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92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试件测量结构包括试件、位移计和用于固定位移计的位移计夹具,所述试件包括混凝土试块、筋材、固定在筋材一端的第一筋材锚具及固定在筋材另一端的第二筋材锚具,筋材贯穿混凝土试块且与混凝土试块粘结,所述位移计为多个且均沿筋材长度方向布置,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被筋材穿过的两个表面上,所述位移计夹具为可拆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适用于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便于对位移计进行固定,且测量比较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
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
技术介绍
弱刚度筋材主要指钢绞线和FRP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它们具有良好的受拉性能,但是抗弯刚度较低,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容易产生侧向弯曲。钢绞线被广泛地应用到桥梁工程及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预应力构件中,是目前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筋材;而FRP筋由于其轻质高强、耐腐蚀、低松弛和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替代钢筋的理想筋材。混凝土结构受力时之所以能够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筋材的抗拉性能,主要在于混凝土与筋材之间存在粘结作用,二者得以协调变形、共同抵抗外力。因此,粘结性能是混凝土结构最基本的性能。粘结性能通过粘结应力与相对滑移量的关系来表征,其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为:在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筋材的抗拉强度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它和混凝土粘结的有效程度;粘结应力过小,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降低;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可以用来精准地确定筋材锚固长度范围或者搭接长度,参与结构的刚度及裂缝的计算,同时也是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之一。地震作用、风荷载及车辆荷载下,结构会承受反复的双向荷载,导致混凝土与筋材之间的粘结性能减弱,影响到结构的刚度、延性和承载力,最终造成结构破坏。因此,必须研究反复的双向荷载作用下筋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来判断筋材锚固长度范围或者搭接长度,同时对分析构件的恢复力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准确进行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有限元分析的关键。拉拔试验能够较为简便的测试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但无法准确测量弱刚度筋材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现有技术中拉拔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的位移计夹具为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由于弱刚度筋材端部需要设置有筋材锚具,且传统位移计夹具的中心孔直径小于筋材锚具直径,造成了位移计夹具无法穿过筋材锚具进行夹具的固定,因此现有的试件测量结构非常不适合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适用于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便于对位移计进行固定,且测量比较准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包括试件2、位移计7和用于固定位移计7的位移计夹具6,所述试件2包括混凝土试块201、筋材202、固定在筋材202一端的第一筋材锚具203及固定在筋材202另一端的第二筋材锚具204,筋材202贯穿混凝土试块201且与混凝土试块201粘结,所述位移计7为多个且均沿筋材202长度方向布置,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过的两个表面上,所述位移计夹具6为可拆分结构。所述位移计7为四个,其中两个位移计7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过的一个表面上,另外两个位移计7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过的另一个表面上,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位移计7通过一个位移计夹具6进行固定。所述位移计夹具6由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沿垂直于所述筋材202的方向拼接而成,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拼接处的中部设有供所述筋材202穿过的中心通孔63和与所述位移计7位置相对应的侧通孔64,靠近第三支撑件41的位移计7内端穿过所述侧通孔64后与所述第三支撑件41抵接,靠近第四支撑件42的位移计7内端穿过所述侧通孔64后与所述第四支撑件42抵接。所述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的侧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的固定孔65,所述第一夹板61侧面上还设有用于紧固所述筋材202的紧固孔66、所述位移计7的紧固孔67。所述第一筋材锚具203和第二筋材锚具204均由钢套筒和填装在所述钢套筒内的高强灌浆料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本技术试件测量结构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实施;位移计夹具6为可拆分结构,由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拼接而成,便于固定安装位移计7,解决了传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中,整体式位移计夹具6带来的麻烦。(2)本技术试件测量结构的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的侧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的固定孔65,固定孔65便于对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夹板61侧面上还设有用于紧固所述筋材202的紧固孔66、所述位移计7的紧固孔67,紧固孔66可以使位移计夹具6稳固地固定在筋材202上,紧固孔67可以使位移计7稳固地固定在位移计夹具6,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3)本技术试件测量结构可以准确测量混凝土试块201与筋材202之间的滑移,减少了其他因素产生的空隙对混凝土试块201与筋材202之间滑移的影响,保证了试验的精确度。(4)本技术试件测量结构的第一筋材锚具203、第二筋材锚具204便于使弱刚度筋材202处于拉紧状态,且第一筋材锚具203、第二筋材锚具204强度较大,可以通过第一筋材锚具203、第二筋材锚具204对弱刚度筋材202施加背离弱刚度筋材202的作用力,便于实现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试件测量结构应用在双向受拉粘结试验装置中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第一支撑件31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第一外固定板311的俯视图;图6为第三支撑件41的立体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6中第三外固定板411的俯视图;图9为图1中第一插片44的俯视图;图10为固定底座5的主视图;图11为图10中沿A-A向的截面图;图12为图10中第一固定板501的主视图;图13为位移计夹具6的俯视图;图14为图13中第一夹板61的主视图;图15为图13中第二夹板62的后视图;图16为试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试件2未拆除PVC套管20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17所示,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包括试件2、位移计7和用于固定位移计7的位移计夹具6,所述试件2包括混凝土试块201、筋材202、固定在筋材202一端的第一筋材锚具203及固定在筋材202另一端的第二筋材锚具204,筋材202贯穿混凝土试块201且与混凝土试块201粘结,所述位移计7为多个且均沿筋材202长度方向布置,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过的两个表面上,所述位移计夹具6为可拆分结构。所述位移计7为四个,其中两个位移计7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2)、位移计(7)和用于固定位移计(7)的位移计夹具(6),所述试件(2)包括混凝土试块(201)、筋材(202)、固定在筋材(202)一端的第一筋材锚具(203)及固定在筋材(202)另一端的第二筋材锚具(204),筋材(202)贯穿混凝土试块(201)且与混凝土试块(201)粘结,所述位移计(7)为多个且均沿筋材(202)长度方向布置,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过的两个表面上,所述位移计夹具(6)为可拆分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2)、位移计(7)和用于固定位移计(7)的位移计夹具(6),所述试件(2)包括混凝土试块(201)、筋材(202)、固定在筋材(202)一端的第一筋材锚具(203)及固定在筋材(202)另一端的第二筋材锚具(204),筋材(202)贯穿混凝土试块(201)且与混凝土试块(201)粘结,所述位移计(7)为多个且均沿筋材(202)长度方向布置,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过的两个表面上,所述位移计夹具(6)为可拆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计(7)为四个,其中两个位移计(7)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过的一个表面上,另外两个位移计(7)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201)被筋材(202)穿过的另一个表面上,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位移计(7)通过一个位移计夹具(6)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弱刚度筋材双向受拉粘结试验的试件测量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李小鹏冯帅凯梁敬超李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