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11163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10
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从人脸图像识别出预设的面部信息;若是,则判断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若判断到注视点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则从多张人脸图像中人眼的运动轨迹;判断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是否匹配;若判断到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匹配成功,则显示人脸识别成功。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脸识别容易误操作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
,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终端设备得以普及。现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终端用户对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对设备功能的便利和安全性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背景,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终端领域的应用,迎来了大爆发。各种智能终端产品中都集成了指纹解锁、虹膜解锁、人脸解锁和眼纹解锁等技术。人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生物特征,快速的进行身份验证,使得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有了很大的提升。人脸解锁以其具有非接触、简单、快速的优点,被普遍采用。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研发中发现,由于人脸解锁的非强制性,不要强制用户配合做出相应的动作,只需要将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与登记的人脸进行身份匹配。但这样就会存在一些误操作和恶意欺骗的风险。例如,非登记用户在机主未知的情况下,将终端设备的相机对准登记用户,即可完成身份验证;仅依靠面部图像进行身份验证,存在被恶意利用图片、视频或模型进行破解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脸识别容易误操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从所述人脸图像识别出预设的面部信息;若是,则判断所述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若判断到所述注视点在所述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则从多张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人眼的运动轨迹;判断所述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是否匹配;若判断到所述运动轨迹与所述预设运动轨迹匹配成功,则显示人脸识别成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相互耦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计算机程序并执行。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从人脸图像识别出预设的面部信息;若是,则判断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若判断到注视点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则从多张人脸图像中人眼的运动轨迹;判断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是否匹配;若判断到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匹配成功,则显示人脸识别成功。通过判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以及人眼注视点的运动轨迹是否匹配预设轨迹,从而判断出人脸识别是否是在真实用户的关注或授意下的行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脸识别容易误操作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种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从人脸图像识别出预设的面部信息。移动终端包括具有视觉识别功能的装置,以实现获取人脸图像,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具有视觉识别功能的装置可以为摄像头。摄像头获取人脸图像时,可以是每隔一段时间获取一张人脸图像,或者是在一段时间内随机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摄像头在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后,判断是否从人脸图像识别出与预设的面部信息相匹配的面部信息,若是,则判断进行人脸识别的人脸图像是否为用户本人。预设的面部信息可以是人眼、鼻子、耳朵、嘴巴、面部轮廓等等中的至少一项,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面部信息可以是至少一只人眼。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执行完成该操作,以判断该操作是否为误操作或非用户期望的。例如,若没有在预设时间内执行完成,则判断出该操作超时,可以判断该操作为误操作或非用户期望的操作,从而识别用户的真实意愿。预设时间可以是4s、6.3s、8s、10.7s、12s、14.5s、16s等等。若在预设时间内从人脸图像识别出预设的面部信息,则执行下述步骤S12。S12:判断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检测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可以判断出用户是否有人脸识别的意愿。若判断出注视点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则可以判断出该操作是在用户的关注下或有意的操作,符合用户的真实意愿,同时也可以避免其他人在未允许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若判断到注视点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则执行下述步骤S13。S13:从多张人脸图像中人眼的运动轨迹。在每一张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位置都是一个固定的位置点,因此可以在获取的多张人脸图像中,得到多个人眼的位置点,将这些位置点根据人眼识别算法,可以得到多张人脸图像中人眼的运动轨迹。例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同一坐标系或参照物下,得到多张人脸图像中人眼的运动轨迹。S14:判断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是否匹配。S15:显示人脸识别成功。下面一并对步骤S14~S15进行说明:获取运动轨迹后,判断该运动轨迹是否与预设运动轨迹相匹配,从而可以判断出用户人眼识别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若判断出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匹配成功,则执行步骤S15,显示人脸识别成功。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从人脸图像识别出预设的面部信息;若是,则判断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若判断到注视点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则从多张人脸图像中人眼的运动轨迹;判断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是否匹配;若判断到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匹配成功,则显示人脸识别成功。通过判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以及人眼注视点的运动轨迹是否匹配预设轨迹,从而判断出人脸识别是否是在真实用户的关注或授意下的行为,可以避免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从所述人脸图像识别出预设的面部信息;若是,则判断所述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若判断到所述注视点在所述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则从多张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人眼的运动轨迹;判断所述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是否匹配;若判断到所述运动轨迹与所述预设运动轨迹匹配成功,则显示人脸识别成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张人脸图像,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从所述人脸图像识别出预设的面部信息;若是,则判断所述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若判断到所述注视点在所述预设的有效范围内,则从多张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人眼的运动轨迹;判断所述运动轨迹与预设运动轨迹是否匹配;若判断到所述运动轨迹与所述预设运动轨迹匹配成功,则显示人脸识别成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预先设置一参照物,根据所述参照物获取所述人眼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人眼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为所述人眼的眼角,所述预先设置一参照物,根据所述参照物获取所述人眼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人眼的眼角建立坐标系,所述坐标系至少包括第一坐标轴和第二坐标轴;获取所述人眼的眼角在所述坐标系上的第一坐标数据;根据所述人眼中心与所述人眼的眼角的相对位置信息,得到所述人眼中心的第二坐标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眼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人脸图像中人眼的注视点是否在预设的有效范围内的步骤之后包括:根据连续多张所述人脸图像计算出的多个所述第二坐标数据,得到所述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秋唐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