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24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包括主壳、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固定杆、通风口和盖板,所述主壳上端固定有卡块,所述底板与电路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卡槽安装在主壳上,所述第二卡槽安装在主壳上,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在主壳的内侧底端,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设置在底板的上端,所述通风口安装在主壳的两端,所述防水块固定在主壳的两端,所述盖板设置在主壳的上端,且盖板一端固定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与主壳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插板与主壳相互连接。该充电器主壳下壳,固定板上转杆通过轴承的转动,能够稳固的将电路板固定在底板上,两端的通风口能够帮助主壳内部进行散热,防止主壳内部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为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
技术介绍
充电器主壳下壳内部设置有一块电路板,电路板通过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而充电器主壳下壳就是为电路板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因而充电器主壳下壳的好坏影响到了内部电路板能否正常进行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充电器主壳下壳款式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充电器主壳下壳存在着不便于拆卸,内部散热差易损坏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充电器主壳下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于拆卸,内部散热差易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包括主壳、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固定杆、通风口和盖板,所述主壳上端固定有卡块,且主壳底端设置有底板,并且主壳上安装有输入端,所述底板与电路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卡槽安装在主壳上,且第一卡槽与第一插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卡槽安装在主壳上,且第二卡槽与第二插板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在主壳的内侧底端,且固定杆的顶端与轴承的内侧相互连接,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设置在底板的上端,所述通风口安装在主壳的两端,且通风口设置在防水块的下端,所述防水块固定在主壳的两端,所述盖板设置在主壳的上端,且盖板一端固定有第一插板,且盖板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插板与主壳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插板与主壳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高度与底板和电路板的高度之和相等,且固定杆与主壳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杆构成转动结构,且转杆的转动范围为0-180°。优选的,所述通风口关于主壳为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防水块为弧形结构,且防水块与主壳为焊接。优选的,所述盖板与主壳构成拆卸结构,且盖板的四边与卡块的四边相契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充电器主壳下壳底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四个转杆,可通过转杆的转动,将电路板固定在底板上,或者能够便捷的将电路板从底板上拆卸下来。1.固定杆到主壳底端的高度与底板和电路板高度之和相等,固定板上转杆通过轴承的转动,能够稳固的将电路板固定在底板上,防止在使用充电器是底板在充电器主壳内晃动,对电路板造成损害;2.主壳两端内壁上分布有通风口,主壳在作业时,两端的通风口能够帮助主壳内部进行散热,防止主壳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电路板烧坏,并且通风口上焊接了弧形的防水块,水渍遇到防水块时,会顺着防水块的边缘掉落,不会通过通风口溅入到主壳内部,造成电路板损坏;3.