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控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94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温控机箱,包括机箱本体,电源,电路板和散热风扇,所述机箱本体内还设有智能温控单元,所述智能温控单元包括处理器,加热电路,调速降温电路,调速降温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1,电阻R1至R4、R14至R16,电容C1和C2,二极管D7至D9,MOS管Q1,电压比较器U6;加热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4,电阻R7至R13,电容C3和C4,二极管D2至D6,三极管Q2,加热器,可控硅B1。加热电路和调速降温电路能根据机箱温度智能控制加热和散热,使机箱始终保持在适宜温度环境下,保证机箱内设备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实现散热风扇的智能调速,节约能源,减弱不必要的散热噪声。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温控机箱
本技术涉及机箱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温控机箱。
技术介绍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机箱只能散热,在低温环境下不能加热以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且散热风扇开机便一直保持全速运转,浪费能源且产生不必要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机箱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温控机箱,其应用时能通过加热电路和调速降温电路使机箱处于合适温度,同时调速降温电路能温控调速散热风扇,智能散热。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温控机箱,包括机箱本体,电源单元和散热风扇,所述机箱本体内还设有智能温控单元,所述智能温控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加热电路,调速降温电路,温度传感器、加热电路和调速降温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调速降温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1,电阻R1至R4、R14至R16,电容C1和C2,二极管D7至D9,MOS管Q1,电压比较器U6,U1引脚2连接C2一端和微处理器后分别连接R2一端、D8负极、U1引脚6和U2同相输入脚,C2另一端接地,R2另一端与D8正极连接后连接R3一端后接入U1引脚7,U1引脚4和引脚8连接后接电源,U1引脚1接地,U1引脚3和引脚5分别连接R1和C1后接地;U6反相输入脚连接R16一端后接R15一端定片引脚,R15动片引脚和另一端定片引脚连接后接电源,R16另一端接地,U6输出脚连接R4一端后连接R14一端,R4另一端连接电源,R14另一端连接Q1栅极,Q1源极连接D9正极后接地,Q1漏极连接D9负极后分别连接D7正极和散热风扇负极,D7负极和散热分山正极连接后接电源;所述加热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4,电阻R7至R13,电容C3和C4,二极管D2至D6,三极管Q2,加热器,可控硅B1,U4引脚3连接D4正极后连接R8一端,D4负极连接R10一端,R10另一端接地,U4引脚7连接D5负极,D5正极连接R9后分别连接D3负极、U4引脚4和引脚8、Q2发射极、R12一端定片引脚、C4一端、D6负极,D3正极连接D2负极后分别连接R7一端和C3一端,D2正极接地,R7另一端和C3另一端连接后连接加热器一端后接电源,加热器另一端连接B1第一阳极,B1控制极连接R8另一端,B1第二阳极接地,U4引脚1接地,U4引脚2接微处理器后连接R13动片引脚,U4引脚6连接R11动片引脚,R11一端定片引脚和R13一端定片引脚相连,R13另一端定片引脚接地,R11另一端定片引脚连接Q2集电极,Q2基极连接R12一端定片引脚,U4引脚5连接R12动片引脚,R12另一端定片引脚、C4另一端和D6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机箱内还设有三轴数字加速度传感器芯片U5,U5与微处理器相连,U5型号为ADXL345。优选地,机箱内还设有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5和R6,开关芯片U2和时基芯片U3,电容C5和C6,二极管D1,蜂鸣器,U2引脚1接微处理器,U2引脚5和引脚6接地,U2引脚3和引脚4接电源,U2引脚2接R5一端、U3引脚3和引脚4,R5另一端接R6一端和U3引脚5,R6另一端接U3引脚6和引脚7、C5一端,C5另一端接地,U3引脚8连接C6后接地,U3引脚1接地,U3引脚2分别连接D1正极和蜂鸣器正极,D1负极和蜂鸣器负极接地。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加热电路和调速降温电路能根据机箱温度智能控制加热和散热,使机箱始终保持在适宜温度环境下,保证机箱内设备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实现散热风扇的智能调速,节约能源,减弱不必要的散热噪声。2、增设防倾斜电路和报警电路,能通过加速度来检测机箱是否倾斜,并发出警示,以便及时对倾斜机箱扶正。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加热电路图。图2为调速降温电路图。图3为报警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实施例:一种智能温控机箱,包括机箱本体,电源单元和散热风扇,机箱本体内还设有智能温控单元,电源单元为智能温控单元供电,智能温控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加热电路,调速降温电路,温度传感器、加热电路和调速降温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起总控作用,微处理器型号为AT89S52。