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70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外管壳、端盖、隔板组件与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进介质通孔位于安装板与第一空间对应的区域,第三进出接头与第一空间相连通。出介质通孔位于安装板与第二空间对应的区域,第四进出接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第一循环出通孔与第一循环进通孔位于安装板与第三空间对应的区域。第一U形管一端与进介质通孔相连通,第一U形管另一端与第一循环出通孔相连通。第二U形管一端与第一循环进通孔相连通,第二U形管另一端与出介质通孔相连通。上述的管式换热器,第一换热介质以S形线路循环流动在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内部,能够较好地与流动在外管壳内部的第二换热介质之间实现热量相互交换,换热效果较好。

Tubular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bular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tube shell, an end cover, a baffle assembly, a first U-shaped tube and a second U-shaped tube.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inlet medium is located in the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pace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third inlet and outlet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pace.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outlet medium is located in the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space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fourth inlet and outlet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pace. The first circulating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circulating through hole are located in the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third space. One end of the first U-shaped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inlet medium,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U-shaped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first circulation.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U-shaped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irculation through hol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U-shaped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through hole. In the above-mentioned tube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medium circulates in the first U-tube and the second U-tube by S-shaped circuit, which can exchange heat with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medium flowing in the outer shell and tube, and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管式换热器包括外管体、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与多个内管体。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分别装设在外管体两端,外管体侧壁上设有两个进出口。内管体装设在外管体内部,内管体一端贯穿第一端板伸出到外管体外,内管体另一端贯穿第二端板伸出到外管体外。第一换热介质从内管体一端流动到内管体的另一端,第二换热介质通过进出口流动于外管体内部,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介质之间通过内管体侧壁能够实现热量相互交换。然而,传统的管式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效果较差,当需要较大幅度地提升或降低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通常是要增长外管体与内管体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式换热器,它能够提高换热效果。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外管壳,所述外管壳第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进出接头,所述外管壳第一端口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进介质通孔、出介质通孔、第一循环出通孔与第一循环进通孔,所述外管壳第二端设有第二进出接头;端盖与隔板组件,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三进出接头与第四进出接头,所述端盖罩设在所述外管壳第一端口部外,所述隔板组件一侧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隔板组件另一侧与所述端盖内侧壁连接,所述隔板组件能够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所述进介质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空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三进出接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出介质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二空间对应的区域,第四进出接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出通孔与所述第一循环进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三空间对应的区域;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所述第一U形管与所述第二U形管均装设在所述外管壳内部,所述第一U形管一端与所述进介质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出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U形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进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出介质通孔相连通。上述的管式换热器,第一换热介质从第三进出接头进入到第一U形管中,再由第一U形管经第一循环出通孔将第一换热介质送到第三空间中,再经第一循环进通孔进入到第二U形管中,并由第二U形管将第一换热介质送到第二空间,最终从第四进出接头排出;第二换热介质从第二进出接头流入外管壳内,并从第一进出接头流出外管壳外。如此,第一换热介质以S形线路循环流动在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内部,能够较好地与流动在外管壳内部的第二换热介质之间实现热量相互交换,换热效果较好。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式换热器还包括第三U形管,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二循环出通孔与第二循环进通孔,所述隔板组件还能够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第四空间,所述第二循环出通孔与所述第二循环进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四空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循环出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U形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循环进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出介质通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及所述第四隔板的其中一侧均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及所述第四隔板的另一侧均与所述端盖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用于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三空间与所述第四空间。进一步地,所述进介质通孔、所述出介质通孔、所述第一循环出通孔与所述第一循环进通孔均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U形管与所述第二U形管也均相应为两个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管壳第一端口部。进一步地,所述端盖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外管壳第一端口部外侧壁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连接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进出接头连接有第三法兰,所述第四进出接头连接有第四法兰。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式换热器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在所述外管壳内部,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U形管或所述第二U形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为多个,所述挡水板并列间隔地布置在所述外管壳内部,相邻所述挡水板相互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式换热器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外管壳装设在所述支撑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C-C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管式换热器拆掉端盖及外管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管式换热器中安装板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外管壳,11、第一进出接头,12、第二进出接头,13、第三进出接头,14、第四进出接头,15、安装板,151、进介质通孔,152、出介质通孔,153、第一循环出通孔,154、第一循环进通孔,155、第二循环出通孔,156、第二循环进通孔,16、第二法兰,17、第三法兰,18、第四法兰,20、端盖,21、第一法兰,31、第一隔板,32、第二隔板,33、第三隔板,34、第四隔板,40、挡水板,50、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5,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外管壳10、端盖20、隔板组件与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所述外管壳10第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进出接头11,所述外管壳10第一端口部设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上设有进介质通孔151、出介质通孔152、第一循环出通孔153与第一循环进通孔154。所述外管壳10第二端设有第二进出接头12。所述端盖20上设置有第三进出接头13与第四进出接头14,所述端盖20罩设在所述外管壳10第一端口部外。所述隔板组件一侧与所述安装板15连接,所述隔板组件另一侧与所述端盖20内侧壁连接,所述隔板组件能够将所述端盖20与所述安装板15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所述进介质通孔151位于所述安装板15与所述第一空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三进出接头13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出介质通孔152位于所述安装板15与所述第二空间对应的区域,第四进出接头14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出通孔153与所述第一循环进通孔154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壳,所述外管壳第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进出接头,所述外管壳第一端口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进介质通孔、出介质通孔、第一循环出通孔与第一循环进通孔,所述外管壳第二端设有第二进出接头;端盖与隔板组件,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三进出接头与第四进出接头,所述端盖罩设在所述外管壳第一端口部外,所述隔板组件一侧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隔板组件另一侧与所述端盖内侧壁连接,所述隔板组件能够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所述进介质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空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三进出接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出介质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二空间对应的区域,第四进出接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出通孔与所述第一循环进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三空间对应的区域;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所述第一U形管与所述第二U形管均装设在所述外管壳内部,所述第一U形管一端与所述进介质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出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U形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进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出介质通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壳,所述外管壳第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进出接头,所述外管壳第一端口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进介质通孔、出介质通孔、第一循环出通孔与第一循环进通孔,所述外管壳第二端设有第二进出接头;端盖与隔板组件,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三进出接头与第四进出接头,所述端盖罩设在所述外管壳第一端口部外,所述隔板组件一侧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隔板组件另一侧与所述端盖内侧壁连接,所述隔板组件能够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所述进介质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空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三进出接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出介质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二空间对应的区域,第四进出接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出通孔与所述第一循环进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三空间对应的区域;第一U形管与第二U形管,所述第一U形管与所述第二U形管均装设在所述外管壳内部,所述第一U形管一端与所述进介质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出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U形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进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出介质通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U形管,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二循环出通孔与第二循环进通孔,所述隔板组件还能够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第四空间,所述第二循环出通孔与所述第二循环进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四空间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U形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循环出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U形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循环进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U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金树李亚威李占兵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