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98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包括:立柱、柱帽、第一加腋梁、第二加腋梁和顶板,所述柱帽位于立柱顶部,第一加腋梁沿第一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之间,第二加腋梁沿第二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之间,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顶板位于所述网格中,所述第一加腋梁和第二加腋梁均为竖向加腋梁,竖向加腋梁两端部的加腋结构与柱帽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加腋梁+板+柱帽共同受力的梁板结构体系既满足了规范对地下室顶板作嵌固端的要求,又有效的节约了层高,减少了地下室的开挖量,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地下室顶板结构体系采用两种方式:单向次梁结构体系和无梁楼盖体系。单向次梁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横向主梁201和纵向主梁202各自的端部架设在立柱100上形成框架结构,次梁203搭接在纵向主梁202上,主梁202上设有吊筋300,吊筋300用于承担次梁203传递来的剪力。顶板400位于横向主梁201分别与纵向主梁202和次梁203形成的若干网格中。这种结构中考虑到承重,因此主梁高,即横向主梁201和纵向主梁202高度较高,地下室层高需要高一些(如:地下一层的层高3.9~4.0m),适用于有嵌固要求的大底盘的项目。无梁楼盖体系中,层高要求低一点(如:地下一层的层高3.5~3.6m)。但此结构体系仅可用于地下室顶板无嵌固要求的工程或纯地下室结构。目前,由于很多建筑项目地下水位很高需要抗浮,土石方很难平衡,岩石基础开挖很难等等原因,从市场的需求及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都希望地下室开挖少一点,但规范要求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的工程宜采用梁板结构,固上述的两种方法均不满足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满足地下室净高限制及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柱帽、第一加腋梁、第二加腋梁和顶板,所述柱帽位于立柱顶部,第一加腋梁沿第一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之间,第二加腋梁沿第二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之间,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顶板位于所述网格中,所述第一加腋梁和第二加腋梁均为竖向加腋梁,竖向加腋梁两端部的加腋结构与柱帽重合。其中,所述柱帽的顶部钢筋与顶板的顶部钢筋连接,且所述顶板的底部钢筋锚固在所述柱帽中。其中,所述顶板厚度350~400mm,且小于第一加腋梁和第二加腋梁的高度,第一加腋梁和第二加腋梁各自的横截面最大尺寸不超过600mm。其中,所述第一加腋梁和第二加腋梁下端还设有用于布设管线的预埋件。本技术的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加腋梁+板+柱帽共同受力的梁板结构体系既满足了规范对地下室顶板作嵌固端的要求,又有效的节约了层高,减少了地下室的开挖量,节约了成本。而且此结构体系比普通的梁板体系综合造价低,并解决了板柱-剪力墙结构不能满足规范对地下室嵌固,及大底盘多塔裙房的要求,对有嵌固要求的地下室工程更显优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单向次梁结构体系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交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的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如图2和3所示,立柱1、柱帽2、第一加腋梁3、第二加腋梁4和顶板5。柱帽2位于立柱1顶部,第一加腋梁3沿第一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2之间,第二加腋梁4沿第二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2之间,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顶板5位于网格中,第一加腋梁3和第二加腋梁4均为竖向加腋梁,竖向加腋梁两端部的加腋结构与柱帽重合。在立柱1上增加柱帽2,可以减少梁和板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节省成本。加腋梁保证了梁承重,且加腋结构与柱帽2重合,满足结构安全度的情况下,节省了原材料成本。本实施例的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实际施工时,首先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立柱1,立柱1制作到顶时,立柱1的钢筋和柱帽2的钢筋连接,第一加腋梁3、第二加腋梁4和顶板5各自的钢筋均与柱帽2的钢筋连接,顶板5四周的钢筋分别与第一加腋梁3和第二加腋梁4的钢筋连接,形成钢筋框架,然后整体浇筑成型。本实施例的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加腋梁+板+柱帽共同受力的梁板结构体系既满足规范对地下室顶板作嵌固端的要求,又有效的节约了层高,减少了地下室的开挖量,节约了成本。而且此结构体系比普通的梁板体系综合造价低,并解决了板柱-剪力墙结构不能满足规范对地下室嵌固,及大底盘多塔裙房的要求,对有嵌固要求的地下室工程更显优势。本实施例中,柱帽2的顶部钢筋21与顶板5的顶部钢筋51连接,且顶板5的底部钢筋52锚固在柱帽2中,使得整体结构更坚固。其中,顶板5厚度350~400mm,且小于第一加腋梁3和第二加腋梁4的高度,第一加腋梁3和第二加腋梁4各自的横截面最大尺寸不超过600mm。顶板5的厚度相对于图1的结构体系中的顶部有所增大,以增加顶板5的跨度,省去次梁节省成本。由于采用加腋梁结构,其梁的横截面最大尺寸可以不超过600mm,节省了净空高度。为了便于地下室室内顶部走线,第一加腋梁3和第二加腋梁4下端还设有用于布设管线的预埋件6,便于后期安装设备管线。本实施例的层高要求为3.5~3.6m,由于现有技术的顶部结构较高(主梁高),现有技术的层高要求为3.8~3.9m。根据项目经验,地下室层高每降低0.1m,工程综合单价可降低约20元/m2,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可节省的工程费用:3×20=60元/m2。而且本实施例的结构体系比普通的单向次梁结构体系综合造价低,并解决了板柱-剪力墙结构不能满足规范对地下室嵌固,及大底盘多塔裙房的要求,对有嵌固要求的地下室工程更显优势。以下是本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建筑成本对比表格钢筋综合单价按5元/kg,混凝土综合单价按450元/m3计,由上表可知,本实施例的顶板框架综合造价为:64.61×5+0.48×450-60=479.05元/m3,现有技术方案的顶板框架综合造价为:68.55×5+0.405×450=525元/m3,降低了建筑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柱帽、第一加腋梁、第二加腋梁和顶板,所述柱帽位于立柱顶部,第一加腋梁沿第一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之间,第二加腋梁沿第二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之间,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顶板位于所述网格中,所述第一加腋梁和第二加腋梁均为竖向加腋梁,竖向加腋梁两端部的加腋结构与柱帽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柱帽、第一加腋梁、第二加腋梁和顶板,所述柱帽位于立柱顶部,第一加腋梁沿第一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之间,第二加腋梁沿第二方向架设在两个柱帽之间,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顶板位于所述网格中,所述第一加腋梁和第二加腋梁均为竖向加腋梁,竖向加腋梁两端部的加腋结构与柱帽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国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