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9177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驱体、钴盐、钼盐混合均匀进行研磨后,边通氮气边煅烧,先以2.3℃/min速率加热到550℃恒温4h,再以3℃/min速率加热到700~900℃恒温2h后冷却,其中,前驱体选自三聚氰胺二硼酸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引入钼这种过渡金属,降低活性表面积减少的概率,修饰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表面结构,避免了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易团聚和不方便回收的问题,同时采用碳纳米材料为支撑结构,以石墨烯包裹的钴纳米颗粒嵌入到硼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球中,可以增大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了安全、廉价、环保、高效的催化水解制氢的目的,在燃料化学移动制氢方面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Porous carbon nanocatalyst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rous carbon nanocatalyst,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fter homogeneous grinding of precursors, cobalt salts and molybdenum salts, calc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nitrogen, heating at a rate of 2.3 C/min to 550 C for 4 h, then heating at a rate of 3 C/min to 700-900 C for 2 h before cooling, in which the precursor is selected from melamine diborat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reducing the active surface area by introducing molybdenum as a transition metal, modify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porous carbon nanocatalyst, avoid the problems of easy agglomeration and inconvenient recovery of porous carbon nanocatalyst, and use carbon nanomaterials as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embedding cobalt nanoparticles wrapped in graphene into boron-nitrogen doping.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porous carbon nano-catalysts can be increased in the heterogeneous porous carbon nanospheres, which achieves the goal of safe, cheap,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fficient catalytic hydrolysi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It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fuel chemical mobile hydroge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碳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孔碳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化石燃料的枯竭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了对清洁和可持续替代能源的迫切需求。氢是最有前景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它已经在解决环境和能源危机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安全有效地释放氢气仍然是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像金属合金混合物、金属硼氢化物-金属杂化物和氨硼烷等固态储氢材料已经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含氢量19.6%的氨硼烷(AB)在普通储存条件下很稳定又是具有很好潜能的制氢便携式装置,所以利用AB催化制氢的报道也不少见了。AB的水解制氢反应与其热脱氢生成氢气的反应相比,不需要高温条件,在室温下利用适当的纳米催化剂水解1molAB就可以制取3molH2。AB的水解制氢反应具有高效、便捷等优势不言而喻。目前金属催化剂,如:铜、金、铁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催化、氨与甲醇合成、费托合成和烃类转化等工业。迄今为止,各种各样的催化剂体系已经在AB的水解方面进行了测试,还通过使用Pt、Ru和Rh等贵金属实现了快速制氢,但是由于Pt、Ru和Rh等贵金属价格昂贵、资源有限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为了替代贵金属,像Co等稳定的非贵金属已经被研发出来了。但是目前报道的较多催化剂由于比表面积小和非磁性等缺点,经常易团聚和不方便回收。这样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和循环利用制氢的效果。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稳定、易回收、活化能低和可快速制氢的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碳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稳定、易回收、活化能低和可快速制氢的材料的制备方法,达到了安全、廉价、环保、高效的催化水解制氢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驱体、钴盐、钼盐混合均匀进行研磨后,边通氮气边煅烧,先以2.3℃/min速率加热到550℃恒温4h,再以3℃/min速率加热到700~900℃恒温2h后冷却,其中,前驱体选自三聚氰胺二硼酸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多孔碳纳米催化剂在催化水解氨硼烷制氢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引入钼这种过渡金属,降低活性表面积减少的概率,修饰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表面结构,避免了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易团聚和不方便回收的问题,同时采用碳纳米材料为支撑结构,以石墨烯包裹的钴纳米颗粒嵌入到硼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球中,可以增大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使得多孔碳纳米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一种稳定、易回收、活化能低和可快速制氢的材料的制备方法,达到了安全、廉价、环保、高效的催化水解制氢的目的,在燃料化学移动制氢方面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另外,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硼酸和三聚氰胺混合后进行溶解;加热上述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得到白色沉淀物;过滤白色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前驱体。