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335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包括:求取研究区各井汽窜通道条数与研究区内总汽窜通道条数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窜通道数nc;求取研究区各井单井蒸汽吞吐时汽淹面积与汽窜前该井加热范围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淹面积Rh;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确定研究区各井控制范围内的油层有效厚度与地层厚度,计算其比值,得到净总比ht;计算研究区各井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指数Adi,并根据Adi大小对研究区各井进行排序;优选满足研究区块注汽锅炉和管网走向约束条件,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最大的组合。该方法降低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区实施组合吞吐选井的盲目性,使决策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为矿场实施组合蒸汽吞吐提供坚实理论指导。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selecting wells by combined huff and puff after single well steam huff and puff channel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ell selection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single well steam huff and puff combined huff and puff after steam huff and puff channeling, which includes: calculating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steam channeling passages of each well in the study area to the number of total steam channeling passages in the study area, obtaining the number of dimensionless steam channeling passages nc, calculating the ratio of steam flooding area of each well in the study area to the heating range of the well before steam channeling, and obtaining the dimensionless steam flooding area Rh through refinement; Fine reservoir description determines the effective thickness of reservoir and formation thickness within the control range of wells in the study area, calculates the ratio and obtains the net total ratio ht; calculates the decision index Adi for selecting wells for combination huff and puff of wells in the study area, and ranks the wells in the study area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Adi; optimizes to meet the constraints of steam injection boilers and pipeline network strike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ell selection index and the largest combination. This method reduces the blindness of implementing combined huff and puff selection in single well steam huff and puff channeling area, makes the decision result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provides soli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implementing combined huff and puff in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
技术介绍
组合蒸汽吞吐通过将若干相邻井组合,进行集中有序注汽、焖井、采油,可以有效控制井间汽窜、改善动用不均,是一项提高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后采收率的有效技术。目前国内外对组合蒸汽吞吐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室内机理研究和矿场实践,但是对组合吞吐选井方法还没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而矿场实施组合蒸汽吞吐技术时,仅是简单将相邻汽窜井组合在一起,缺乏科学的依据,操作上主观性、盲目性较强。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对稠油油藏科学逐步实施组合蒸汽吞吐,从而有效控制井间汽窜、动用不均衡的问题的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该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包该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包括:步骤1,求取研究区各井汽窜通道条数与研究区内总汽窜通道条数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窜通道数nc;步骤2,求取研究区各井单井蒸汽吞吐时汽淹面积与汽窜前该井加热范围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淹面积Rh;步骤3,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确定研究区各井控制范围内的油层有效厚度与地层厚度,计算其比值,得到净总比ht;步骤4,计算研究区各井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指数Adi,并根据Adi大小对研究区各井进行排序;步骤5,优选满足研究区块注汽锅炉和管网走向约束条件,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最大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步骤1中,通过监测研究区各井注汽时相邻生产井井口温度、产液量、产油量以及含水变化情况,判断该井与各相邻生产井是否产生汽窜,与该井之间存在直接窜流通道的井数即为该井汽窜通道条数。在步骤1中,判定各井注汽时与相邻生产井产生直接汽窜的标准为监测到相邻生产井有下列表现之一:表现一,生产过程中产油量增加,井口温度上升;表现二,生产过程中产液量上升,含水率增加,井口温度上升;表现三,相邻井注汽时,生产井产水量急剧上升,甚至含水率接近100%,井口有蒸汽闪蒸现象。在步骤2中,根据井间汽窜物理模型建立单井蒸汽吞吐时井间汽窜数学模型,计算研究区各井单井蒸汽吞吐时汽淹面积Ssf:则无因次汽淹面积其中,Lk—井距,m;r(ti)—加热半径,m。在步骤4中,加热范围越大则选井决策权重越小;纵向可动用程度越大则选井决策权重越大,目前汽窜通道数越大则选井决策权重越大;根据以上原则,构建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指数Adi:在步骤5中,列出所有适应矿场锅炉及管网实际情况的两井组合吞吐和三井组合吞吐备选方案,再优选满足该研究区块注汽锅炉和管网走向约束条件,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最大的组合。