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02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包括循环水路以及设于循环水路上的冷却塔,循环水路上形成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集水盘结构、第一淋水换热装置及前换热装置,其中,冷却塔本体其内形成容腔,在冷却塔本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风机,集水盘结构设于容腔的底部,包括第一集水盘以及第二集水盘,第一淋水换热装置包括淋水管,淋水管的入水口连接第一集水盘,前换热装置包括设于进风口处的表冷器,表冷器的进水端连接至进水口处。循环水路上的进水口的回水经过前换热装置初步换热,第一淋水换热装置进行第二步换热,通过二级循环,使得高温回水充分降温,提高循环冷却的冷却效果。

A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circulating water path and a cooling tower arranged on the circulating water path. There are inlets and outlets on the circulating water path. The cooling tower comprises a cooling tower body, a catchment plate structure, a first sprinkler heat exchanger and a front heat exchanger. The cooling tower body forms a capacitive cavity, and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cooling tower body. The air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fan, and the catchment plate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mber, including the first catchment plate and the second catchment plate. The first water-spraying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a water-spraying pipe, and the water inlet of the water-spray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tchment plate. The front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a surface cooler at the air inlet, and the water inlet of the surface coo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The return water of the inlet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path passes through the pre-heat exchanger, and the first sprinkler heat exchanger carries out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second cycle, the high temperature return water can be fully cooled and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
,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冷却塔常作为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中的一种冷却设备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冷却塔传热不够,导致冷却水冷却不够,即输入的高温冷却水未来得及充分降温即已排出,回流的冷却水的温度过高,难以发挥循环冷却介质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旨在使高温冷却水充分降温,提高循环冷却的冷却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包括循环水路以及设于所述循环水路上的冷却塔,所述循环水路上形成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其内形成一上下向延伸设置的容腔,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进风口,上端形成连通所述容腔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机,用以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腔,换热后经所述出风口排出;集水盘结构,设于所述容腔的底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水盘以及第二集水盘;第一淋水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容腔上端内的淋水管,所述淋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水盘;以及,前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进水口处;其中,所述第一集水盘收集自所述表冷器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二集水盘收集自所述淋水管落下的水,且所述第二集水盘连通所述出水口。可选地,所述第二集水盘以及第一集水盘呈内外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淋水管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淋水管的外壁设有多个滴水孔,用以向所述容腔内淋水。可选地,所述淋水管包括位于内部的内螺旋管段以及位于外部的外螺旋管段;相邻所述内螺旋管段之间的距离为L1,相邻所述外螺旋管段之间的距离为L2,且L1<L2。可选地,处于所述内螺旋管段上的滴水孔的直径为D1,处于所述外螺旋管段上的滴水孔的直径为D2,且D1>D2。可选地,所述第一淋水换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淋水管下方的点滴填料层以及设于所述点滴填料层下方的薄膜填料层。可选地,所述前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淋水填料装置,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淋水填料装置设于所述表冷器的后方。可选地,所述第二淋水填料装置包括: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以及,淋水填料,设于所述布水装置下方。可选地,所述冷却塔设置多个。可选地,多个所述冷却塔之间相互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的方式设于所述循环水路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循环水路上的进水口的回水经过所述前换热装置初步换热后,进入所述第二集水盘内,采用水泵等将所述第二集水盘内的水泵送至所述第一淋水换热装置进行第二步换热之后,进入所述第一收集盘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收集盘收集,并排入至所述循环水路上的出水口内进入所述循环水路,通过二级循环,使得高温回水充分降温,提高循环冷却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淋水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包含多个图1中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的循环水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251第一集水盘1循环水路252第二集水盘11进水口26第一淋水换热装置12出水口261淋水管2冷却塔262点滴填料层2a冷却塔本体263薄膜填料层21容腔27前换热装置22进风口271表冷器23出风口272第二淋水填料装置24风机2721布水装置25集水盘结构2722淋水填料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其中,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所述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100包括循环水路1以及设于所述循环水路1上的冷却塔2,所述循环水路1上形成有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所述冷却塔2包括冷却塔本体2a、集水盘结构25、第一淋水换热装置26及前换热装置27,其中,所述冷却塔本体2a其内形成一上下向延伸设置的容腔21,在所述冷却塔本体2a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容腔21的进风口22,上端形成连通所述容腔21的出风口23,所述出风口23处设有风机24,用以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22进入所述容腔21,换热后经所述出风口23排出,所述集水盘结构25设于所述容腔21的底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水盘251以及第二集水盘252,所述第一淋水换热装置26包括设于所述容腔21上端内的淋水管261,所述淋水管261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水盘251,所述前换热装置27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22处的表冷器271,所述表冷器271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进水口11处,所述第一集水盘251收集自所述表冷器271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二集水盘252收集自所述淋水管261落下的水,且所述第二集水盘252连通所述出水口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循环水路1上的进水口11的回水经过所述前换热装置27初步换热后,进入所述第二集水盘252内,采用水泵等将所述第二集水盘252内的水泵送至所述第一淋水换热装置26进行第二步换热之后,进入所述第一收集盘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收集盘收集,并排入至所述循环水路1上的出水口12内进入所述循环水路1,通过二级循环,使得高温回水充分降温,提高循环冷却的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集水盘251与所述第二集水盘252分别为独立的区间,分别用以收集所述淋水管261排出的水以及所述表冷器271排出的水,考虑到所述集水盘结构25的布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水盘252以及第一集水盘251呈内外间隔设置,两个集水盘内的温度会有差异,为了保证自所述第一集水盘251排出的水的温度较低,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路以及设于所述循环水路上的冷却塔,所述循环水路上形成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其内形成一上下向延伸设置的容腔,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进风口,上端形成连通所述容腔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机,用以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腔,换热后经所述出风口排出;集水盘结构,设于所述容腔的底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水盘以及第二集水盘;第一淋水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容腔上端内的淋水管,所述淋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水盘;以及,前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进水口处;其中,所述第一集水盘收集自所述表冷器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二集水盘收集自所述淋水管落下的水,且所述第二集水盘连通所述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路以及设于所述循环水路上的冷却塔,所述循环水路上形成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其内形成一上下向延伸设置的容腔,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进风口,上端形成连通所述容腔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机,用以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腔,换热后经所述出风口排出;集水盘结构,设于所述容腔的底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水盘以及第二集水盘;第一淋水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容腔上端内的淋水管,所述淋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水盘;以及,前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进水口处;其中,所述第一集水盘收集自所述表冷器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二集水盘收集自所述淋水管落下的水,且所述第二集水盘连通所述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水盘以及第一集水盘呈内外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管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淋水管的外壁设有多个滴水孔,用以向所述容腔内淋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翔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泰康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