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救生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99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救生床,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其包括床体、检测装置、报警装置、短信自救通讯装置、自动保护装置、微控制器及日常使用装置,床体内被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分割为三个独立的空间,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震动传感器、MQ‑4传感器及MQ‑135传感器,报警装置、短信自救通讯装置均设置在床体的外侧,且均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自动保护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和支撑机构,日常使用装置,包括照明设备和简易床桌,照明设备设置在顶棚和第二空间,且照明设备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简易床桌设在床体尾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检测手段丰富,受外部客观因素影响低,大大降低出现漏检的可能。

An Intelligent Lifesav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life-saving bed,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ife-saving equipment. It includes bed body, detection device, alarm device, short message self-rescue communication device, automatic protection device, microcontroller and daily use device. The bed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parate spaces by the first bed board and the second bed board, which are the first space, the second space and the third space respectivel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detection device includes pressure sensor, vibration sensor, MQ_4 sensor and MQ_13. 5 Sensors, alarm devices and short message self-rescue communication devices are all set on the outside of the bed body and are connected with microcontrollers; automatic protection devices include power mechanism and support mechanism, daily use devices, including lighting equipment and simple bed table, lighting equipment is set on the ceiling and the second space, and lighting equipment is connected with microcontroller, simple bed table is set at the end of the bed body. \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abundant detection means, low influence by external objective factors,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missing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救生床
本技术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救生床。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有很多家庭丧命于日常生活中的突发性、隐蔽性灾难,比如:地震、CO中毒、火灾等,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人们的防震意识正在逐年提高。唐山、汶川地震的强烈震感,对不知何时到来的地震一直耿耿于怀;还有一部分人经过一天辛苦的工作,做饭后,经常忘记关闭煤气灶或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天然气泄漏,这对晚上休息的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突发性、隐蔽性灾难是不可预测的,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或降低事故发生,需要及时检测到突发性、隐蔽性灾难状况,然后迅速做出合理的处置。因此,需要一种检测手段多、受外部因素影响小、更加全面、反应迅速、安全性能更有保障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救生床,其解决了现有地震床检测模式单一,受外部客观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存在漏检的问题,单一的检测模式需要的设备多,成本高,反应慢,安全性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救生床,其包括床体、检测装置、报警装置、短信自救通讯装置、自动保护装置、微控制器及日常使用装置,所述床体内被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分割为三个独立的空间,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震动传感器、MQ-4传感器及MQ-135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床板下面,所述的震动传感器、MQ-4传感器及MQ-135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床体的外围,且分别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短信自救通讯装置均设置在床体的外侧,且均与所述的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的自动保护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设置在第三空间内,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联轴器、履带、齿轮及螺旋杆,所述的电机和齿轮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齿轮连接履带,履带和螺旋杆连接,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柱、螺旋柱及顶棚,所述的螺旋杆和顶棚连接,用于控制顶棚的升降;所述的支柱位于所述螺旋柱上方;所述的自动保护装置与所述的微控器通信连接;所述的日常使用装置,包括照明设备和简易床桌,所述照明设备设置在顶棚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照明设备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简易床桌设在床体尾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床板向下突出设置,且所述第一床板由两块床板组成,所述的两块床板中至少有一块可滑动推开。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微控制器、短信自救通讯装置设置在床体的中心。进一步的,在第二空间的尾部设有逃生门。进一步的,所述的简易床桌与所述的微控制器单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微控制器为K26单片机。