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长江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83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结构、第二夹持结构、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均安装在包带机机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夹持待包带线圈的一根引线,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夹持待包带线圈的另一根引线;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翻转的第一连杆和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翻转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之间,所述第二连杆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待包带线圈引线牵拉远离主体部分的同时,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调试操作方便、工作性能更加可靠。

A Coil Lead Drawing Device for Rotary Arm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il lead pulling device of a rotary arm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a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a first rotating power source and a second rotating power source. The first rotating power source and a second rotating power source are both installed on the frame of the belt wrapping machine, and the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clamps the coil to be wrapped. One lead, the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clamps another lead of the coil to be wrapped, and also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driving the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to flip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driving the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to flip.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drives the rotation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power source and the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driv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second rotating power source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By adopting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ull the lead wire of the coil to be wrapped away from the main par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the parts are few, the debugging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is more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电机线圈进行包带的过程中,为了使得电机线圈的引线不会与线圈主体包在一起,需要将电机线圈的引线牵拉远离,待主体完成包带工作后,再将其引线松开复位。并且,为了减少在电机线圈包带工作中的人工操作环节,现有技术中的一些能够完成电机线圈包带工作的包带机上均配设有引线牵拉装置,如申请号为201721078699.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引线牵拉装置的线圈包带机,其公开了一种引线牵拉装置,该引线牵拉装置包括夹持结构、升降结构和平移结构,夹持结构能够夹住线圈引线,升降结构能够带动夹持结构带着线圈引线一起上下移动,平移结构能够带着升降结构、夹持结构以及线圈引线一起水平移动,从而将线圈引线牵拉远离线圈主体部分。但是该种结构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其结构复杂,需要配设较多零部件来完成牵拉功能,调试操作比较复杂,工作稳定性比较差,所需零部件多,这样势必便会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一种结构更加简单、零部件更少的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其通过设置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能输出转动并安装在包带机机架上的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将第一夹持结构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上,将第二夹持结构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在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上,第一夹持结构夹持住待包带线圈的一根引线,第二夹持结构夹持住待包带线圈的另一根引线,第一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可以通过第一连杆传递至第一夹持结构以带动其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主体部分,第二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可以通过第二连杆传递至第二夹持结构以带动其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的主体部分,这样,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引线牵拉装置,其能够通过翻转的方式将待包带线圈引线牵拉远离或者复位待包带线圈主体部分的功能,并且其结构更加简单,使用的零部件更少,调试操作方便,工作性能更加可靠,实用性更强。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结构、第二夹持结构、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均安装在包带机机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夹持待包带线圈的一根引线,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夹持待包带线圈的另一根引线;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带动其所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主体的第一连杆和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带动其所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主体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之间,所述第二连杆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为能避开包带机的包带机头的折杆。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杆的弯折次数为三次,且每次弯折的角度均为锐角,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和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垂直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夹持的引线并位于水平面内。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第二连杆的弯折次数为两次,且每次弯折的角度也是锐角,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转轴垂直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夹持的引线并位于水平面内。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均为板式夹持构件,所述板式夹持构件包括固定夹板、移动夹板和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穿过所述移动夹板并螺接于所述固定夹板上,引线夹持于所述固定夹板和移动夹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固定夹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固定夹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板式夹持构件还包括引线定位结构,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安装在所述固定夹板靠近所述移动夹板的侧壁上。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形成穿过引线的间隙。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固定夹板和所述移动夹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橡胶片。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均为转角气缸。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转角气缸的型号为MSQB-100A。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能输出转动并安装在包带机机架上的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将第一夹持结构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上,将第二夹持结构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在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上,第一夹持结构夹持住待包带线圈的一根引线,第二夹持结构夹持住待包带线圈的另一根引线,第一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可以通过第一连杆传递至第一夹持结构以带动其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主体部分,第二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可以通过第二连杆传递至第二夹持结构以带动其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的主体部分,这样,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引线牵拉装置,其能够通过翻转的方式将待包带线圈引线牵拉远离或者复位待包带线圈主体部分的功能,并且其结构更加简单,使用的零部件更少,调试操作方便,工作性能更加可靠,实用性更强;(2)本技术中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设置为折杆,以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能够包带机上的包带机头,在翻转的时候不会与包带机头发生干涉碰撞,而且通过折杆的形式,使得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垂直第一夹持结构夹持的引线并位于水平面内,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转轴垂直第二夹持结构夹持的引线并位于水平面内,从而使得引线在翻转的时候均会在竖直面内,而现有技术中的包带机上的待包带线圈通常是水平安装,故采用这种方式牵拉电机线圈引线更加合理,不会对待包带线圈造成任何损伤;(3)本技术中的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均是板式夹持构件,也即通过控制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夹紧引线与否,本技术通过压紧螺钉来驱动移动夹板相对固定夹板移动,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4)本技术中的固定夹板靠近移动夹板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形成用于穿过并定位引线的间隙,这样,可以使得引线在穿过板式夹持构件的时候走向、位置更加固定以及准确,在固定夹板和移动夹板的相对侧设置有橡胶片,保证引线不会被夹伤;(5)本技术中的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均是转角气缸,其能提供足够大的旋转力,并且结构简单,而且还能够控制转角角度,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包带机的包带机头处于A状态时,本技术中的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包带机的包带机头处于B状态时,本技术中的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结构、第二夹持结构、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均安装在包带机机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夹持待包带线圈的一根引线,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夹持待包带线圈的另一根引线;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带动其所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主体的第一连杆和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带动其所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主体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之间,所述第二连杆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结构、第二夹持结构、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二旋转动力源均安装在包带机机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夹持待包带线圈的一根引线,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夹持待包带线圈的另一根引线;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带动其所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主体的第一连杆和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带动其所夹持的引线翻转远离或者靠近待包带线圈主体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之间,所述第二连杆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转轴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为能避开包带机的包带机头的折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弯折次数为三次,且每次弯折的角度均为锐角,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和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转轴垂直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夹持的引线并位于水平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臂式电机线圈引线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弯折次数为两次,且每次弯折的角度也是锐角,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江刘涛张秋宇
申请(专利权)人:刘长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