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穆怀平专利>正文

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73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偏瘫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包括带体和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设置在带体上,所述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颈部吊环,所述带体中部设有足套,所述足套两端分别设有足面交叉孔、小腿后交叉孔和膝部交叉孔,所述足套上设有用于联接脚趾的脚趾环和用于联接足跟的足跟环。对偏瘫患者偏瘫侧肌力弱,屈髋、伸膝、踝背伸无力无法迈步,足下垂、足内翻异常运动模式具有较好纠正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克服助行带在患者脚上前后滑脱。助行带中装有能保温的火山石可以对偏瘫侧膝关节以远的部位保温,因此对于缓解偏瘫侧较高的肌张力、改善患侧血液与淋巴液的循环、增强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具有较好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
本技术属于偏瘫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
技术介绍
脑卒中(中医称中风)后患者往往会遗留有偏瘫侧下肢肌无力或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外展、膝关节过伸、踝关节背屈无力、足下垂内翻,步行时偏瘫侧肢体呈前伸外展的画圈步态。偏瘫助行带可以很好的解决患者屈髋、屈膝及踝背伸无力导致的迈步困难和偏瘫侧肢体由于肌张力增高导致的伸直甩腿模式,对于患者步行速度的提高和姿势的纠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现有偏瘫康复训练或助行带用最原始的裤带拴住偏瘫侧脚然后用力往上往前提拉,对于一些丝毫没有迈步能力的患者虽然可以起到助行的作用,但其因为无法和患者达到步调一致与力量均衡,因此容易造成患者踝关节、膝关节受伤,造成患者步行姿势异常,膝过伸、足下垂等问题。较为成熟的技术有GCT整体控制训练带,其技术解决了患者和助行带步调一致、力量均衡的问题,但其克服患者足下垂、足内翻的作用不大,特别是偏瘫患者偏瘫侧循环功能和感觉功能减退、偏瘫侧畏寒怕冷、肌张力增高、肢体紧张抖动的现象较为常见,训练带前后滑脱的现象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该助行带具有保温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以避免助行带脱落现象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包括带体和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设置在带体上,所述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颈部吊环,所述带体中部设有足套,所述足套两端分别设有足面交叉孔、小腿后交叉孔和膝部交叉孔,所述足套上设有用于联接脚趾的脚趾环和用于联接足跟的足跟环。所述保温材料为火山石,所述火山石有若干个,若干个火山石分布在带体的内表面上。所述脚趾环和足跟环上均设有防滑结构,通过防滑结构可以避免使用时脚部打滑。所述防滑结构为凸起,通过凸起增大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所述带体为环形弹性带。所述环形弹性带上设有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第三结合部和第四结合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足面交叉孔;第二结合部与第三结合部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小腿后交叉孔;第三结合部与第四结合部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膝部交叉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对偏瘫患者偏瘫侧肌力弱,屈髋、伸膝、踝背伸无力无法迈步,足下垂、足内翻异常运动模式具有较好纠正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克服助行带在患者脚上前后滑脱。助行带中装有能保温的火山石可以对偏瘫侧膝关节以远的部位保温,因此对于缓解偏瘫侧较高的肌张力、改善患侧血液与淋巴液的循环、增强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具有较好作用。助行带采用为具有伸缩功能的仿生松紧带,因此对于肌力的提高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足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足跟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带体,2为保温材料,3为膝部交叉孔,4为小腿后交叉孔,5为足套,6为足面交叉孔,7为脚趾环,8为足跟环,9为防滑结构,10为第一结合部,101为左第一结合部,102为右第一结合部,11为第二结合部,111为左第二结合部,112为右第二结合部,12为第三结合部,121为左第三结合部,122为右第三结合部,13为第四结合部,131为左第四结合部,132为右第四结合部,14为颈部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包括带体1和保温材料2,保温材料2设置在带体1上,带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颈部吊环14,带体1中部设有足套5,足套5两端分别设有足面交叉孔6、小腿后交叉孔4和膝部交叉孔3,足套5上设有用于联接脚趾的脚趾环7和用于联接足跟的足跟环8。