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隔热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10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隔热玻璃,涉及隔热玻璃领域,主要包括外层钢化玻璃、内层钢化玻璃和主气道;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和内层钢化玻璃边缘密封形成内腔气道,所述内腔气道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主气道经过所述进气端设置,所述主气道的侧壁设有若干进气孔与所述进气端连通,实现室内负荷以及峰值负荷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减少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隔热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隔热玻璃,主要涉及隔热玻璃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空气调节的建筑而讲,不仅对空调区域内的热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对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健康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现代建筑设计,尤其是公共建筑,大都采用全玻璃幕墙,有的还在屋顶开设大面积的天窗,增强空调区域内的采光和通风等效果。如此设计,建筑的采光、通风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室内辐射量的增多,夏季空调室内负荷的增加,建筑能耗的上升。众所周知,在目前的节能背景下,玻璃与墙体相比,玻璃导热快,透射率高,引起的室内空调负荷峰值高。更需关注的是,由于太阳光的高辐射,玻璃表面温度长时间的保持在60℃上。对于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天窗来讲,将会与室内各表面之间进行强烈的辐射换热量,从而引起很大的室内冷负荷。同时玻璃幕墙和天窗表面与人体的辐射换热也增强,室内的人体辐射换热量得到增强,人体的热舒适感较差。为了维持人体良好的舒适性,目前的做法就是扩大室内设计冷指标,降低室内温度。此设计对于只有玻璃幕墙的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设有天窗的顶层建筑室内作用就不是很明显。主要是因为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而引起的烟囱效应,在天窗周围聚集大量的热空气不足以降低天窗表面温度,因而室内辐射得热量不能降低,人体热舒适度也得不到提高。因此采用加大室内冷负荷不能有效的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反而会增加空调设备初投资以及后期运营费用,导致空调能耗增加,引起资源消耗增多,间接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剧。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调节隔热玻璃,实现室内负荷以及峰值负荷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减少的技术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层钢化玻璃、内层钢化玻璃和主气道;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和内层钢化玻璃边缘密封形成内腔气道,所述内腔气道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主气道经过所述进气端设置,所述主气道的侧壁设有若干进气孔与所述进气端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经过制冷设备生产的冷空气(冷空气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或者是为了满足空调室内卫生要求而排出的室内冷空气送入主气道。冷气在主气道内流动,主气道和进气端之间通过若干进气孔连通,因此冷气可以通过若干进气孔更加均匀的进入到内腔气道内,冷气在内腔气道内弥漫,最终从排气端排出。空气的流动动力一是进气孔处的静压和动压,二是由于冷空气吸热后产生的上浮力,最终在吸收外层玻璃表面的热量后从排气端排出。整个过程内腔气道侧各侧壁的热量被空气带走,温度降低。作为采光、通风等功能的玻璃表面与室内的辐射换热量大大减小,甚至为负。不仅实现了室内热舒适度的提高,而且实现了室内负荷以及峰值负荷的降低,减少了空调系统能耗,降低了室内空调设备的投资,节约了能源。通过本方案减少了玻璃与室内各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量,因此该玻璃可以有效的减少室内辐射的热量,降低空气调节系统能耗,提高室内热舒适性,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与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相吻合。