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75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翻面机,包括前输送机构,翻面机构和后输送机构;翻面机构包括翻面机架,设置在翻面机架上的翻转轴和间隔设置在翻转轴轴向表面的翻转架;翻转轴通过翻转伺服电机控制其翻转;翻转架包括垂直翻转轴表面的翻转臂和设置在翻转臂顶端的弧形的挡臂;挡臂端部固定有防撞机构,挡臂所在平面与翻转轴垂直;翻转臂沿翻转轴的圆周间隔设置;解决了人工翻面效率低的问题,将整个翻面操作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翻面机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翻面机。
技术介绍
在木质地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木板层或基板层翻面进行砂光等操作。现有技术中,多数采用人工翻面,将一面操作完的木板层手动翻面后送入下一工序,进行另一面的加工,存在安全性低以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翻面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将整个翻面操作机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翻面机,包括前输送机构,翻面机构和后输送机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翻面机架,设置在翻面机架上的翻转轴和间隔设置在翻转轴轴向表面的翻转架;所述翻转轴通过翻转伺服电机控制其翻转;所述翻转架包括垂直翻转轴表面的翻转臂和设置在翻转臂顶端的弧形的挡臂;所述挡臂端部固定有防撞机构,所述挡臂所在平面与翻转轴垂直;所述翻转臂沿翻转轴的圆周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翻转臂上挡臂的作用,将前输送机构输送来的工件夹持在两个挡臂之间,通过翻转轴翻转后实现翻面并送入后输送机构,实现了工件翻面的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操作员的人身安全;挡臂端部设置有防撞机构,一方面降低挡臂与工件碰撞力度,延长了挡臂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降低了对工件的破坏。作为优选,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弹性件和弹性护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挡臂端部,另一端固定在弹性护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对输送到挡臂内的工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进一步降低挡臂与工件碰撞力度,延长了挡臂的使用寿命,并将对工件的破坏最小化。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架沿翻转轴轴向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翻转架的翻转臂及挡臂均在同一平面内,相邻挡臂之间构成夹持工件的夹持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具体工件的尺寸,设计翻转架的组数,利用相邻的翻转臂与挡臂夹持工件,实现翻面,使用灵活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架沿翻转轴轴向设置有三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一般木地板加工过程中所需木板层的尺寸,优选设置三组翻转架,既与木板层尺寸相匹配而满足翻面要求,又不会增加产品结构复杂性而增大占地面积。作为优选,所述翻转臂沿翻转轴的圆周间隔设置五组,相邻挡臂的防撞机构之间的间距大于工件厚度。如果设置的翻转臂太密集,则木板层从翻转架翻转下来后来不急完全被输送至后输送轨道,下一个挡臂就翻转下来,影响操作工序;如果设置的翻转臂太疏松,则存在翻转过程中易脱落且翻面效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每组翻转架的各翻转臂之间夹角设置为72°,使各相邻挡臂配合,恰好将木板层不松不紧的夹持住,克服了上述问题。作为优选,所述前输送机构为将工件输送至翻转臂的相邻挡臂间的机构,所述后输送机构为将工件从翻转臂的相邻挡臂间带出并输送到后输送轨道的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输送机构及后输送机构与翻面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整个翻面过程进件、翻面、送件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前输送机构包括前输送台架和间隔设置在前输送台架上的多个前输送辊,所述前输送辊一端伸入翻转架之间的间隙并垂直翻转轴,所述前输送辊通过前输送电机驱动,所述前输送辊的转动平面与翻转轴的翻转平面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输送辊一端伸入翻转架之间的间隙并垂直翻转轴,前输送电机驱动前输送辊转动并将工件输送到间隙后,翻转架刚好翻转,通过相邻的翻转臂与挡臂将工件托起并夹持住。作为优选,所述后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及后输送辊;所述输送带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后输送辊所在平面;所述输送带一端伸入翻转架之间的间隙并垂直翻转轴,另一端固定在输送带传动轴上,输送带传动轴通过输送带电机驱动;所述后输送辊通过后输送电机驱动,所述后输送辊运输方向与翻转轴的翻转方向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一端伸入翻转架之间的间隙并垂直翻转轴,从翻转架下来的工件经输送带输送后,送到后输送辊上,运往下一个工序,自动化程度高。