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烟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969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排烟净化系统,包括除尘室和脱硫脱氮室,两者之间的上部通过排烟通道连通,中部通过溢流通道连通。除尘室上部安装有补水管,保持除尘室内液面位于溢流通道口位置,而且保持脱硫脱氮室内的液面不高于溢流通道口位置,脱硫脱氮室上部安装有补碱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除尘和脱硫脱氮分离进行,能够防止灰尘污染碱液导致碱液浪费情况出现和沉淀难以处理的问题出现。而且通过除尘室独立清楚灰尘淤积物,利用脱硫脱氮室独立排放反应沉淀物,并对不同排出物分别处理,达到高效处理和防止二次污染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排烟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排烟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烟尘和脱硫脱氮分离处理的锅炉排烟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是大气的最大污染源之一。常见的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有喷淋式、文丘里管式、冲击净化式等,为提高除尘效率人们通常将其串联使用,或对其进行改装,但往往使其占地面积或者制作成本大大提高。比较常见用于锅炉排烟的脱硫除尘器一般为湿式脱硫除尘器。湿式除尘的优点是易维护,且可通过配制不同的除尘剂,达到除尘和脱硫(脱氮)效果,缺点是除尘液需处理,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现有锅炉排烟净化设备中,将排烟管直接与碱液混合,烟尘遇水形成的颗粒沉淀也混入反应液中,导致反应液过早变稠,耗碱量大,清理周期变短,维护成本高,而且沉淀物处理困难。例如公开号为CN105709540A的“高效喷淋式水膜脱硫除尘器”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采用湍流式除尘脱硫技术,其主要工作原理为将脱硫、消烟、除尘在气、液、固三相湍流层里完成。在除尘塔内设置湍流层,上部和下部用开孔率较高的板材组成一个湍流仓,仓内放置大量轻质球,湍流层上部设置喷淋设备。当废气通过湍流仓时,吹动轻质球在仓内湍动,与喷淋下的液体构成固液气三相反应层。其除尘主要依靠湿法捕集,并通过轻质小球形成的湍流层来强化除尘及脱硫效果。这种结构的湍流除尘脱硫设备,将烟尘中含有的尘埃颗粒、碱液和含硫含氮气流混合,尘埃颗粒很容易黏附在反应层,造成淤积堵塞问题,影响设备持续进行,需要定期清洗轻质球层,增加工作量和维护成本,持续使用后在脱硫除尘器中,气体与脱硫浆液接触不够好,因而达不到理想的脱硫除尘效果。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锅炉排烟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将除尘和排烟分离处理,以提高系统运行周期,降低维护工作量和成本的系统。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锅炉排烟净化系统,包括除尘室和脱硫脱氮室,两者之间的上部通过排烟通道连通,中部通过溢流通道连通;除尘室上部安装有补水管,保持除尘室内液面位于溢流通道口位置,而且保持脱硫脱氮室内的液面不高于溢流通道口位置,脱硫脱氮室上部安装有补碱液管。除尘室内固定有内部烟道,该内部烟道的下端从除尘室侧壁引出后与竖向的进烟接头密封连接,进烟接头与锅炉排烟出口连接。内部烟道上端超出溢流通道,在内部烟道的外侧环套有一个压风罩,压风罩的下缘位于液面下,该压风罩通过传动机构与除尘室外部设置的控制机构传动连接,通过控制机构能够改变压风罩的涉水高度。所述除尘室和脱硫脱氮室的底部分别为灰尘淤积腔和沉淀腔并分别设置有阀;脱硫脱氮室的顶部为烟囱,位于脱硫脱氮室内腔上部设置有碱液喷淋机构。其中,用于控制压风罩的传动机构是在除尘室顶部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通过固定销轴铰接有摆杆,压风罩顶部竖直固定有升降杆,升降杆顶部通过销轴与所述标杆内端铰接,摆杆外端通过拉绳与控制机构的牵引端连接。控制机构是在除尘室外侧壁固定有支架,支架上通过转轴安装有绳轮,支架上安装有约束绳轮转动的锁紧丝,拉绳的末端缠绕在绳轮上。另外,在所述除尘室内贯穿有多根换热排管用于对锅炉进水预热或者对锅炉进气预热。所述碱液喷淋机构是在脱硫脱氮室内腔上部安装有环形排管,环形排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头,又在脱硫脱氮室内设置有水泵,水泵的抽水管末端与环形排管入口连通。又在所述脱硫脱氮室内还设置有洗烟机构,是在脱硫脱氮室内上部且碱液喷淋机构下部设置有平载板,位于平载板周边有环形网层,位于平载板和环形网层的上侧铺设有一层洗烟球。洗烟机构还包括洗烟球搅拌机构,在平载板下方固定有密封罩,密封罩内固定有变速箱和电机,变速箱输入端与电机转轴连接,变速箱输出端竖直贯穿平载板设置的中心孔后,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转动后推动各洗烟球滚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除尘和脱硫脱氮分离进行,能够防止灰尘污染碱液导致碱液浪费情况出现和沉淀难以处理的问题出现。