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43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匹配度;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注册信息是否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通过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注册信息确定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根据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待测用户与该群体的匹配度,根据匹配度进行身份验证,人为干预少,灵活性强,人工成本低,覆盖范围全面,延伸应用领域广泛,可应用到征信、金融、电商、物流等多行业。

A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信用卡申请、小额贷款申请、移动支付等应用往往都需要在用户身份验证的基础之上,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家庭住址、工作场所、工作类型、收入等信息,评估出用户的合理信贷额度,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金融机构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用户的信息是虚假的,将会给金融机构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导致损失。因此,在手机号码实名制的基础上,仍有必要对用户身份实行进一步身份验证,判断手机号码使用者与证件注册者是否吻合,有无安全风险,防止非法用户假冒用户身份实行欺诈等违法行为。目前常用的身份验证方法如下:(1)人工外呼:通过话务员拨号外呼实行人工确认,逐一判断被呼用户与手机号码注册者信息是否一致;(2)第三方数据匹配:引入第三方数据库(如支付宝账户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采集其中的用户信息并与运营商数据库内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用户身份的二次认证;(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对用户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语音)进行取样并转化为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合形成特征模板。在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自动获取用户特征并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匹配。然而,采用人工外呼的方法,人工工作量大,验证效率低,误差较大,难以有效识别电话受访者或第三方实名账户持有者是否为机主本人,而使用第三方数据匹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由于需要事先建立用户信息库,成本比较高,并且,用户信息库依赖第三方数据库,难以全面覆盖身份验证,导致用户身份验证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匹配度;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注册信息是否一致。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匹配度;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注册信息是否一致。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方法: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匹配度;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注册信息是否一致。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匹配度;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注册信息是否一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通过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注册信息确定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根据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待测用户与该群体的匹配度,根据匹配度进行身份验证,人为干预少,灵活性强,人工成本低。此外,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机制,既适应灵活多变的用户行为数据,又可针对用户提供实时跟踪检测,及时发现用户号码异常行为,并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大数据平台数据,覆盖范围全面,延伸应用领域广泛,可应用到征信、金融、电商、物流等多行业,帮助客户直观准确地判断用户身份,避免繁琐的程序流程,提高可操作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1、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具体地,当需要验证手机号码的使用者与手机号码的注册者是否一致时,首先可以根据手机号码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例如可以获得待测用户的身份证信息,确定待测用户的年龄、性别、住址等注册信息。身份证件信息可以通过B域的手机登记业务数据、基本资料数据获取。一般地,当待测用户与其注册信息不一致时,即待测用户使用他人证件注册手机号码时,待测用户的行为数据与注册信息对应的用户群体的行为数据存在差异。例如,年轻人使用老年人证件注册手机号码,年轻人行为数据包括上网时间多集中于夜间12:00,而老年人上网时间多集中于白天14:00,两者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获得待测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为了便于区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待测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记为待测用户行为数据。例如,可以从基站获取O域的用户上网DPI数据、用户移动位置数据,通过交换机获取通话详单数据、财务数据等用户行为数据,将用户行为数据与手机号码关联存储于数据库中。当需要身份验证时,根据待测用户的手机号码,获取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步骤S12、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具体地,当待测用户与其注册信息不一致时,待测用户的行为数据与注册信息对应的用户群体的行为数据存在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确定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此处的群体是根据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确定的群体,如果注册信息与待测用户不符,那么该群体与待测用户实际所属的群体不同,表现为待测用户的行为数据与该群体的行为数据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预先通过B域的手机登记业务数据、基本资料数据确定全网用户中每个用户的注册信息,将全网用户分为M个群体,M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分为10个群体,分别为:年龄15-20、性别女,年龄15-20、性别男,年龄21-25、性别女,年龄21-25、性别男,年龄26-30、性别女,年龄26-30、性别男,年龄31-40、性别女,年龄31-40、性别男,年龄41-60、性别女和年龄41-60、性别男。然后根据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确定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例如,根据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确定待测用户的年龄为23,性别女,则其所属的群体为年龄21-25、性别女的群体。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对首先全网用户进行筛选,确定全量用户,全量用户中不包含相同注册信息的用户,以减少同一用户多次注册造成的验证干扰。之后对全量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匹配度;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注册信息是否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用户所属的群体;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匹配度;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注册信息是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匹配度,包括: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通信行为匹配度、交往圈匹配度、上网行为匹配度、位置行为匹配度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通信行为匹配度,包括:根据预先获取的群体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群体的通信行为特征;根据所述通信行为特征确定通信行为函数;根据所述通信行为函数和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计算所述待测用户的函数值;根据所述函数值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通信行为匹配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交往圈匹配度,包括: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的交往圈用户;根据所述交往圈用户的注册信息,确定所述交往圈用户的人群结构分布;根据所述人群结构分布,计算所述交往圈用户与所述待测用户的分布差异;根据所述分布差异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交往圈匹配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上网行为匹配度,包括:根据预先获取的群体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群体的上网时段和第一区分度;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所述上网时段和所述第一区分度,计算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上网时段匹配度;根据所述群体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群体的前N个APP的APP性别和第二区分度,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所述APP性别和所述第二区分度,计算所述待测用户与所述群体的APP性别匹配度;根据所述群体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前N个APP的APP年龄和第三区分度;根据所述待测用户行为数据、所述APP年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韵魏昱丹傅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