进一步,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和内层钢化玻璃之间还设有隔层钢化玻璃,所述隔层钢化玻璃将所述内腔气道分隔成首尾连通的空气通道,隔层钢化玻璃将原本单层的内腔气道分隔成若干层,加长了冷空气的流动换热的距离,延长冷空气与内腔气道换热的接触时间,使得冷空气能够更加充分的将内腔通道侧壁的热量带走,进一步将玻璃表面与室内的辐射换热量减小。进一步,所述排气端设置于所述外层钢化玻璃上,将已经升温后的冷空气排向室外,避免使室内二次升温,同时排气端设置在外层钢化玻璃,即意味着进气端位于内层钢化玻璃一侧,即冷气在空腔气道移动的方向是从室内逐渐向室外扩散,更加贴合实际需求,从室内开始吸收热量,快速给用户带来舒适感。进一步,所述外层钢化玻璃为镀膜玻璃,镀膜玻璃可以降低室外阳光对内的投射。进一步,所述主气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采用承插连接接口,通过前述方案为基本单元安装布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快速对接连通,便于将各单元的主气道串联在一起。进一步,所述主气道包括孔板,所述孔板设置于所述进气端形成主气道,所述主气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皆位于所述内腔气道的侧壁,利用内腔气道的结构设置主气道,提高一体性,通过孔板将冷气更加均匀的扩散到内腔气道内。进一步,排气端设置为伞形排气孔,使内腔气道内吸热后的冷气可以慢慢排出,提供一定的节流,将热量充分吸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三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空气调节隔热玻璃结构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其中,1-排气端,2-主气道,3-孔板,4-外层钢化玻璃,5-隔层钢化玻璃,6-内层钢化玻璃,7-内腔气道,8-出气口,9-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外层钢化玻璃4、内层钢化玻璃6和主气道2,所述外层钢化玻璃4为镀膜玻璃。所述外层钢化玻璃4和内层钢化玻璃6边缘密封形成内腔气道7,所述外层钢化玻璃4和内层钢化玻璃6之间还设有隔层钢化玻璃5,所述隔层钢化玻璃5将所述内腔气道7分隔成首尾连通的空气通道。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隔层钢化玻璃的左端与侧壁连接,隔层钢化玻璃的右端与右侧侧壁留有空气流向转换空间,以此将隔层钢化玻璃分隔的空气通道连通。所述内腔气道7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排气端1,在隔层钢化玻璃5和内层钢化玻璃6之间的空腔左侧距离边缘一定距离安装孔板3并密封。然后通过窄条钢板和密封胶将外层镀膜玻璃、隔层钢化玻璃5和内层钢化玻璃6三层长度不相等的玻璃固定密封。所述主气道2经过所述进气端设置,所述主气道2的侧壁设有若干进气孔与所述进气端连通。所述主气道2包括孔板3,所述孔板3设置于所述进气端形成主气道2,所述主气道2的进气口9和出气口8皆位于所述内腔气道7的侧壁。所述排气端1设置于所述外层钢化玻璃4,所述排气端1设置为伞形排气孔。所述主气道2的进气口9和出气口8采用承插连接接口,即主气道2的一端设置凹槽,另一端设置凸嘴,供空气调节隔热玻璃之间的连接。具体运行方式为:经过制冷设备生产的冷空气(冷空气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或者是为了满足空调室内卫生要求而排出的室内冷空气送入串联进气口9,随后进入主气道2内,一部分空气会在静压和动压的作用下顺着主气道2继续向下游流动,从出气口8流出,进入下一块玻璃。另一部分空气会在静压和动压的作用下从孔板3流出,源源不断的将冷空气送入空气通道,其内部空气压力不断增加,在内层钢化玻璃6和外层钢化玻璃4之间内腔气道的冷空气在吸收组成其上下表面的内层钢化玻璃6、隔层钢化玻璃5和外层钢化玻璃4表面的热量的同时,向伞形排气孔流动。整个过程中空气的流动动力一是孔板3处的静压和动压,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空气调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钢化玻璃、内层钢化玻璃和主气道;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和内层钢化玻璃边缘密封形成内腔气道,所述内腔气道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主气道经过所述进气端设置,所述主气道的侧壁设有若干进气孔与所述进气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调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钢化玻璃、内层钢化玻璃和主气道;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和内层钢化玻璃边缘密封形成内腔气道,所述内腔气道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主气道经过所述进气端设置,所述主气道的侧壁设有若干进气孔与所述进气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和内层钢化玻璃之间还设有隔层钢化玻璃,所述隔层钢化玻璃将所述内腔气道分隔成首尾连通的空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刘利利程龙飞郭远臣郭正超孙岩胡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