在步骤5中,根据矿场锅炉及管网实际情况,选择两井组合吞吐或三井组合吞吐,若选择两井组合吞吐,两井之间必须存在直接汽窜通道,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越大备选程度越高;若选择三井组合吞吐,首先根据选井指数较大的井作为中心井,其余两口井与中心井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窜流通道,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越大备选程度越高。本专利技术中的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通过对扩大生产井加热范围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多主控因素下组合吞吐时的选井决策指数,实现对需要组合吞吐区域内的油井进行有序逐步组合生产。与矿场以往应用的组合选井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选井决策方法密切结合油藏条件和生产实际,克服主观性,科学性明显增强,较好地解决了组合蒸汽吞吐的选井问题,为矿场实施组合蒸汽吞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某研究区汽窜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井间汽窜简化物理模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某研究区组合吞吐决策指数标注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室内研究表明,目前加热半径越大,油层受热面积越大,动用越均衡,则组合吞吐后增产效应越小;油层厚度越大,纵向蒸汽超覆越严重,注蒸汽纵向转向的潜力越大,则组合吞吐后增产效应越大;目前汽窜通道数越多,汽窜造成的损失越大,则组合吞吐后增产效应越大。为消除研究区整体油藏和开发条件的影响,对以上三个影响组合吞吐后增产效应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无因次化,在此基础上,构建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指数。根据各井决策指数大小,同时结合矿场锅炉及管网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吞吐选井。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101中,通过监测研究区各井注汽时相邻生产井井口温度、产液量、产油量以及含水变化情况,判断该井与各相邻生产井是否产生汽窜,与该井之间存在直接窜流通道的井数即为该井汽窜通道条数。判定各井注汽时与相邻生产井产生直接汽窜的标准为监测到相邻生产井有下列表现之一:表现一,生产过程中产油量增加,井口温度上升;表现二,生产过程中产液量上升,含水率增加,井口温度上升;表现三,相邻井注汽时,生产井产水量急剧上升,甚至含水率接近100%,井口有蒸汽闪蒸现象。步骤102,求取研究区各井单井蒸汽吞吐时汽淹面积与汽窜前该井加热范围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淹面积Rh;根据井间汽窜物理模型建立单井蒸汽吞吐时井间汽窜数学模型,计算研究区各井单井蒸汽吞吐时汽淹面积Ssf:则无因次汽淹面积其中,Lk—井距,m;r(ti)—加热半径(可用Marx-Langenheim公式计算),m。步骤103,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确定研究区各井控制范围内的油层有效厚度与地层厚度,计算其比值,得到净总比ht;步骤104,计算研究区各井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指数Adi,并根据Adi大小对研究区各井进行排序;由于油藏受热后增产效应取决于油层受热范围和原油受热强度(粘度降低程度),因此所有有利于增加受热范围的措施都将对提高增产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显然目前加热范围越大则选井决策权重越小;纵向可动用程度越大则选井决策权重越大,目前汽窜通道数越大则选井决策权重越大。根据以上原则,构建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指数Adi:步骤105,列出所有适应矿场锅炉及管网实际情况的两井组合吞吐和三井组合吞吐备选方案,再优选满足该研究区块注汽锅炉和管网走向约束条件,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最大的组合。根据矿场锅炉及管网实际情况,一般多选择两井组合吞吐或三井组合吞吐,若选择两井组合吞吐,两井之间必须存在直接汽窜通道,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越大备选程度越高;若选择三井组合吞吐,首先根据选井指数较大的井作为中心井,其余两口井与中心井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窜流通道,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越大备选程度越高。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监测研究区各井注汽时相邻生产井口温度、产液量、产油量以及含水变化,判断该井与各相邻生产井是否直接产生汽窜,确定该井汽窜通道条数与研究区内总汽窜通道条数,计算其比值,得到无因次汽窜通道数nc;表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某研究区汽窜状况统计表,表中根据监测结果对研究区各井汽窜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表1单56-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包括:步骤1,求取研究区各井汽窜通道条数与研究区内总汽窜通道条数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窜通道数nc;步骤2,求取研究区各井单井蒸汽吞吐时汽淹面积与汽窜前该井加热范围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淹面积Rh;步骤3,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确定研究区各井控制范围内的油层有效厚度与地层厚度,计算其比值,得到净总比ht;步骤4,计算研究区各井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指数Adi,并根据Adi大小对研究区各井进行排序;步骤5,优选满足研究区块注汽锅炉和管网走向约束条件,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最大的组合吞吐备选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包括:步骤1,求取研究区各井汽窜通道条数与研究区内总汽窜通道条数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窜通道数nc;步骤2,求取研究区各井单井蒸汽吞吐时汽淹面积与汽窜前该井加热范围的比值,得到无因次汽淹面积Rh;步骤3,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确定研究区各井控制范围内的油层有效厚度与地层厚度,计算其比值,得到净总比ht;步骤4,计算研究区各井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指数Adi,并根据Adi大小对研究区各井进行排序;步骤5,优选满足研究区块注汽锅炉和管网走向约束条件,且组合选井指数之和最大的组合吞吐备选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过监测研究区各井注汽时相邻生产井井口温度、产液量、产油量以及含水变化情况,判断该井与各相邻生产井是否产生汽窜,与该井之间存在直接窜流通道的井数即为该井汽窜通道条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井蒸汽吞吐汽窜后组合吞吐选井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判定各井注汽时与相邻生产井产生直接汽窜的标准为监测到相邻生产井有下列表现之一:表现一,生产过程中产油量增加,井口温度上升;表现二,生产过程中产液量上升,含水率增加,井口温度上升;表现三,相邻井注汽时,生产井产水量急剧上升,甚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业恒吴光焕杨艳霞韦涛邓宏伟李伟王传飞束青林王可君闵令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