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检测手段丰富,受外部客观因素影响低,大大降低出现漏检的可能,设备投入成本低,反应迅速,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高,能够准确预防突发性、隐蔽性灾难,并能为人提供安全保障设备,尤其适用于家庭、宾馆等场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救生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救生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救生床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救生床的床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救生床的动力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智能救生床的齿轮、履带连接示意图;图中,1-微控制器,2-检测装置,3-自动保护装置,4-短信自救通讯装置,5-日常使用装置,6-报警装置,7-压力传感器,8-震动传感器,9-MQ-4传感器,10-MQ-135传感器,11-履带,12-床脚,13-螺旋杆,14-床板,15-支柱,16-顶棚,17-齿轮,18-床体,19-照明设备,20-电机,21-联轴器,22-小部分床板,23-螺旋柱,24-第一空间,25-第二空间,26-第三空间,27-逃生门,28-简易床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救生床,为了使本技术的优点、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结合图1至图6所示,一种智能救生床,包括床体18、检测装置2、报警装置6、短信自救通讯装置4、自动保护装置3、微控制器1、日常使用装置5,检测装置2、报警装置6、自动保护装置3中的支撑机构、日常使用装置5均设置在床体18外部,微控制器1、短信自救通讯装置4设置在床体18的中心,生存逃生设施以及自动保护装置3中的动力机构设置在床体18内部,床体18采用防火、抗压且密封性好的材料,且分为上中下三个空间,第一空间24放有压力传感器7,且与床板14相连接;第二空间25放置日常必需品,且在第二空间25的尾部设有逃生门27;第三空间26设有自动保护装置3中的动力装置以及微控制器1。在床体18的下方对应设置有几个床脚12。床板向下突出设置,且床板由两块床板组成,两块床板中至少有一块可滑动推开,当危险发生时,床板14(第一床板)会陷一深度,床板14分为两部分,在小部分床板22还可以进行下陷,小部分床板22可以进行推拉,使人进入第二空间25,取得氧气瓶、水、干粮等日常必需品。检测装置2包括压力传感器7、震动传感器8、MQ-4传感器9、MQ-135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7设在床板14的下面;震动传感器8、MQ-4传感器9、MQ-135传感器10均匀布置在床体18的外围,且与微控制器1采用单向通信方式连接。当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值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值时,智能救生床处于使用状态,为了确保当危险发生时,人能够在床上;震动传感器8,MQ-4传感器9、MQ-135传感器10检测的值,传递给微控制器1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只要其中一个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微控制器1将启动自动保护装置3、报警装置6、短信自救通讯装置4,同时床板14会向下陷一深度,防止顶棚16下落时,压到人,同时照明设备19也启动。自动保护装置3包括电机20、联轴器21、履带11、齿轮17、螺旋杆13、支柱15、螺旋柱23、顶棚16,通过联轴器21连接电机20和齿轮17,齿轮17连接着履带11,履带11和螺旋杆13连接,螺旋杆13和顶棚16连接,进而控制顶棚16的升降,自动保护装置3与微控制器1采用单向通信方式连接。当危险发生时,微控制器1将命令传递给自动保护装置3,自动保护装置3将启动电机20转动,电机20带动联轴器21,联轴器21带着齿轮17,齿轮17带动履带11,履带11带动螺旋杆13,进而使顶棚16下降,使床面密封起来,保证人体安全。自动保护装置3中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20、联轴器21、履带11、齿轮17、螺旋杆13。报警装置6,微控制器1连接着报警器6,微控制器6根据震动传感器8,MQ-4传感器9、MQ-135传感器10检测发来的数据信息,确定有危险发生,发送信号至报警装置6,报警装置6发出警报。日常使用装置5,包括照明设备19、简易床桌28,照明设备19设置在顶棚16以及床体的第二空间25,且与微控制器1通信连接,简易床桌28设在床体尾部,并在床的尾部设置一个开关,控制简易床桌28的升合。短信自救通讯装置4,微控制器1连接着短信自救通讯装置4,微控制器1根据震动传感器8,MQ-4传感器9、MQ-135传感器10检测发来的数据信息,确定有危险发生,发送信号至短信自救通讯装置4,短信自救通讯装置4会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救生床,其包括床体、检测装置、报警装置、短信自救通讯装置、自动保护装置、微控制器及日常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内被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分割为三个独立的空间,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震动传感器、MQ‑4传感器及MQ‑135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床板下面,所述的震动传感器、MQ‑4传感器及MQ‑135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床体的外围,且分别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短信自救通讯装置均设置在床体的外侧,且均与所述的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的自动保护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设置在第三空间内,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联轴器、履带、齿轮及螺旋杆,所述的电机和齿轮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齿轮连接履带,履带和螺旋杆连接,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柱、螺旋柱及顶棚,所述的螺旋杆和顶棚连接,用于控制顶棚的升降;所述的支柱位于所述螺旋柱上方;所述的自动保护装置与所述的微控器通信连接;所述的日常使用装置,包括照明设备和简易床桌,所述照明设备设置在顶棚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照明设备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简易床桌设在床体尾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救生床,其包括床体、检测装置、报警装置、短信自救通讯装置、自动保护装置、微控制器及日常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内被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分割为三个独立的空间,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震动传感器、MQ-4传感器及MQ-135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床板下面,所述的震动传感器、MQ-4传感器及MQ-135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床体的外围,且分别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的报警装置、短信自救通讯装置均设置在床体的外侧,且均与所述的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的自动保护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设置在第三空间内,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联轴器、履带、齿轮及螺旋杆,所述的电机和齿轮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齿轮连接履带,履带和螺旋杆连接,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柱、螺旋柱及顶棚,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衍冲曹爱霞李华光刘刚赵珂李彬韩亚州马凯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黄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