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256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两侧均设有密封门,所述舱体上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端贯穿舱体并向舱体内延伸,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贯穿舱体并向舱体内延伸,所述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固定连接有出风漏斗,所述出风漏斗的进风端与出风管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机、进风管、出风管和加热块使舱体产生循环的热气流,而通过电机、出风漏斗、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连接机构等的配合作用使出风管向舱体内进行均匀的吹入循环的热气流,从而保证舱体内电池受热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
本技术涉及过度舱设备
,尤其涉及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
技术介绍
电池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自动隧道式真空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处理。但目前在进行真空干燥处理之前需要经过预热过渡舱进行预热处理,从而保证电池在真空干燥的过程不会因较大的温度差导致电池损坏的问题。但目前预热过渡舱进行预加热的过程通过加热块进行加热,这样很难保证电池在预加热时受热均匀。为此,我们设计了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电池在预热过渡舱内很难受热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两侧均设有密封门,所述舱体上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端贯穿舱体并向舱体内延伸,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贯穿舱体并向舱体内延伸,所述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固定连接有出风漏斗,所述出风漏斗的进风端与出风管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和多根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多根从动轴的一端均贯穿连接框并向外延伸,向外延伸的所述主动轴和多根从动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主动轴和多根从动轴上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导向板,所述舱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舱体并向舱体内延伸,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对应的第二斜齿轮,所述舱体内固定连接有加热块。优选地,所述出风漏斗内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导向板。优选地,所述连接框上设有与主动轴和从动轴对应的贯穿口,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固定套接有转环,所述贯穿口的内侧壁设有与转环对应的转槽,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上设有与主动轴和从动轴对应的连接槽。优选地,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和转槽的内底部均设有多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主动轴、从动轴和转环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上设有与主动轴和从动轴对应的通口,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平键,所述通口的内侧壁设有与平键对应的键槽。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主动轴上固定套接的第一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对应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多个第二齿轮通过齿带连接。本技术通过风机、进风管、出风管和加热块使舱体产生循环的热气流,而通过电机、出风漏斗、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连接机构等的配合作用使出风管向舱体内进行均匀的吹入循环的热气流,从而保证舱体内电池受热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中连接框、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舱体、2密封门、3风机、4进风管、5出风管、6连接框、7出风漏斗、8主动轴、9从动轴、10连接机构、101第一齿轮、102第二齿轮、103齿带、11第一导向板、12电机、13转轴、14第一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6第二导向板、17加热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包括舱体1,舱体1的两侧均设有密封门2,舱体1上固定连接有风机3,风机3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进风管4的进风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风机3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5,出风管5的出风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连接框6内固定连接有出风漏斗7,出风漏斗7内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导向板16,这样通过多个第二导向板16和出风漏斗7的作用使循环风均匀的向舱体1内扩散,出风漏斗7的进风端与出风管5的出风端固定连接,连接框6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连接框6上设有与主动轴8和从动轴9对应的贯穿口,主动轴8和从动轴9上均固定套接有转环,贯穿口的内侧壁设有与转环对应的转槽,连接框6的内侧壁上设有与主动轴8和从动轴9对应的连接槽,这样方便主动轴8和从动轴9与连接框6的转动连接,连接槽的内侧壁和转槽的内底部均设有多个收纳槽,收纳槽内设有滚珠,滚珠与主动轴8、从动轴9和转环接触,这样可以减小主动轴8和从动轴9转动时的摩擦力,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的一端均贯穿连接框6并向外延伸,向外延伸的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通过连接机构10连接,连接机构10包括主动轴8上固定套接的第一齿轮101,从动轴9上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101对应的第二齿轮102,第一齿轮101和多个第二齿轮102通过齿带103连接,这样主动轴8通过连接机构10的作用使多个从动轴9同时转动,进而调节风向,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上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导向板11,第一导向板11上设有与主动轴8和从动轴9对应的通口,主动轴8和从动轴9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平键,通口的内侧壁设有与平键对应的键槽,这样方便第一导向板11固定套接在主动轴8和从动轴9上,舱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远离电机12的一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转轴13远离电机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4,主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14对应的第二斜齿轮15,舱体1内固定连接有加热块17。本技术中,通过风机3、进风管4和出风管5对舱体1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流动,而通过加热块17的作用使舱体1内产生热空气,接着通过空气循环导致热空气循环,打开电机12的开关,则通过转轴13、第一斜齿轮14和第二斜齿轮15的作用带动主动轴8的转动,从而通过连接机构10的作用带动多个从动轴9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向板11的转动,而风机3通过出风管5向舱体1内进风,而出风管5通过出风漏斗7、第二导向板16和第一导向板11的作用向舱体1内均匀的吹入热风,从而使舱内的电池受热均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的两侧均设有密封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上固定连接有风机(3),所述风机(3)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的进风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所述风机(3)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5),所述出风管(5)的出风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所述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所述连接框(6)内固定连接有出风漏斗(7),所述出风漏斗(7)的进风端与出风管(5)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6)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所述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的一端均贯穿连接框(6)并向外延伸,向外延伸的所述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通过连接机构(10)连接,所述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上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导向板(11),所述舱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远离电机(12)的一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所述转轴(13)远离电机(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4),所述主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14)对应的第二斜齿轮(15),所述舱体(1)内固定连接有加热块(17)。...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真空呼吸预热过渡舱,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的两侧均设有密封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上固定连接有风机(3),所述风机(3)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的进风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所述风机(3)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5),所述出风管(5)的出风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所述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所述连接框(6)内固定连接有出风漏斗(7),所述出风漏斗(7)的进风端与出风管(5)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6)内转动连接有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所述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的一端均贯穿连接框(6)并向外延伸,向外延伸的所述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通过连接机构(10)连接,所述主动轴(8)和多根从动轴(9)上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导向板(11),所述舱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远离电机(12)的一端贯穿舱体(1)并向舱体(1)内延伸,所述转轴(13)远离电机(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4),所述主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14)对应的第二斜齿轮(15),所述舱体(1)内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台姆超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