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77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包括气囊、腰包、拉线式充气瓶、定位信标以及吹气管,所述气囊与所述腰包通过绳带连接,所述拉线式充气瓶、定位信标以及吹气管均设在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且所述吹气管和拉线式充气瓶均与气囊连通,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与第二气囊部连通,所述第二气囊部由第一气囊部的中间位置向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一气囊部以第二气囊部为分界分为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与第二气囊部形成左环形抱弯,所述右气囊与第二气囊部形成右环形抱弯,所述腰包上设有将腰包系在腰间的第一松紧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穿戴方便,容易携带且落水时救援效率高的特点。

A portable life-saving airb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life-saving airbag, which comprises an airbag, a waistbag, a pull-line inflatable cylinder, a positioning beacon and a blowing pipe. The airbag and the waistbag are connected by a rope belt. The pull-line inflatable cylinder, a positioning beacon and a blowing pipe are all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airbag, and the blowing pipe and the drawing-line inflatable cylinder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airbag. The airbag includes the first one. The first and second airbag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airbags. The second airbags are formed by protruding outward from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irst airbags. The first airbags are divided into left airbags and right airbags by the boundary of the second airbags. The left airbags and the second airbags form a left circumferential bend, and the right airbags and the second airbags form a right circumferential bend. The waistba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astic band which fastens the waistband at the wais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wearing, easy carrying and high rescue efficiency when falling into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
本技术涉及安全气囊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现在,在出海游玩或捕鱼时为了保证游客或渔民的安全,游客或渔民均需要穿戴上传统式的救生衣,而传统的救生衣是像衣服状的结构,先将救生衣充好气后,再像穿衣服一样穿戴在身上,由于充好气的救生衣体积变大,游客或渔民在穿上充好气的救生衣后,在活动时将不够灵活,行为上造成不便。并且,游客去海边游玩一般是在夏天,温度高时在穿上不透气的救生衣,会使得游客感到闷热,易造成中暑等不适。而对于渔民来说,穿上救生衣捕鱼也将使得捕鱼效率降低。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其具有穿戴方便,容易携带且落水时救援效率高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其中,包括用于容纳气体的气囊,用于收纳气囊的腰包,用于产生气体的拉线式充气瓶,遇水后发送位置信号的定位信标以及手动吹气的吹气管,所述气囊与所述腰包通过绳带连接,所述拉线式充气瓶、定位信标以及吹气管均设在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且所述吹气管和拉线式充气瓶均与气囊连通,所述吹气管上还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匹配密封所述吹气管,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与第二气囊部连通,所述第二气囊部由第一气囊部的中间位置向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一气囊部以第二气囊部为分界分为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与第二气囊部形成左环形抱弯,所述右气囊与第二气囊部形成右环形抱弯,所述腰包上设有将腰包系在腰间的第一松紧带。进一步,所述气囊上还设有将气囊系在身上的第二松紧带。进一步,所述吹气管包括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所述第一吹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吹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吹气管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吹气管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吹气管与第一吹气管通过螺纹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二吹气管的另一端为哨子结构,所述第二吹气管的管内还设有使得气体只能由第二吹气管流向第一吹气管的单向阀。进一步,所述气囊上还设有存放物品用的口袋,所述口袋位于所述第二气囊部的外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一松紧带包括第一公松紧带和第一母松紧带,所述第一公松紧带的一端与腰包连接,所述第一公松紧带的另一端设有活扣公端子,所述第一母松紧带的一端与腰包连接,所述第一母松紧带的另一端设有活扣母端子;所述第二松紧带包括第二公松紧带和第二母松紧带,所述第二公松紧带的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第二公松紧带的另一端设有活扣公端子,所述第二母松紧带的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第二母松紧带的另一端设有活扣母端子,所述活扣母端子与活扣公端子匹配扣合连接。