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475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包括:A、在无大放脚的基层用低标号水泥砂浆砌筑多层灰砂砖形成临时保护墙;B、底板防水卷材铺设时,卷材搭接部位上翻到临时保护墙顶部,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C、打多个钉固定底板防水卷材的端部;D、底板防水卷材临时打多个钉的固定部位,割除原先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的底板防水卷材;E、拆除临时保护墙;F、将侧墙防水材料交圈搭接在底板防水卷材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利用临时保护墙保护预搭接部位,实现侧墙防水材料与底板防水卷材的强力搭接,使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涂料之间形成封闭有效的防水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描述防水层用于单建式的地下工程时,应从结构底板垫层铺设至顶板基面,并应在外围形成封闭的防水层。但现有地下工程交圈部位通常做法存在如下缺陷:①底板防水层的甩槎部位(预留搭接部位)后期被泥沙、粉尘、油污污染严重,导致侧墙防水层无法搭接形成封闭防水层;②底板防水层的甩槎部位(预留搭接部位)未做临时保护而被破坏,导致侧墙防水层无法搭接形成封闭防水层;③底板防水层与侧墙防水层两者材质不相容,导致侧墙防水层无法搭接形成封闭防水层。往往以上缺陷做法会导致地下工程外围防水层不交圈形成防水渗漏点,影响防水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工程外围防水层不交圈形成防水渗漏点而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包括:A、在无大放脚的基层用低标号水泥砂浆砌筑多层灰砂砖形成临时保护墙;B、底板防水卷材铺设时,卷材搭接部位上翻到临时保护墙顶部,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C、打多个钉固定底板防水卷材的端部;D、底板防水卷材临时打多个钉的固定部位,割除原先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的底板防水卷材;E、拆除临时保护墙;F、将侧墙防水材料交圈搭接在底板防水卷材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A中,灰砂砖的层数为三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A中,每层灰砂砖的厚度为50mm-60mm。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B中,预设距离为40mm-60mm。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C中,所打的多个钉中的每相邻的两个钉之间的间距为300mm-500mm。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F中,侧墙防水材料与底板防水卷材交圈搭接的宽度≥150mm。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所述底板防水卷材是MBP防水卷材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所述侧墙防水材料是SBS防水卷材,步骤F具体包括:首先在底板防水卷材的表面粘贴双面自粘防水卷材作为搭接的过渡层,热熔SBS防水卷材下表面的PE膜,热熔后的SBS防水卷材粘贴在过渡层上,充分碾压实现交圈搭接;过渡层的厚度为1.2mm-1.8mm。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所述侧墙防水材料是自粘防水卷材,步骤F具体包括:揭除自粘防水卷材的搭接面的离型膜,将自粘防水卷材的搭接面粘贴在底板防水卷材的搭接部位,充分碾压实现交圈搭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交圈方法中,所述侧墙防水材料是MPU防水涂料,步骤F具体包括:在底板防水卷材的交圈部位粘贴砂面自粘胶带,将水性环氧封底涂料辊涂于砂面自粘胶带的表面,将MPU防水涂料直接辊涂延伸施工至底板防水卷材的交圈搭接部位。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利用临时保护墙保护预搭接部位,实现侧墙防水材料与底板防水卷材可以强力搭接,使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涂料之间形成封闭有效的防水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在交圈搭接前的临时保护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交圈搭接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交圈搭接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交圈搭接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包括:A、在无大放脚的基层1用低标号水泥砂浆砌筑多层灰砂砖21形成临时保护墙2;其中,基层1无需倒角,无需防水加强层,灰砂砖21的层数优选为三层,也可以两层、四层等,每层灰砂砖21的厚度为50mm-60mm,每层灰砂砖21的厚度优选为52mm-55mm;其中,低标号水泥砂浆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低标号水泥砂浆,现有技术中的低标号水泥砂浆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可以是M3、M5等低标号水泥砂浆;B、底板防水卷材3铺设时,卷材搭接部位上翻到临时保护墙2顶部,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其中,底板防水卷材3优选是MBP防水卷材;预设距离为40mm-60mm;优选地,预设距离为50mm;C、打多个钉4固定底板防水卷材3的端部;所打的多个钉4中的每相邻的两个钉4之间的间距为300mm-500mm;D、底板防水卷材3临时打多个钉4的固定部位,割除原先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的底板防水卷材3;E、拆除临时保护墙2,并清除干净底板防水卷材3交圈搭接处的表面,即清理干净交圈部位卷材表面的浮砂、颗粒等;F、将侧墙防水材料5交圈搭接在底板防水卷材3上,侧墙防水材料5与底板防水卷材3交圈搭接的宽度D≥150mm。