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指令变换的Android应用安全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ndroid应用软件安全保护方法,特别是基于动态虚拟指令变换的Android应用保护的方法,结合虚拟指令与自定义解释器两方面的优势充分保护Android应用软件的安全性。
技术介绍
Google公司于2007年推出Android系统,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占领移动智能手机的市场,成为目前最流行的手机操作系统,根据通讯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3月Android首次超过Windows成为全球第一大操作系统,占比37.93%,超过了微软的Windows系统的37.91%。虽然Android系统的源码开源特性在一定程度上给开发人员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该特性也给Android应用带来了安全隐患。Android系统本身的安全机制是一种粒度较粗的安全机制,攻击者可以通过反编译、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重打包等技术对应用程序进行恶意修改,同时,Android应用市场良莠不齐,难以管理,导致Android应用成为恶意软件泛滥的重灾区,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利益。目前攻击者针对Andr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指令集的Android应用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确定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待保护方法,一部分方法由开发人员提供,另一部分为应用程序中访问系统敏感资源的方法,将两部分方法生成一个关键方法集合;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生成的关键方法集合,从DEX文件中抽取出关键方法的方法指令、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寄存器个数,即根据对应的偏移量将关键方法的信息从类数据区中抽取出;步骤三,对步骤二中抽取出的关键方法的指令实施混淆操作,包括两部分:第一,对Dalvik虚拟机中所有的指令进行格式长度上的统一;第二,通过分析各应用软件中相伴出现频率较高的指令,将其组合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指令集的Android应用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确定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待保护方法,一部分方法由开发人员提供,另一部分为应用程序中访问系统敏感资源的方法,将两部分方法生成一个关键方法集合;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生成的关键方法集合,从DEX文件中抽取出关键方法的方法指令、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寄存器个数,即根据对应的偏移量将关键方法的信息从类数据区中抽取出;步骤三,对步骤二中抽取出的关键方法的指令实施混淆操作,包括两部分:第一,对Dalvik虚拟机中所有的指令进行格式长度上的统一;第二,通过分析各应用软件中相伴出现频率较高的指令,将其组合在一起定义为新的虚拟指令;经过混淆操作后生成与原始方法指令不同的虚拟指令;步骤四,动态随机生成程序指令的置换矩阵;步骤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研,胡恒伟,付安民,苏铓,黄婵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