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22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继设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端口,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一一对应,通过对应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光信号波长为同一波长;当光信号从不对应的输入端口输入和输出端口输出时,输入的光信号的波长不同于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继设备实现了灵活配置,解决了传统电中继的波道受限的问题,降低了波道制约,从而使得工程设计与实施更灵活,进而降低了工程实施和维护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光通信技术,尤指一种中继设备。
技术介绍
在通信网络中,随着容量需求爆炸式增长,需要更高的传输容量和速率。随着承载信号传输速率向200Gb/s、400Gb/s发展,高阶调制格式如八进制正交调幅(8QAM,Octol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十六进制QAM(16QAM)要求更高的光信噪比,这样限制了系统的传输距离。为了提高光传输的信号性能,传递更远距离,会在光纤网路适当位置采用电中继对对信号进行光-电-光处理,来提高光信噪比(OSNR,OpticalSignalNoiseRatio),从而延长光信号传输距离,以保证接收端的光信号质量。在当前的波分复用系统中,电中继设备(如图1中的中继器)的输入与输出的光信号为同一波道,在每个波道采用一个中继器,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继单元为单向,如图1所示,这样的光传输系统给工程配置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如果需要更换波道,则需要对整个网络系统重新配置,这样显然给工程实施及后期维护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继设备,能够灵活实现中继配置。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端口,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一一对应,通过对应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光信号波长为同一波长;当光信号从不对应的输入端口输入、输出端口输出时,输入的光信号的波长不同于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可选地,所述输入端口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输出端口包括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其中,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一输出端口相对应;第二输入端口与第二输出端口相对应;第一输入端口的波长为第一波长,第一输出端口的波长为第一波长;第二输入端口的波长为第二波长,第二输出端口的波长为第二波长。可选地,所述对应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前向纠错FEC模式相同;所述不对应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FEC模式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继设备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端口,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一一对应,通过对应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光信号波长为同一波长;当光信号从不对应的输入端口输入和输出端口输出时,输入的光信号的波长不同于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继设备实现了灵活配置,解决了传统电中继的波道受限的问题,降低了波道制约,从而使得工程设计与实施更灵活,进而降低了工程实施和维护的难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相关技术中级联多跨段双向中继光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的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4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的双向多跨段中继光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应用的第二实施例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使用传统中继器实现第二实施例中的站点D的示意图;图7是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实现第二实施例中站点D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应用的第三实施例系统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一种业务路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另一种业务路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又一种业务路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再一种业务路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中间站点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中间站点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光传输路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端口,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一一对应,通过对应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光信号波长为同一波长;当光信号从不对应的输入端口输入、输出端口输出时,输入的光信号的波长不同于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进一步地,对应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前向纠错(FEC)模式相同,不对应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FEC模式可以不同。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的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以两个输入端口,两个输出端口为例,两个输入端口,如第一输入端口RX1和第二输入端口RX2;两个输出端口,如第一输出端口TX1和第二输出端口TX2。其中,第一输入端口RX1与第一输出端口TX1对应,通过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传输的光信号波长为第一波长λ1;第二输入端口RX2与第二输出端口TX2对应,通过第二输入端口RX2和第二输出端口TX2传输的光信号波长为第二波长λ2。当第一波长λ1的光信号从第一输入端口RX1/第二输入端口RX2输入中继设备,从第二输出端口TX2/第一输出端口TX1输出时,输出的光信号为第二波长λ2的光信号。如图3所示,中继设备可以接入两路光信号,一路光信号从第一输入端口RX1输入,通过路径1->7->6,从第二输出端口TX2输出,光信号的波长从第一波长λ1转换为第二波长λ2;另一路光信号从第二输入端口RX2输入,通过路径4->8->3,从第一输出端口TX1输出,光信号的波长从第二波长λ2转换为第一波长λ1。图3所示的中继设备适用于双向传输系统,在这样的该配置下,从第一输入端口RX1输入的光信号与从第二输出端口TX2输出的光信号可以是不同的波长。进一步地,与变波长一样,在本专利技术中继设备的配置下,从第一输入端口RX1输入的光信号与从第二输出端口TX2输出的光信号可以是不同的前向纠错(FEC)模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继设备实现了灵活配置,解决了传统电中继的波道受限的问题,降低了波道制约,从而使得工程设计与实施更灵活,进而降低了工程实施和维护的难度。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向多跨段中继光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站点A到站点B建立双向光传输,由于传输距离远,OSNR消耗严重,在系统中加入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继设备如中继器a、中继器b、中继器c和中继器d。图4所示的系统使用的是图3所示的2双向单路中继配置。如图4所示,双向对跨段中继传输系统业务传输过程如下:上行链路方向,端站A的TX发出光信号波长为λ1,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到中继器a的RX1,中继器a的RX1波长配置为λ1,经中继器a的TX2输出,中继器a的TX2的波长可配置为中继器可支持波长范围内的任意一波长如波长λ2;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到中继器b的RX1,中继器b的RX1波长配置为λ2,中继器b的TX2的波长可配置为中继器可支持波长范围内的任意一波长如波长λ3;中继器b从TX2输出的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到中继器c的RX1,中继器c的RX1配置波长为λ3,光信号从中继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端口,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一一对应,通过对应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光信号波长为同一波长;当光信号从不对应的输入端口输入、输出端口输出时,输入的光信号的波长不同于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端口,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一一对应,通过对应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光信号波长为同一波长;当光信号从不对应的输入端口输入、输出端口输出时,输入的光信号的波长不同于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输出端口包括第一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