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68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溶解氧仪、曝气机、流速测定仪、推流搅拌器和生态围网,其中,所述生态围网中投放有滤食性鱼类,设置于污染水体中;所述溶解氧仪与所述曝气机联用,所述曝气机与所述生态围网间隔布置,距离为10~30m,用于为滤食性鱼类生态修复提供溶解氧环境条件;所述流速测定仪与所述推流搅拌器联用,所述推流搅拌器与所述曝气机间隔布置,距离为20~30m,用于为滤食性鱼类生态修复提供水动力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曝气、推流和生物操纵耦合,通过营造适度溶解氧的浓度和流速,更好的实现黄尾密鲴生态修复,所述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见效快、处理效果稳定、水质改善明显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和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污染水体的治理越来越重要。目前,一些富营养湖泊和重污染河道中由于大量有机污物的存在,促使底栖附泥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其数量和生物量明显高于浮游藻类,这些藻类(指两栖颤藻和席藻)的存在,可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但其死亡的尸体经微生物的分解,会大量消耗溶氧,并产生有毒气体,使底泥发黑发臭,造成严重的有机污染。与此同时,水体中营养盐负荷大量增加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利用在湖泊中放养鲢、鳙鱼类,用来控制蓝藻水华的暴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重污染河道中主要污染源是有机物的污染,而底栖附泥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则是产生水质恶化的根源。通过拦养鲤、鲫鱼和人工放养锦鲤,不但降低了底泥中有机质的含量,而且控制了黑臭现象的产生。因此在重污染水体治理中根据生态学原理放养一些食物链较短的滤食性鱼类,来捕食水体中的悬浮有机物,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河道治理技术主要有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目前也开始应用一些生态处理技术如人工湿地技术等,但生态安全、管控方便、治理效果稳定的不多,因此,找到适宜的方法解决黑臭水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申请号200910059987.3基于生物操纵理论的湖泊污染治理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放性水域污染的治理方法,尤其是基于生物操纵理论的湖泊污染治理技术。选定治理目标水域,先监测目标水域水质变化,将浓度为2~5ppm的Rhp菌种先放大扩繁,驯化、分离、筛选出满足治理要求的Rhp工程菌株,并以此进行规模化生产,满足目标水域治理需求。然后根据治理目标水域,按照地表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本底值监测,连续定期以1~3ppm浓度降规模化生产的制剂Rhp工程菌株,均匀投放到目标水体。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治理开放性水域的污染,蓝藻的爆发既得到控制,又得到治理。但该方法对于开放水体污染的适应性差,运行成本高,操作复杂。申请号201210384262.3一种基于系统耦合模式修复河流水质的方法,涉及一种基于系统耦合模式修复河流水质的方法。实现了河岸植被带系统、多功能塘系统、河道滩地微地形改造系统的有机耦合,形成耦合配套系统,较之单个的子系统具有更为复杂的内部组织和更为合理的结构,具有强化系统整体功能,放大系统整体效益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河流水质、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生物栖息环境质量及其生态环境整体现状,增强了河流生态系统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完整性,是一种“近自然、多功能、高效益、可持续”的河流修复模式。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经济收益可以有效地缓解广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该方法需要地形整理、植被恢复等,投资大、周期长、处理效果不稳定。申请号201210408850.6集景观和生物生态修复的校园景观水体水质保持自净系统公开了一种集景观和生物生态修复的校园景观水体水质保持自净系统,包括人工强化水质净化系统、生物操纵系统及水循环系统,用于校园景观水体的生态保持与自净。人工强化水质净化系统利用水循环和净化机制,达到校园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目的;包括:曝气增氧系统、生态浮床和多元组合人工湿地。生物操纵系统由生态岛和水生动植物系统组成,用于辅助人工强化水质净化系统,进一步提高景观水体生态环境自净能力。各个系统和处理单元之间利用水泵和重力流循环连接。但该方法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冬季运行效果差、运行成本高。申请号201410598660.4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生态净化集成系统,公开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校园内预先建好用于处理校园雨水的集成处理系统;(2)根据校园不同水体生态净化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3)经步骤(2)处理过的雨水最终汇集到校园内的景观水体内或者排入校园河道内或者汇入校园内的地下水层;所述的系统包括用于处理校园初期雨水径流的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处理校园暴雨径流的滨岸带截流系统、用于处理校园自然驳岸河道水体的生态浮床-曝气推流系统、用于处理校园硬驳岸河道水体的人工水草-微孔曝气系统、用于处理校园封闭池塘水体的生物操纵-喷泉曝气系统。