盖板通过将第一插板插入第一卡槽中,将第二插板插入第二卡槽中,从而固定在主壳上端,且可通过按压第二插板可将盖板从主壳上快速打开,便于主壳的更换维修,并且盖板与主壳之间连接密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盖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壳;2、卡块;3、底板;4、输入端;5、第一卡槽;6、第二卡槽;7、固定杆;8、轴承;9、转杆;10、通风口;11、防水块;12、盖板;13、第一插板;14、第二插板;15、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包括主壳1、卡块2、底板3、输入端4、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固定杆7、轴承8、转杆9、通风口10、防水块11、盖板12、第一插板13、第二插板14和电路板15,主壳1上端固定有卡块2,且主壳1底端设置有底板3,并且主壳1上安装有输入端4,底板3与电路板15相互连接,第一卡槽5安装在主壳1上,且第一卡槽5与第一插板13相互连接,第二卡槽6安装在主壳1上,且第二卡槽6与第二插板14相互连接,固定杆7一端固定在主壳1的内侧底端,且固定杆7的顶端与轴承8的内侧相互连接,轴承8的外侧固定有转杆9,转杆9设置在底板3的上端,通风口10安装在主壳1的两端,且通风口10设置在防水块11的下端,防水块11固定在主壳1的两端,盖板12设置在主壳1的上端,且盖板12一端固定有第一插板13,且盖板1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插板14,第一插板13与主壳1相互连接,第二插板14与主壳1相互连接。本例的固定杆7的高度与底板3和电路板15的高度之和相等,且固定杆7与主壳1为固定连接,固定杆7上的轴承8带动转杆9转动时,能够将电路板15固定在底板3上,保持电路板15的稳定性。转杆9通过轴承8与固定杆7构成转动结构,且转杆9的转动范围为0-180°可通过转动转杆9固定住电路板15,在拆装电路板15时方便快捷。通风口10关于主壳1为对称分布,通风口10设置在主壳1的两端,为主壳1内部提供均匀散热。防水块11为弧形结构,且防水块11与主壳1为焊接,防水块11固定住通风口10的上端,可避免水渍从通风口10进入到主壳1中,从而损坏主壳1。盖板12与主壳1构成拆卸结构,且盖板12的四边与卡块2的四边相契合,盖板12可通过第二插板14从主壳1上便捷的拆卸下来,便于主壳1的维修,并且盖板12与主壳1闭合时不会出现缝隙。工作原理:首先根据图1-3所示,将主壳1取出,按压第二插板14将盖板12从主壳1上打开,将电路板15四个角放平至底板3上,转动四个角上的转杆9,将转杆9转动至电路板15的上端,并且固定住电路板15,电源线从输入端4处插入。根据图3所述,将盖板12上的第一插板13插入主壳1上的第一卡槽5中,按压第二插板14,将第二插板14插入主壳1上的第二卡槽6中,松开手后,盖板12将固定在主壳1的上端。根据图2所示,充电器在工作时,主壳1内部温度比外界温度高,主壳1两端的通风口10,能够将主壳1内部的温度散发出去,主壳1内部的电路板15就不会受温度过高影响而损坏,并且通风口10上端固定了弧形防水块11,当有水渍溅入到防水块11上时,水渍会顺着防水块11落入到地面上,从而能够避免水渍对主壳1内部的电路板15造成损坏。这就是该充电器主壳下壳的工作原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包括主壳(1)、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固定杆(7)、通风口(10)和盖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上端固定有卡块(2),且主壳(1)底端设置有底板(3),并且主壳(1)上安装有输入端(4),所述底板(3)与电路板(15)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卡槽(5)安装在主壳(1)上,且第一卡槽(5)与第一插板(1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卡槽(6)安装在主壳(1)上,且第二卡槽(6)与第二插板(14)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杆(7)一端固定在主壳(1)的内侧底端,且固定杆(7)的顶端与轴承(8)的内侧相互连接,所述轴承(8)的外侧固定有转杆(9),所述转杆(9)设置在底板(3)的上端,所述通风口(10)安装在主壳(1)的两端,且通风口(10)设置在防水块(11)的下端,所述防水块(11)固定在主壳(1)的两端,所述盖板(12)设置在主壳(1)的上端,且盖板(12)一端固定有第一插板(13),且盖板(1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插板(14),所述第一插板(13)与主壳(1)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插板(14)与主壳(1)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主壳下壳,包括主壳(1)、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固定杆(7)、通风口(10)和盖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上端固定有卡块(2),且主壳(1)底端设置有底板(3),并且主壳(1)上安装有输入端(4),所述底板(3)与电路板(15)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卡槽(5)安装在主壳(1)上,且第一卡槽(5)与第一插板(1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卡槽(6)安装在主壳(1)上,且第二卡槽(6)与第二插板(14)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杆(7)一端固定在主壳(1)的内侧底端,且固定杆(7)的顶端与轴承(8)的内侧相互连接,所述轴承(8)的外侧固定有转杆(9),所述转杆(9)设置在底板(3)的上端,所述通风口(10)安装在主壳(1)的两端,且通风口(10)设置在防水块(11)的下端,所述防水块(11)固定在主壳(1)的两端,所述盖板(12)设置在主壳(1)的上端,且盖板(12)一端固定有第一插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铭徐政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铭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