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823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被芯的纤维填充材料由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棉纤维、吸湿发热纤维组成,其中各纤维网层按照被体实际使用方式,由上至下依此叠放第一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第二棉纤维混合网层、第三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第四棉纤维网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被芯吸湿发热功效持久,且被体微气候环境更舒适,能让人达到更好的睡眠体验。

A unidirectional wet heating fiber co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纺织品
,具体涉及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被子,人体关键的体验指标就是保暖性。目前,为了在使用被子的过程中达到保暖效果,大多采用增加填充絮片克重或者填入一定比例的三维卷曲纤维,使得在填充材中尽可能多的储存更多的静止空气层,防止热量散失。首先增加填充物含量的话,势必增加身体的压迫感,造成不适,另外,通常絮片中填入的三维卷曲纤维是化学纤维,虽然能够实现高性能的保暖效果,但是通常纤维的吸湿或者调湿性能较差,导致在被体中的湿度调节能力很差,最终会让人产生闷热感,也会不舒适。另外,被子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有两个不同的体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刚进入被子中的时间里,被子会有一个迅速吸收人体温度的过程,导致人体体表感受到凉意,然后被子温度、湿度达到人体舒适的环境;第二个阶段是当人进入睡眠状态的过程,被体中的微环境仍在进行着动态调节。所以整个睡眠过程中被子里的舒适度也需要被关注,更寄希望于能够具有温度、湿度同时调控的被芯。这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吸湿发热功能。现阶段,在服用织物上已经开始运用吸湿发热纤维,对于人体在着装过程中的热湿舒适性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对于家用纺织品,尤其是被子产品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较少。现有技术也有采用在被芯中填充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纤维,TW201817347A除了在棉胎中填充吸湿发热纤维之外,为了弥补该种纤维蓬松型较差的问题,混入了一定比例的聚酯纤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被体中静止空气层的含量,同时发挥了功能纤维的吸湿发热性能,该棉胎具有初期温度上升快的特点,在人体刚进入被窝中时,不会产生因为与被体存在温差而导致不适。但是运用该种吸湿发热纤维存在吸湿回潮率高的技术问题,即很容易达到吸湿平衡,以至于纤维的吸湿发热性能并不持久,这样大大降低了人体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尤其是深度睡眠状态的舒适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及其制备方法,该被芯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纤维的吸湿发热性能,人体在使用时不会产生闷热感,同时被芯的保暖性能依旧很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放的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棉纤维混合网层、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棉纤维网层;所述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20%,采用异形截面聚酯纤维制成;所述棉纤维混合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30%,采用棉纤维和异形截面聚酯纤维制成;所述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30%~60%,采用吸湿发热纤维和三维卷曲纤维制成;所述棉纤维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20%,采用长绒棉制成;所述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棉纤维混合网层、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棉纤维网层的重量之和为100%。进一步地,在所述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中异形截面聚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0.1%~10%,所述棉纤维为长绒棉。进一步地,在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中三维卷曲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15%,所述吸湿发热纤维为交联丙烯酸酯系纤维。上述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的制备:对异形截面聚酯纤维进行开松、梳理、铺网后,制得的纤维絮片作为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步骤2,棉纤维混合网层的制备:对长绒棉纤维和异形截面聚酯纤维分别进行开松,然后按照配比进行混合、梳理、铺网后,制得的纤维絮片作为棉纤维混合网层;步骤3,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的制备:对吸湿发热纤维与三维卷曲纤维分别进行开松,然后按照配比进行混合、梳理、铺网后,制得的纤维絮片作为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步骤4,棉纤维网层的制备:对长绒棉纤维进行开松、梳理、铺网后,制得的纤维絮片作为棉纤维网层;步骤5,被芯的制备:将制得的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棉纤维混合网层、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棉纤维网层依次层叠,通过针刺和/或水刺的方式使其一体化,制得成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被芯在吸湿发热纤维网层两侧都设置有棉纤维网层,这样最大程度的保留当棉纤维做成絮片制品后的湿阻、热阻特性,可一定程度的保留被体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同时纤维更具有天然亲肤特点;而中间吸湿发热纤维网层的设置避免了棉纤维网层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的湿粘、易出现板结的问题。