但该方法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冬季运行效果差、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申请号201510039324.0一种饮用水水库的水质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采用水质自动监测机构、进水调控机构、库区水生态机构、出水调控机构对从河道流入水库的原水水质进行处理。提供的饮用水水库的水质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适用范围广,对平原及山区的饮用水库均能起到良好的水质净化及保障作用,具有水质保障性能高、水体净化效果好、供水安全性高的优点,体现生态、低碳、环保等理念,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特别适合在原水水质不稳定、水库水体停留时间长、具有富营养化风险、供水保证率低、兼具应急蓄水功能的饮用水库内推广使用。但该方法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申请号201510244868.0一种利用滤食生物控制生态修复工程中幼鱼暴发所致负面效应的模拟方法,公开了模拟方法包括沉积物准备、湖水准备、加入河蚬和鲤鱼开始实验及采样,其中加入的河蚬、鲤鱼的密度设计为河蚬密度处理:0、60和180只,换算为单位面积生物量则为:0、214g/m2和643g/m2;鲤鱼密度:1尾和3尾,换算为单位面积生物量则为:4.3g/m2和12.9g/m2。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的实验生态学方法,实现了精准的对控制生态修复工程中幼鱼暴发所致负面效应的模拟,利用生物操纵原理,加入滤食生物—河蚬,通过河蚬控制鲤鱼幼鱼暴发所造成的沉积物悬浮、改善水体光照条件,从而达到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目的。但该方法运行稳定差、对低溶解氧和水动力条件差的情况适应差、运行效果差。申请号201510311337.9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和应用,通过柔性围隔对排污口污水进行导流,导流渠内自水体水面从上至下营造水生植物吸收区、高效微生物膜好氧反应区和兼性厌氧反应区,发挥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高效生物载体技术、高效微生物技术、微曝气技术以及生物操纵技术的综合效能,通过物理沉淀、载体吸附、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与转移作用以及水生动物消化与分解作用净化水体。但该方法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污染水体溶解氧低、水体流动性差、悬浮有机物多、透明度低的难点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及方法。采用曝气、推流和生物操纵耦合,通过营造适度溶解氧的浓度和流速,更好的实现黄尾密鲴生态修复,削减有机物、氮磷、改善透明度和提高溶解氧浓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包括溶解氧仪、曝气机、流速测定仪、推流搅拌器和生态围网,其中,所述生态围网中投放有滤食性鱼类,设置于污染水体中;所述溶解氧仪与所述曝气机联用,所述曝气机与所述生态围网间隔布置,距离为10~30m,用于为滤食性鱼类生态修复提供溶解氧环境条件;所述流速测定仪与所述推流搅拌器联用,所述推流搅拌器与所述曝气机间隔布置,距离为20~30m,用于为滤食性鱼类生态修复提供水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氧仪、曝气机、流速测定仪、推流搅拌器和生态围网,其中,所述生态围网中投放有滤食性鱼类,设置于污染水体中;所述溶解氧仪与所述曝气机联用,所述曝气机与所述生态围网间隔布置,距离为10~30m,用于为滤食性鱼类生态修复提供溶解氧环境条件;所述流速测定仪与所述推流搅拌器联用,所述推流搅拌器与所述曝气机间隔布置,距离为20~30m,用于为滤食性鱼类生态修复提供水动力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氧仪、曝气机、流速测定仪、推流搅拌器和生态围网,其中,所述生态围网中投放有滤食性鱼类,设置于污染水体中;所述溶解氧仪与所述曝气机联用,所述曝气机与所述生态围网间隔布置,距离为10~30m,用于为滤食性鱼类生态修复提供溶解氧环境条件;所述流速测定仪与所述推流搅拌器联用,所述推流搅拌器与所述曝气机间隔布置,距离为20~30m,用于为滤食性鱼类生态修复提供水动力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围网采用玻璃钢加工制成,内径100~150cm,网衣高200~300cm,采用聚乙烯单丝无节网加工制成,网目6~8mm,厚4~8mm;底网为聚乙烯网布,网目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类为黄尾密鲴,体长20~35cm,体重0.10~0.25g,放养密度为45~55g/m3,所述黄尾密鲴在生态围网内的日摄食率为55%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污染水体的河道宽度≤20m时,所述曝气机设置于河道中间;当污染水体的河道宽度>20m时,所述曝气机设置于河道两侧,且对层布置,上部位于水面,下部采用木桩或抛石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污染水体的河道宽度≤20m时,所述推流搅拌器设置于河道中间;当污染水体的河道宽度>2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操家顺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