进一步,所述腰包的外表面还贴设有反光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其在平时的使用时,气囊已经收纳在腰包内,因此只需将腰包系在使用者的腰间,在使用者落水时,通过拉动拉线式充气瓶,使得拉线式充气瓶迅速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充气膨胀,落水者通过左环形抱弯和右环形抱弯抱住第二气囊部,从而浮于水面上,并且遇水后的定位信标发送位置信号,有利于落水者得到快速的救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只需将腰包系在腰间,使得气囊更加方便携带,且携带时活动者活动更加方便,并且落水后第二气囊部有利于落水者抱住气囊,且整个气囊受力更加平衡,避免气囊发生侧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具有单向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气囊-1;第一气囊部-11;左气囊-111;右气囊-112;第二气囊部-12;口袋-121;左环形抱弯-131;右环形抱弯-132;腰包-2;拉线式充气瓶-3;定位信标-4;定位信标放置袋-41;吹气管-5;密封盖-51;第一吹气管-521;第二吹气管-522;单向阀-53;第一松紧带-61;第二松紧带-62;第一公松紧带-611;第一母松紧带-612;第二公松紧带-621;第二母松紧带-622;活扣公端子-631;活扣母端子-63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其中,包括用于容纳气体的气囊1,用于收纳气囊1的腰包2,用于产生气体的拉线式充气瓶3,遇水后发送位置信号的定位信标4以及手动吹气的吹气管5,所述气囊1与所述腰包2通过绳带连接,所述拉线式充气瓶3、定位信标4以及吹气管5均设在所述气囊1的外表面且所述吹气管5和拉线式充气瓶3均与气囊1连通,所述吹气管5上还设有密封盖51,所述密封盖51匹配密封所述吹气管5,所述气囊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定位信标放置袋41,所述定位信标4放在所述定位信标放置袋41内,所述气囊1包括第一气囊部11和第二气囊部12,所述第一气囊部11与第二气囊部12连通,所述第二气囊部12由第一气囊部11的中间位置向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一气囊部11以第二气囊部12为分界分为左气囊111和右气囊112,所述左气囊111与第二气囊部12形成左环形抱弯131,所述右气囊112与第二气囊部12形成右环形抱弯132,所述腰包2上设有将腰包2系在腰间的第一松紧带61。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游客或渔民出海游玩或捕鱼时,只需将第一松紧带61系在腰间,将气囊1存放在腰包2中,从而实现活动方便且便于携带的效果。而且系在腰间的腰包2也使得游客或渔民免去了传统救生衣穿上时的闷热,后背更加清凉,减少中暑的发生。而在渔民或者游客意外落水时,只需通过拉动拉线式充气瓶3,使得拉线式充气瓶3迅速对气囊1进行充气,气囊1充气膨胀,落水者的双手通过左环形抱弯131和右环形抱弯132抱住第二气囊部12,从而有利于牢牢的抓住气囊1并浮于水面上,并且遇水后的定位信标4发送位置信号,由船上的现有接收设备对定位信标4发出的信号进行接收,并确定定位信标4的位置,进而确定落水者的位置,有利于落水者得到快速的救援。优选的,为了进一步保证落水者落水后的安全,所述气囊1上还设有将气囊1系在身上的第二松紧带62,第二松紧带62是在落水者落水后,气囊1膨胀时,落水者可将第二松紧带62系在自己身上,从而保证气囊1一直为落水者提供浮力,避免了气囊1的脱离。优选的,为了保证气囊1的持续性的浮力,同时让救援人员更快的发现落水者。所述吹气管5包括第一吹气管521和第二吹气管522,所述第一吹气管521的一端与气囊1连通,所述第一吹气管521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吹气管522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吹气管521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吹气管522与第一吹气管521通过螺纹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二吹气管522的另一端为哨子结构,所述第二吹气管522的管内还设有使得气体只能由第二吹气管522流向第一吹气管521的单向阀53。通过第二吹气管522对气囊1吹气,实现对气囊1内气体的补充,保证了气囊1的浮力,并且所述单向阀53的设置也使得在换气过程中,气囊1内的气体也不会跑出。而且,第二吹气管522与嘴部接触的一端为哨子结构使得在对气囊1吹气的同时还吹出了哨声,便于救援人员发现落水者。最后,在落水者得救后,通过将第一吹气管521和第二吹气管522旋转分离,使得气囊1内的气体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气体的气囊,用于收纳气囊的腰包,用于产生气体的拉线式充气瓶,遇水后发送位置信号的定位信标以及手动吹气的吹气管,所述气囊与所述腰包通过绳带连接,所述拉线式充气瓶、定位信标以及吹气管均设在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且所述吹气管和拉线式充气瓶均与气囊连通,所述吹气管上还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匹配密封所述吹气管,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与第二气囊部连通,所述第二气囊部由第一气囊部的中间位置向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一气囊部以第二气囊部为分界分为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与第二气囊部形成左环形抱弯,所述右气囊与第二气囊部形成右环形抱弯,所述腰包上设有将腰包系在腰间的第一松紧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气体的气囊,用于收纳气囊的腰包,用于产生气体的拉线式充气瓶,遇水后发送位置信号的定位信标以及手动吹气的吹气管,所述气囊与所述腰包通过绳带连接,所述拉线式充气瓶、定位信标以及吹气管均设在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且所述吹气管和拉线式充气瓶均与气囊连通,所述吹气管上还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匹配密封所述吹气管,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与第二气囊部连通,所述第二气囊部由第一气囊部的中间位置向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一气囊部以第二气囊部为分界分为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与第二气囊部形成左环形抱弯,所述右气囊与第二气囊部形成右环形抱弯,所述腰包上设有将腰包系在腰间的第一松紧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还设有将气囊系在身上的第二松紧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包括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所述第一吹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吹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伊斯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