的输出电压。但是使用线性稳压器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信号转换时,转换效率低,特别是在大压差大电流输出的情况下由于信号直接输出,没有补偿控制回路,使得整个电源变换器都特别容易发烫,最终导致元器件的烧毁。所以提出一种控制电路在进行信号变换时,提升转换效率的同时降低功耗,避免电源转换器整体因为输出过大而发生元器件的烧毁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在信号转换过程中提升转换时间,且避免输出信号超载,影响其负载的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补偿模块和信号稳定模块,信号稳定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和开关元件,控制芯片U1外接输入电压后与开关元件连接,通过控制芯片U1驱动开关元件的通断可使得输出信号趋于稳定,并且提升输出时间,所述信号稳定模块还包括取样电阻,在取样电阻的一端外接有电流互感器,取样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连接,通过连接取样电阻可在电流过大的时候,停止控制芯片U1对信号的输出,起到过流保护的目的;所述信号稳定模块与电压补偿模块之间通过控制芯片U1连接,电压补偿模块包括基准源U3,使得当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对信号稳定模块进行环路补偿,能够调节信号稳定模块的输出脉冲时间,以降低电压。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补偿模块还包括光耦器U2,以在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能够实现电压的反向调节。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稳定模块还包括晶体管Q3,以对输出信号提供斜率补偿,避免出现输出信号波形模糊的情况。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其好处是:(1)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晶体管的连接方式,使得即使在短时间内流过大信号,晶体管也能快速的导通与截止从而实现信号的转换,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因为在输出大信号时其转换时间缓慢带来的影响。(2)本技术采用信号稳定电路和电压补偿电路结合,使得输出信号稳定且不会出现信号超载的现象,保证了其运行设备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在原有电源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制电路,避免在进行信号转换时,转换效率低且难以得到稳定的信号,这使得电源变换器在精密仪器上使用时有很大的缺陷,所以本技术设计了控制电路,可得到稳定的脉冲输出信号,加快输出时间,提升输出精度,避免输出时出现信号超载等情况影响其输出设备的工作。具体地说,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信号稳定模块和电压补偿模块。所述信号稳定模块包括二极管D1~D3、晶体管Q1~Q3、电阻R1~R5、电容C1~C6和控制芯片U1,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UC3842。信号稳定模块采用图腾柱式输出法,提升输出时间,且输出稳定的PWM脉冲信号。具体地说,所述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至晶体管Q1的集电极后与电容C1、C2、C3和控制芯片U1的引脚3连接,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还作为整个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外接15V电压,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另一端后连接至晶体管Q1、Q2的发射极,且作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稳定的PWM信号,在两个晶体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连接有二极管,可使晶体管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避免晶体管上出现超载的情况。电容C1、C2、C3的另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U1的引脚4后连接至电容C4、电阻R4的一端,其中,电容C1、C2、C3并联形成输入信号的滤波电路,可滤除输入信号中的杂余信号,避免对控制芯片U1的工作造成影响。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还连接至晶体管Q3的集电极,所述晶体管Q1的基级连接至二极管D3、电阻R2的一端后与晶体管Q2的基级连接,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R2的另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U1的引脚2,电阻R3的一端外接电流互感器,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的引脚1,电阻R3作为取样电阻,经过取样电阻R3的电流输入至控制芯片U1的引脚1,如此,当取样电阻上的电流大于设定的值时,可使得控制芯片U1停止继续输出信号,使得晶体管Q1、Q2截止,如此可保护晶体管,达到过流保护的目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还与晶体管Q3的发射极、电容C5、电阻R5的一端连接,因为输出的信号为脉冲信号,晶体管Q3的设置可在输出时,对其输出波形进行斜率补偿,避免出现波形模糊即信号不清晰的情况。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晶体管Q3的基级和电容C6的一端后与控制芯片U1的引脚5连接,电容C6、C5、C4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1的引脚7、引脚8晶体管Q2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2的一端均接地;所述信号稳定模块中的控制芯片U1的引脚6作为该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压补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当输入至控制芯片U1的电压达到其工作电压时,控制芯片U1开始工作,因为控制芯片U1为脉宽调制芯片,通过其引脚2可输出PWM脉冲波以驱动与其连接的晶体管Q1、Q2的通断,所述晶体管Q1、Q2采用图腾柱式连接,使得输出端即使在短时间内流过大信号,晶体管也能实现快速的导通与截止,有效的避免了单支晶体管在输出大信号时其通断时间缓慢带来的影响。所述电压补偿模块包括电阻R6~R12、二极管D4、电容C7~C9、光耦器U2和基准源U3,基准源U3的型号为TL431。电压补偿模块用于当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减小脉冲输出时间,降低电压。具体地说,控制芯片U1的引脚6连接电阻R6的一端后与光耦器U2的引脚1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和光耦器U2的引脚2接地,光耦器U2的引脚3连接至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8、R9、R10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还作为该模块的输入端接入输出电压值,光耦器U2的引脚4连接至二极管D4、电阻R11的一端后与基准源U3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补偿模块和信号稳定模块,信号稳定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和开关元件,控制芯片U1外接输入电压后与开关元件连接,通过控制芯片U1驱动开关元件的通断可使得输出信号趋于稳定,并且提升输出时间,所述信号稳定模块还包括取样电阻,在取样电阻的一端外接有电流互感器,取样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连接,通过连接取样电阻可在电流过大的时候,停止控制芯片U1对信号的输出,起到过流保护的目的;所述信号稳定模块与电压补偿模块之间通过控制芯片U1连接,电压补偿模块包括基准源U3,使得当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对信号稳定模块进行环路补偿,能够调节信号稳定模块的输出脉冲时间,以降低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变换器输出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补偿模块和信号稳定模块,信号稳定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和开关元件,控制芯片U1外接输入电压后与开关元件连接,通过控制芯片U1驱动开关元件的通断可使得输出信号趋于稳定,并且提升输出时间,所述信号稳定模块还包括取样电阻,在取样电阻的一端外接有电流互感器,取样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连接,通过连接取样电阻可在电流过大的时候,停止控制芯片U1对信号的输出,起到过流保护的目的;所述信号稳定模块与电压补偿模块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霖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凌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