下面通过不同实施例对步骤F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底板防水卷材3是MBP防水卷材,MBP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mm-1.5mm,优选为1.2mm;侧墙防水材料5是SBS防水卷材,SBS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mm-1.5mm,优选为1.2mm。如图2所示,在步骤F中,首先在底板防水卷材3的表面粘贴双面自粘防水卷材6作为搭接的过渡层,热熔SBS防水卷材下表面的PE膜,热熔后的SBS防水卷材粘贴在双面自粘防水卷材6上,充分碾压实现交圈搭接;作为过渡层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6的厚度为1.2mm-1.8mm,作为过渡层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6的厚度优选为1.5mm。其中,双面自粘防水卷材6可以TPO、PSA-228等等,现有技术中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6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双面自粘防水卷材6是PSA-228。经检测,MBP防水卷材与SBS防水卷材剥离强度达到2.7N/mm,剪切强度达到4.4N/mm,远高于国家标准指标1.0N/mm。实施例2底板防水卷材3是MBP防水卷材,MBP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mm-1.5mm,优选为1.2mm;侧墙防水材料5是自粘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mm-1.5mm,优选为1.2mm。自粘防水卷材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自粘防水卷材,如PET、MBA-S、MBA-CL等等,现有技术中的自粘防水卷材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自粘防水卷材是PET。如图3所示,在步骤F中,揭除自粘防水卷材的搭接面的离型膜,将自粘防水卷材的搭接面粘贴在底板防水卷材3的搭接部位,充分碾压实现交圈搭接。经检测,MBP防水卷材与自粘防水卷材剥离强度达到2.4N/mm,剪切强度达到4.6N/mm,远高于国家标准指标1.0N/mm。实施例3底板防水卷材3是MBP防水卷材,MBP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mm-1.5mm,优选为1.2mm;侧墙防水材料5是MPU防水涂料。如图4所示,在步骤F中,在底板防水卷材3的交圈部位粘贴砂面自粘胶带7,砂面自粘胶带7是表面呈砂面的自粘胶带,以便增强MPU防水涂料与胶带的粘结附着力。将水性环氧封底涂料8辊涂于砂面自粘胶带7的表面,将MPU防水涂料直接辊涂延伸施工至底板防水卷材3的交圈搭接部位。水性环氧封底涂料8是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在无大放脚的基层用低标号水泥砂浆砌筑多层灰砂砖形成临时保护墙;B、底板防水卷材铺设时,卷材搭接部位上翻到临时保护墙顶部,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C、打多个钉固定底板防水卷材的端部;D、底板防水卷材临时打多个钉的固定部位,割除原先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的底板防水卷材;E、拆除临时保护墙;F、将侧墙防水材料交圈搭接在底板防水卷材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材料的交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在无大放脚的基层用低标号水泥砂浆砌筑多层灰砂砖形成临时保护墙;B、底板防水卷材铺设时,卷材搭接部位上翻到临时保护墙顶部,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C、打多个钉固定底板防水卷材的端部;D、底板防水卷材临时打多个钉的固定部位,割除原先在平面处向外延伸预设距离的底板防水卷材;E、拆除临时保护墙;F、将侧墙防水材料交圈搭接在底板防水卷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灰砂砖的层数为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每层灰砂砖的厚度为50mm-6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预设距离为40mm-6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打的多个钉中的每相邻的两个钉之间的间距为300mm-5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侧墙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洋洋谭宇昂黄亮陈斌王蕴李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