同时,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的设置,能尽可能快的将吸湿发热纤维中储存的大量湿气迅速排到空气中,同时也不会造成被子中温度的骤然下降,达到吸湿发热功能的持续发挥。另外,该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为异型截面纤维,导致纤维间的抱合性较好,同时因为纤维总是处于较高湿度状态,造成纤维间的湿粘滞阻力较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造成上层纤维跑丝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被芯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2为棉纤维混合网层、3为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4为棉纤维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所述被芯的纤维填充材料由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棉纤维、吸湿发热纤维组成,其中各纤维网层按照被体实际使用方式,由上至下依此叠放第一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第二棉纤维混合网层、第三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第四棉纤维网层。所述第一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选用异形截面聚酯纤维,该纤维填充量占被芯总体纤维重量百分比的10%~20%。虽然在人体刚进入被窝环境后,短时间内会伴随被窝温度湿度的降低(被子的吸湿吸热),随后为了被子的保暖性及纤维的吸湿发热功能使被窝中温度升高,人体感受舒适。但随着睡眠的继续深入,人体与被窝微气候进行着湿热交换,导致被窝中湿度会慢慢升高,但此时吸湿发热纤维的功能可能已经处于动态平衡,很难再继续发挥效果。而选用异形截面聚酯纤维能通过大量单纤维截面存在的微孔道和纤维间细密空隙将气态湿气排至空气中,这样又可以促使吸湿发热纤维继续发挥效果。该纤维层含量低于10%后,很难尽快的发挥吸湿速干效果,同样当含量高于20%的话,被窝中湿度平衡很快打破,湿度很快降低,人体又会出现燥热不适感。另外,聚酯纤维的异形截面可优选十字形、Y字型、四叶型、螺旋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第二棉纤维混合网层由棉纤维和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组成,整体填充量占被芯总体纤维重量百分比的10%~30%,其中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含量占本层纤维总量的0.1%~10%,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同样选用异形截面聚酯纤维。本层中主体纤维采用长绒棉,该网层中棉纤维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的维持被窝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当含量少于上述范围要求时,不能充分发挥保暖、维持湿度的效果,当棉纤维含量高于范围要求时,又容易对人体造成压迫感。另一方面,本纤维层中混入了一定量的具有超吸湿速干轻量功能的聚酯纤维,其中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含量占本层纤维总量的0.1%~10%。该纤维主要分布在棉纤维网层的上部,起着将棉纤维吸湿后的湿态水蒸气缓慢向上层传递的功能,同时也不会将被窝中的温度带走,保持被窝里的舒适温湿度。所述第三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由吸湿发热纤维和三维卷曲纤维组成。本纤维层中所含吸湿发热纤维系一种交联丙烯酸酯系纤维,在纤维分子表面改性修饰有多个亲水基团,比如氨基、羧基等。该交联丙烯酸酯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放的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棉纤维混合网层、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棉纤维网层;所述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20%,采用异形截面聚酯纤维制成;所述棉纤维混合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30%,采用棉纤维和异形截面聚酯纤维制成;所述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30%~60%,采用吸湿发热纤维和三维卷曲纤维制成;所述棉纤维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20%,采用长绒棉制成;所述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棉纤维混合网层、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棉纤维网层的重量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放的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棉纤维混合网层、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棉纤维网层;所述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20%,采用异形截面聚酯纤维制成;所述棉纤维混合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30%,采用棉纤维和异形截面聚酯纤维制成;所述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30%~60%,采用吸湿发热纤维和三维卷曲纤维制成;所述棉纤维网层的重量占被芯重量的10%~20%,采用长绒棉制成;所述超吸湿速干轻量纤维网层、棉纤维混合网层、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和棉纤维网层的重量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棉纤维混合网层中异形截面聚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0.1%~10%,所述棉纤维为长绒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其特征在于:在吸湿发热纤维混合网层中三维卷曲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15%,所述吸湿发热纤维为交联丙烯酸酯系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湿发热纤维被芯,其特征在于:在棉纤维网层中,所述长绒棉的纤维长度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陈红霞沈玲袁洪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