而且通过除尘室独立清楚灰尘淤积物,利用脱硫脱氮室独立排放反应沉淀物,并对不同排出物分别处理,达到高效处理和防止二次污染的作用。不仅适合电站燃煤循环硫化床锅炉除尘脱硫,也可应用燃煤链条锅炉的湿法脱硫除尘和烟气净化,脱除二氧化硫效率高,尾气净化彻底,应用在炉窑行业脱除氟化氢和窑炉尾气酸性废气净化设备等,并对球团、烧结机尾气脱硫。2.本专利技术采用内部烟道和压风罩配合的关系,能够有效解决内部烟道进水的问题,确保内部烟道始终处于竖直向上排烟,且排烟口向上的特点,防止排烟通道迂回而增加阻力。而且,压风罩的压力可以控制,从而利于锅炉点火初期减压甚至无水压状态排烟,以便于顺利点火,随后通过控制压风罩涉水深度来改变烟囱排烟阻力,达到顺利排烟的同时最大化与水接触,使排烟和除尘实现最佳配合。3.本专利技术采用碱液喷淋机构配合洗烟机构,不仅降低了排烟阻力,而且能够借助于洗烟球使烟气和碱液从球面通过充分接触反应,达到很好的脱硫脱氮效果。4.本专利技术中的除尘室与脱硫脱氮室为连通状态,补水管向除尘室持续补水,通过溢流通道可确保除尘室内水位始终位于溢流通道位置,既满足了脱硫脱氮室内补水问题,也为内部烟道和压风罩的水封提供稳定水位的保障。5.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无需对现有烟囱进行较大改动,只需要对接本专利技术设备就可实现其功能,安装简单,循环周期长,维护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还具有抽样检测功能,以便定期补充足量碱液。初装设置后可较长期限免维护运行,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进烟接头,2为内部烟道,3为烟囱,4为除尘室,5为脱硫脱氮室,6为灰尘淤积腔,7为沉淀腔,8为排淤尘通道口,9为排污通道口,10为排尘阀,11为排污阀,12为压风罩,13为排烟通道,14为溢流通道,15为水泵室,16为水泵,17为抽水管,18为环形排管,19为喷头,20为抽样管接头,21为补碱液管,22为阀门,23为容碱腔,24为加碱口,25为平载板,26为环形网层,27为洗烟球,28为密封罩,29为变速箱,30为电机,31为搅拌杆,32为支撑杆,33为固定销轴,34为升降杆,35为摆杆,36为拉绳,37为支架,38为绳轮,39为锁紧丝,40为排烟口,41为进水管,42为除尘室支架,43为脱硫脱氮室支架,44为连通器,45为换热排管,46为补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锅炉排烟净化系统,其主体包括除尘室4和脱硫脱氮室5,主体两侧设置有除尘室支架42和脱硫脱氮室支架43,通过两侧支架37固定安装在锅炉烟囱3的排烟出口两侧设置的固定架(固定架在图中未显示)上,其中进烟接头1与锅炉排烟出口连接,排淤尘通道口8和排污通道口9分别与排淤尘管道和排污管道密封对接。整个系统安装简单,安装后向除尘室4加水并向脱硫脱氮室5内加碱后,再调试压风罩12高度后即可正常使用。如图2所示,该系统的除尘室4和脱硫脱氮室5之间的上部通过排烟通道13连通,中部通过溢流通道14连通。来自除尘室4的烟气大部分从排烟通道13进入脱硫脱氮室5内,少部分从溢流通道14进入脱硫脱氮室5内。除尘室4上部安装有补水管46,通过补水后,溢流通道14主要用于从除尘室4向脱硫脱氮室5内排放进水,在满足除尘室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排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室和脱硫脱氮室,两者之间的上部通过排烟通道连通,中部通过溢流通道连通;除尘室上部安装有补水管,保持除尘室内液面位于溢流通道口位置,而且保持脱硫脱氮室内的液面不高于溢流通道口位置,脱硫脱氮室上部安装有补碱液管;除尘室内固定有内部烟道,该内部烟道的下端从除尘室侧壁引出后与竖向的进烟接头密封连接,进烟接头与锅炉排烟出口连接;内部烟道上端超出溢流通道,在内部烟道的外侧环套有一个压风罩,压风罩的下缘位于液面下,该压风罩通过传动机构与除尘室外部设置的控制机构传动连接,通过控制机构能够改变压风罩的涉水高度;所述除尘室和脱硫脱氮室的底部分别为灰尘淤积腔和沉淀腔并分别设置有阀;脱硫脱氮室的顶部为烟囱,位于脱硫脱氮室内腔上部设置有碱液喷淋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排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室和脱硫脱氮室,两者之间的上部通过排烟通道连通,中部通过溢流通道连通;除尘室上部安装有补水管,保持除尘室内液面位于溢流通道口位置,而且保持脱硫脱氮室内的液面不高于溢流通道口位置,脱硫脱氮室上部安装有补碱液管;除尘室内固定有内部烟道,该内部烟道的下端从除尘室侧壁引出后与竖向的进烟接头密封连接,进烟接头与锅炉排烟出口连接;内部烟道上端超出溢流通道,在内部烟道的外侧环套有一个压风罩,压风罩的下缘位于液面下,该压风罩通过传动机构与除尘室外部设置的控制机构传动连接,通过控制机构能够改变压风罩的涉水高度;所述除尘室和脱硫脱氮室的底部分别为灰尘淤积腔和沉淀腔并分别设置有阀;脱硫脱氮室的顶部为烟囱,位于脱硫脱氮室内腔上部设置有碱液喷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压风罩的传动机构是在除尘室顶部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通过固定销轴铰接有摆杆,压风罩顶部竖直固定有升降杆,升降杆顶部通过销轴与所述标杆内端铰接,摆杆外端通过拉绳与控制机构的牵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