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结构及空气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67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及空气能热水器,该换热器结构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盘绕围成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一套管设有用于与水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二套管设有用于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该换热器结构占据空间小,具备结构紧凑的优点;空气能热水器包括上述换热器结构,因此,该空气能热水器同样也具备占据空间小,结构紧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结构及空气能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结构及空气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水器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空气能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制造相同的热水量,是一般电热水器的4-6倍,其年平均热效比是电加热的4倍,利用能效高。然而,传统的空气能热水器中的换热器占用空间大,致使换热器与水箱安装不便利,影响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器结构及空气能热水器,该换热器结构占据空间小,具备结构紧凑的优点;空气能热水器包括上述换热器结构,因此,该空气能热水器同样也具备占据空间小,结构紧凑的优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盘绕围成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一套管设有用于与水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结构内,所述第二套管设有用于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上述换热器结构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套管穿设于由所述第一套管盘绕围成的第一容纳结构内,此时,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能够最大程度的集成在一起,进而,与传统的换热器结构相比,在设置同等长度的套管时,本申请涉及的换热器结构占据空间小,结构紧凑且安装便利;进一步,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将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设置于所述水箱的端部,如此,换热器结构与水箱的水路距离较近,与传统的设置于外机的换热器结构相比,本申请涉及的换热器结构具备换热效率高的优点。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或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供暖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供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如此,可以根据需要连接第二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串联,提升热水器的使用功率;或者将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均与水箱连通,将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与供暖装置连通,此时该热水器能够实现供热水和供暖两个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及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一套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第四管道与供暖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五管道的侧壁设有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四进水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第七管道与所述第四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设有第五进水口,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第八管道与所述第五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九管道与所述供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如此,根据换热器结构所要充当的功能,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的开关,此时,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对应的实现串联或并联的关系,使所述换热器结构对应实现单独供热水或者同时供热水和供暖。此时,在切换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串联或并联时,无需拆装管道,避免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产生损伤,提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使用寿命。在本次实施例中,供暖装置可以是地暖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第一冷媒管、第二冷媒管及第三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套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媒管包括第一冷媒进口,所述第二冷媒管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另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通过所述第二冷媒管连通,所述第三冷媒管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套管连通,所述第三冷媒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媒进口均用于与压缩设备连通。如此,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冷媒管与第一套管连通,第二冷媒管连通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三冷媒管与第二套管连通,将第一冷媒进口与第一冷媒出口与压缩设备连通,使冷媒能够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与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水沿第一出水口和/或第二出水口进入水箱;或者沿第一出水口进入水箱,沿第二出水口进入供暖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设有第二冷媒进口,所述第二冷媒进口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所述第二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媒管的一端设有第三冷媒进口、另一端设有第三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设有第四冷媒出口,所述第四冷媒出口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所述第四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三冷媒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设有第四冷媒进口,所述第四冷媒进口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所述第四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三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媒管的一端设有第五冷媒进口、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冷媒出口,所述第二套管设有第五冷媒出口,所述第五冷媒出口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所述第五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五冷媒出口连通。如此,在使用时,由于第二冷媒进口靠近第一出水口设置,因此,冷媒能够在第一出水口的附近与水进行热交换,保证了热交换的效率;由于第四冷媒出口靠近第一进水口设置,此时,冷媒能够在第一进水口附近就开始与水进行热交换,保证了热交换的效率;同理,由于第四冷媒进口靠近第二出水口设置,如此,冷媒能够在第二出水口的附近与水进行热交换,保证了热交换的效率;同理,由于第五冷媒出口靠近第二进水口设置,因此,冷媒能够在第二进水口的附近与水进行热交换,保证了热交换的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管盘绕形成第二容纳结构,所述第二冷媒管穿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结构,且所述第二冷媒管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冷媒进口,所述第三冷媒进口与所述第四冷媒出口连通,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三冷媒出口,所述第三冷媒出口与所述第四冷媒进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媒管穿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结构,所述第三冷媒管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五冷媒进口,所述第五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五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媒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冷媒出口、并伸出所述第二容纳结构设置。如此,进一步地缩减了整个换热器结构的占据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为第一同轴式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为第二同轴式套管,所述第一同轴式套管盘绕围成所述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二同轴式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一同轴式套管与所述第二同轴式套管同轴设置。此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能够最大程度的缩小占据空间,使整个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包括换热器结构,所述第一套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套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上述空气能热水器包括上述换热器结构,上述换热器结构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套管穿设于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盘绕围成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一套管设有用于与水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二套管设有用于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盘绕围成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一套管设有用于与水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结构,所述第二套管设有用于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或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供暖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供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及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一套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第四管道与供暖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五管道的侧壁设有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四进水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第七管道与所述第四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设有第五进水口,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第八管道与所述第五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九管道与所述供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媒管、第二冷媒管及第三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套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媒管包括第一冷媒进口,所述第二冷媒管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另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通过所述第二冷媒管连通,所述第三冷媒管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套管连通,所述第三冷媒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媒进口均用于与压缩设备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设有第二冷媒进口,所述第二冷媒进口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所述第二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媒管的一端设有第三冷媒进口、另一端设有第三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设有第四冷媒出口,所述第四冷媒出口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汝春胡楚鑫覃开福石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