微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调速降温电路工作,调速降温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1,U1型号为NE555,电阻R1至R4、R14至R16,R15为电位计,R16为热敏电阻,电容C1和C2,二极管D7至D9,MOS管Q1,电压比较器U6,U6型号为LM311,U1引脚2连接C2一端和微处理器后分别连接R2一端、D8负极、U1引脚6和U2同相输入脚,C2另一端接地,R2另一端与D8正极连接后连接R3一端后接入U1引脚7,U1引脚4和引脚8连接后接电源,U1引脚1接地,U1引脚3和引脚5分别连接R1和C1后接地;U6反相输入脚连接R16一端后接R15一端定片引脚,R15动片引脚和另一端定片引脚连接后接电源,R16另一端接地,U6输出脚连接R4一端后连接R14一端,R4另一端连接电源,R14另一端连接Q1栅极,Q1源极连接D9正极后接地,Q1漏极连接D9负极后分别连接D7正极和散热风扇负极,D7负极和散热风扇正极连接后接电源;上述电路中,U1、R2、R3、C2和D8组成三角波产生电路,由微处理器触发,R15和R16实现温度与电压的转换,产生随温度变化的调制电压信号,三角波和调制电压通过U6产生调制波,然后驱动Q1控制风扇的转速,实现对风扇转速的连续调节。与现有散热电路相比,上述电路利用几个简单的元器件,巧妙地实现了对散热风扇的转速控制,避免了风扇在低温时不必要的转动,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运转噪声,且电路成本低,结构简单。微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加热电路工作,在温度过低时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工作温度后停止加热。加热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4,U4型号为NE555,电阻R7至R13,电容C3和C4,二极管D2至D6,三极管Q2,加热器,可控硅B1,U4引脚3连接D4正极后连接R8一端,D4负极连接R10一端,R10另一端接地,U4引脚7连接D5负极,D5正极连接R9后分别连接D3负极、U4引脚4和引脚8、Q2发射极、R12一端定片引脚、C4一端、D6负极,D3正极连接D2负极后分别连接R7一端和C3一端,D2正极接地,R7另一端和C3另一端连接后连接加热器一端后接电源,加热器另一端连接B1第一阳极,B1控制极连接R8另一端,B1第二阳极接地,U4引脚1接地,U4引脚2接微处理器后连接R13动片引脚,U4引脚6连接R11动片引脚,R11一端定片引脚和R13一端定片引脚相连,R13另一端定片引脚接地,R11另一端定片引脚连接Q2集电极,Q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温控机箱,包括机箱本体,电源单元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内还设有智能温控单元,所述智能温控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加热电路,调速降温电路,温度传感器、加热电路和调速降温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调速降温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1,电阻R1至R4、R14至R16,电容C1和C2,二极管D7至D9,MOS管Q1,电压比较器U6,U1引脚2连接C2一端和微处理器后分别连接R2一端、D8负极、U1引脚6和U2同相输入脚,C2另一端接地,R2另一端与D8正极连接后连接R3一端后接入U1引脚7,U1引脚4和引脚8连接后接电源,U1引脚1接地,U1引脚3和引脚5分别连接R1和C1后接地;U6反相输入脚连接R16一端后接R15一端定片引脚,R15动片引脚和另一端定片引脚连接后接电源,R16另一端接地,U6输出脚连接R4一端后连接R14一端,R4另一端连接电源,R14另一端连接Q1栅极,Q1源极连接D9正极后接地,Q1漏极连接D9负极后分别连接D7正极和散热风扇负极,D7负极和散热分山正极连接后接电源;所述加热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4,电阻R7至R13,电容C3和C4,二极管D2至D6,三极管Q2,加热器,可控硅B1,U4引脚3连接D4正极后连接R8一端,D4负极连接R10一端,R10另一端接地,U4引脚7连接D5负极,D5正极连接R9后分别连接D3负极、U4引脚4和引脚8、Q2发射极、R12一端定片引脚、C4一端、D6负极,D3正极连接D2负极后分别连接R7一端和C3一端,D2正极接地,R7另一端和C3另一端连接后连接加热器一端后接电源,加热器另一端连接B1第一阳极,B1控制极连接R8另一端,B1第二阳极接地,U4引脚1接地,U4引脚2接微处理器后连接R13动片引脚,U4引脚6连接R11动片引脚,R11一端定片引脚和R13一端定片引脚相连,R13另一端定片引脚接地,R11另一端定片引脚连接Q2集电极,Q2基极连接R12一端定片引脚,U4引脚5连接R12动片引脚,R12另一端定片引脚、C4另一端和D6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温控机箱,包括机箱本体,电源单元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内还设有智能温控单元,所述智能温控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加热电路,调速降温电路,温度传感器、加热电路和调速降温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调速降温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1,电阻R1至R4、R14至R16,电容C1和C2,二极管D7至D9,MOS管Q1,电压比较器U6,U1引脚2连接C2一端和微处理器后分别连接R2一端、D8负极、U1引脚6和U2同相输入脚,C2另一端接地,R2另一端与D8正极连接后连接R3一端后接入U1引脚7,U1引脚4和引脚8连接后接电源,U1引脚1接地,U1引脚3和引脚5分别连接R1和C1后接地;U6反相输入脚连接R16一端后接R15一端定片引脚,R15动片引脚和另一端定片引脚连接后接电源,R16另一端接地,U6输出脚连接R4一端后连接R14一端,R4另一端连接电源,R14另一端连接Q1栅极,Q1源极连接D9正极后接地,Q1漏极连接D9负极后分别连接D7正极和散热风扇负极,D7负极和散热分山正极连接后接电源;所述加热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4,电阻R7至R13,电容C3和C4,二极管D2至D6,三极管Q2,加热器,可控硅B1,U4引脚3连接D4正极后连接R8一端,D4负极连接R10一端,R10另一端接地,U4引脚7连接D5负极,D5正极连接R9后分别连接D3负极、U4引脚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鸿堒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