使用时,患者的前脚掌伸入足套5内,脚趾抵住脚趾环7,脚后跟与足跟环8联接,通过足套5、脚趾环7和足跟环8可以与脚部联接,对脚部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脚部固定后,先将带体1的一端穿过带体1另一端的足面交叉孔6内,实现带体1在足面的交叉,进一步起到固定脚部的作用;然后将带体1的一端穿过带体1另一端上设置的小腿后交叉孔4,实现带体1在胫骨后的交叉,与患者小腿部联接;最后将带体1的一端穿过带体1另一端上设置的膝部交叉孔3,实现带体1在膝关节前的交叉,与患者的膝关节联接。全部完成后,既可进行康复训练。保温材料2与带体1的具体连接方式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可以采用胶接、卡接等。保温材料2为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只要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即可;如:可以采用火山石,火山石有若干个,若干个火山石分布在带体1的内表面上。火山石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即可,如:玄武火山石可以平均分布在足套5的两端(如图1所示),且位于带体1内表面上。火山石设置在带体1的内表面上可以更好的与患者腿部接触,同时通过带体1的外表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如图4所示,脚趾环7和足跟环8上均设有防滑结构9,通过防滑结构9可以避免使用时脚部打滑。防滑结构9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优选设置在脚趾环7和足跟环8与鞋内底接触的表面上。防滑结构9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在穿上助行带后,足底部与鞋内底打滑,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多种结构避免打滑现象的发生。如:防滑结构9为凸起,通过凸起增大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凸起的形状优选为半圆状,当然也可为圆锥状、圆台状、圆柱状或者其他适宜形状。当然防滑结构9也为防滑纹或者设置防滑垫,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只要可以起到防滑作用即可。带体1为环形弹性带,环形弹性带上设有第一结合部10、第二结合部11、第三结合部12和第四结合部13,第一结合部10与第二结合部11之间存在间隔。第一结合部10、第二结合部11、第三结合部12和第四结合部13均包括左右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左第一结合部101,右第一结合部102;左第二结合部111,右第二结合部112;左第三结合部121,右第三结合部122;左第四结合部131,右第四结合部132。带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颈部吊环14,即为:左颈部吊环14,右颈部吊环14。足套5两端分别设有足面交叉孔6、小腿后交叉孔4和膝部交叉孔3,即为:左足面交叉孔6,右足面交叉孔6;左小腿后交叉孔4,右小腿后交叉孔4;左膝部交叉孔3,右膝部交叉孔3。左第一结合部101与左第二结合部111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左足面交叉孔6;左第二结合部111与左第三结合部121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左小腿后交叉孔4;左第三结合部121与左第四结合部131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左膝部交叉孔3;左第四结合部131与环形弹性带的左端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左颈部吊环14。右第一结合部102与右第二结合部112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右足面交叉孔6;右第二结合部112与右第三结合部122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右小腿后交叉孔4;右第三结合部122与右第四结合部132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右膝部交叉孔3;右第四结合部132与环形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1)和保温材料(2),所述保温材料(2)设置在带体(1)上,所述带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颈部吊环(14),所述带体(1)中部设有足套(5),所述足套(5)两端分别设有足面交叉孔(6)、小腿后交叉孔(4)和膝部交叉孔(3),所述足套(5)上设有用于联接脚趾的脚趾环(7)和用于联接足跟的足跟环(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1)和保温材料(2),所述保温材料(2)设置在带体(1)上,所述带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颈部吊环(14),所述带体(1)中部设有足套(5),所述足套(5)两端分别设有足面交叉孔(6)、小腿后交叉孔(4)和膝部交叉孔(3),所述足套(5)上设有用于联接脚趾的脚趾环(7)和用于联接足跟的足跟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2)为火山石,所述火山石有若干个,若干个火山石分布在带体(1)的内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康复助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趾环(7)和足跟环(8)上均设有防滑结构(9),通过防滑结构(9)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怀平
申请(专利权)人:穆怀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