作为优选,相邻所述后输送辊之间设置有后输送滚轮,所述后输送滚轮固定在活动支架上方,所述活动支架通过设置在后输送台架底部的液压缸控制其垂直方向运动,所述后输送滚轮滚动方向与工件运输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控制后输送滚轮垂直上下运动,配合翻转架的翻转节奏以及输送带的输送速度,当工件从输送带输送下来时,后输送滚轮刚好达到最高点且高于后输送辊,后输送滚轮转动方向与输送带方向一致,顺利将工件从输送带转移到后输送辊上后,液压缸控制输送滚轮下降,工件即按照后输送辊的运输方向运输;若直接从输送带送到后输送辊上,则会出现后输送辊带不走工件的滞后运输,影响运输效率,并且两个垂直运输方向过度过程中,会使工件向倾斜方向运动,后输送滚轮的设置,则避免了上述问题,提高了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后输送台架上远离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防止输送过程中,工件从后输送轨道上掉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木地板工艺中的翻面部分,设置为全自动控制,实现了整个翻面操作的机械自动化,无需人为操作,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省去了人为操作的同时,解决了该环节存在的操作员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生产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翻面机架;2、翻转轴;3、翻转架;4、翻转臂;5、挡臂;6、弹簧;7、弹性护套;8、翻转伺服电机;9、输送带电机;11、输送带;12、后输送辊;13、输送带台架;14、输送带传动轴;15、后输送台架;16、转轮;17、挡板;18、后输送滚轮;19、活动支架;20、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自动翻面机,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前输送机构,翻面机构和后输送机构;翻面机构包括翻面机架1,设置在翻面机架1上的翻转轴2和间隔设置在翻转轴2轴向表面的三组翻转架3;每组翻转架3包括垂直翻转轴2表面的翻转臂4和设置在翻转臂4顶端的弧形的挡臂5;每组翻转臂4与挡臂5均在同一平面内,相邻挡臂5之间构成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挡臂5端部固定有弹簧6,弹簧6另一端固定在弹性护套7内;翻转臂4均匀间隔设置在翻转轴2圆周表面并且数量为五个,即相邻翻转臂4之间夹角为72度,同时满足相邻挡臂5的弹性护套7之间的间距大于工件厚度;翻转轴2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翻转伺服电机8控制其翻转。前输送机构为将工件输送至翻转臂4的相邻挡臂5间的机构;前输送机构包括前输送台架和间隔设置在前输送台架上的多个前输送辊;前输送辊及前输送台架的结构组成与后输送辊及后输送台架的结构组成相同,为左右对称关系,如图1所示的后输送台架与后输送辊的结构可推知前输送台架与前输送辊的结构;此外,前输送辊一端伸入翻转架3之间的间隙并垂直翻转轴2,另一端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翻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输送机构,翻面机构和后输送机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翻面机架(1),设置在翻面机架(1)上的翻转轴(2)和间隔设置在翻转轴(2)轴向表面的翻转架(3);所述翻转轴(2)通过翻转伺服电机(8)控制其翻转;所述翻转架(3)包括垂直翻转轴(2)表面的翻转臂(4)和设置在翻转臂(4)顶端的弧形的挡臂(5);所述挡臂(5)端部固定有防撞机构,所述挡臂(5)所在平面与翻转轴(2)垂直;所述翻转臂(4)沿翻转轴(2)的圆周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翻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输送机构,翻面机构和后输送机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翻面机架(1),设置在翻面机架(1)上的翻转轴(2)和间隔设置在翻转轴(2)轴向表面的翻转架(3);所述翻转轴(2)通过翻转伺服电机(8)控制其翻转;所述翻转架(3)包括垂直翻转轴(2)表面的翻转臂(4)和设置在翻转臂(4)顶端的弧形的挡臂(5);所述挡臂(5)端部固定有防撞机构,所述挡臂(5)所在平面与翻转轴(2)垂直;所述翻转臂(4)沿翻转轴(2)的圆周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弹性件和弹性护套(7);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挡臂(5)端部,另一端固定在弹性护套(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3)沿翻转轴(2)轴向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翻转架(3)的翻转臂(4)及挡臂(5)均在同一平面内,相邻挡臂(5)之间构成夹持工件的夹持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3)沿翻转轴(2)轴向设置有三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4)沿翻转轴(2)的圆周间隔设置五组,相邻挡臂(5)的防撞机构之间的间距大于工件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输送机构为将工件输送至翻转臂(4)的相邻挡臂(5)间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通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