另外,干燥的条件为:采用真空干燥;其中干燥温度为60~90℃,干燥压力为0~6.65×10-2mbar。另外,钴盐选自六水合氯化钴、氯化钴、硝酸钴或六水合硝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钼盐选自二水合钼酸钠、钼酸钠、二钼酸铵或四钼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氮气的速率为18~30mL/min。另外,煅烧的条件为温度为500~900℃,时间为10~12h。另外,钴盐、钼盐、前驱体的质量比为0.4:0.12:0.0136。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前驱体—三聚氰胺二硼酸盐(C3N6H6·2H3BO3,M·2B)的拉曼光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5中制备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制备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制备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循环水解AB次数试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制备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氢热力学分析;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制备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阿伦尼乌斯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称取硼酸3.71g和三聚氰胺3.78g,将硼酸加入含80毫升二次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将三聚氰胺加入含170毫升二次水的三颈烧瓶中在恒温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使其溶解,接着当三聚氰胺溶液加热到85℃时将硼酸溶液滴加进三颈烧瓶中,然后混合液85℃恒温搅拌4h,紧接着自然冷却至室温约6h,得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白色沉淀物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最后将样品在90℃下干燥12h,得到白色前驱体,即三聚氰胺二硼酸盐(C3N6H6·2H3BO3,M·2B),其拉曼光谱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2称取三聚氰胺二硼酸盐0.4g,六水合氯化钴0.04g及二水合钼酸钠(Na2MoO4·2H2O)0.01355g,一起加入研钵中研磨后,在管式炉中边通氮气边煅烧,第1个升温程序是以2.3℃/min速率加热到550℃恒温4h;第2个升温程序是以3℃/min速率加热到700℃恒温2h,经过两个程序升温,最后自然冷却得到多孔碳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见图2中的C。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钴盐选自六水合氯化钴,除此之外,也可以选自氯化钴、硝酸钴或六水合硝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钼盐选自二水合钼酸钠,除此之外,也可以选自钼酸钠、二钼酸铵或四钼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实施例3称取三聚氰胺二硼酸盐0.4g,六水合氯化钴0.08g及二水合钼酸钠0.01355g,一起加入研钵中研磨后,在管式炉中边通氮气边煅烧,第1个升温程序是以2.3℃/min速率加热到550℃恒温4h;第2个升温程序是以3℃/min速率加热到700℃恒温2h,经过两个程序升温,最后自然冷却得到多孔碳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见图2中的D。实施例4称取三聚氰胺二硼酸盐0.4g,六水合氯化钴0.12g及二水合钼酸钠0.01355g,一起加入研钵中研磨后,在管式炉中边通氮气边煅烧,第1个升温程序是以2.3℃/min速率加热到550℃恒温4h;第2个升温程序是以3℃/min速率加热到700℃恒温2h,经过两个程序升温,最后自然冷却得到多孔碳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见图2中的E,该催化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呈多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比例1二水合钼酸钠对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影响称取三聚氰胺二硼酸盐0.4g和六水合氯化钴(CoCl2·6H2O(0.12g))0.12g,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前驱体、钴盐、钼盐混合均匀进行研磨后,边通氮气边煅烧,先以2.3℃/min速率加热到550℃恒温4h,再以3℃/min速率加热到700~900℃恒温2h后冷却,其中,所述前驱体选自三聚氰胺二硼酸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前驱体、钴盐、钼盐混合均匀进行研磨后,边通氮气边煅烧,先以2.3℃/min速率加热到550℃恒温4h,再以3℃/min速率加热到700~900℃恒温2h后冷却,其中,所述前驱体选自三聚氰胺二硼酸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硼酸和三聚氰胺混合后进行溶解;加热上述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得到白色沉淀物;过滤所述白色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前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条件为:采用真空干燥;其中干燥温度为60~90℃,干燥压力为0~6.65×10-2mbar。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荣徐琳祥仲淑贤柏嵩徐燕杨利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