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座单元、马达以及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92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座单元、马达以及送风装置。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基座单元具有:与上述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在预定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电缆;以及具备设置上述电缆的电缆设置部的基座板,多个上述电缆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上述电缆设置部具有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壁部,上述第一壁部配置在相邻的上述电缆间的至少一部分,上述电缆和上述第一壁部经由模制树脂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座单元、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座单元、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具备以往的基座单元的电子设备公开于日本国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11-193019号公报。电子设备作为个人电脑而构成,具备具有箱体和多个电缆的基座单元。在箱体的底壁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圆柱状的多个突起。多个突起沿预定方向并排配置。各电缆沿箱体的底壁配置,且由相邻的突起挟持。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根据日本国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11-193019号公报所公开的基座单元,在相邻的突起间,各电缆仅被相邻的突起挟持,因此存在沿与箱体的底壁平行且与上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产生位置偏移的担忧。因此,存在电缆向箱体的固定变得不充分而基座单元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可靠性的基座单元、马达以及送风装置。本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方案1是一种基座单元,与外部电源连接,上述基座单元具有:与上述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在预定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电缆;以及具备设置上述电缆的电缆设置部的基座板,多个上述电缆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上述电缆设置部具有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壁部,上述基座单元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配置在相邻的上述电缆间的至少一部分,上述电缆和上述第一壁部经由模制树脂而固定。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缆设有三根以上,在一方的上述电缆间设有配置上述第一壁部的配置区域,在另一方的上述电缆间设有不配置上述第一壁部的非配置区域,上述配置区域和上述非配置区域在上述第二方向上重叠。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设有多个,多个上述第一壁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上隔着间隙配置。方案4根据方案2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设有多个,与一个上述电缆相邻并相对于该电缆设于彼此相反的一侧的两个上述第一壁部配置于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方案5根据方案1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缆设置部还具有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延伸而完全跨越多个上述电缆的第二壁部,上述第一壁部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二壁部连结。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设有多个,多个上述第二壁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上述第一壁部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两端部与上述第二壁部连结。方案7根据方案1~4任一项中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具有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凹陷的凹部,在上述凹部内填充有上述模制树脂的一部分。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由与上述基座板相同的部件构成。方案9根据方案5或6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具有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向上述电缆侧凹陷的凹部,在上述凹部内填充有上述模制树脂的一部分。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由与上述基座板相同的部件构成。方案11是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方案1~10任一项中所述的基座单元;定子;以及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旋转并具有与上述定子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的磁体的转子,上述电缆与上述定子电连接。方案12根据方案1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座板支撑上述定子,上述电缆设置部配置在比上述转子以及上述定子靠径向外方,上述基座板在上述电缆设置部的外方具有沿轴向贯通的空气流通口。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流通口的宽度在12mm以下。方案14是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方案11~13任一项中所述的马达;以及设于上述转子并通过上述马达的驱动而绕上述中心轴旋转的叶轮,上述叶轮通过旋转而从上方以及下方的一方吸气并向另一方或者周向排气。根据本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提高可靠性的基座单元、马达以及送风装置。有以下的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搭载了具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马达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搭载了具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马达的送风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搭载了具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马达的送风装置的内部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搭载了具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马达的送风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表示具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马达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具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马达的拆卸了转子壳体以及磁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配置模制部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基座板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勾挂部的沿周向的剖视图。图11是从径向观察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导通部件保持部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放大立体图。图1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沿周向的剖视图。图14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勾挂部的沿径向的剖视图。图15是从径向观察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导通部件保持部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立体图。图17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沿周向通过插通部的剖视图。图18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勾挂部的沿径向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立体图。图20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沿周向通过插通部的剖视图。图2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勾挂部的沿径向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立体图。图2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沿周向通过插通部的剖视图。图24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立体图。图25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沿周向通过插通部的剖视图。图26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立体图。图27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沿周向通过插通部的剖视图。图28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立体图。图29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沿周向通过插通部的剖视图。图30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电缆设置部的立体图。图3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沿周向通过插通部的剖视图。图3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基座单元的勾挂部的沿周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基座单元1、马达200以及送风装置100中,分别将与基座单元1的中心轴C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基座单元1的中心轴C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以基座单元1的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座单元,与外部电源连接,上述基座单元具有:与上述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在预定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电缆;以及具备设置上述电缆的电缆设置部的基座板,多个上述电缆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上述电缆设置部具有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壁部,上述基座单元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配置在相邻的上述电缆间的至少一部分,上述电缆和上述第一壁部经由模制树脂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01 JP 2017-0382421.一种基座单元,与外部电源连接,上述基座单元具有:与上述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在预定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电缆;以及具备设置上述电缆的电缆设置部的基座板,多个上述电缆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上述电缆设置部具有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壁部,上述基座单元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配置在相邻的上述电缆间的至少一部分,上述电缆和上述第一壁部经由模制树脂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缆设有三根以上,在一方的上述电缆间设有配置上述第一壁部的配置区域,在另一方的上述电缆间设有不配置上述第一壁部的非配置区域,上述配置区域和上述非配置区域在上述第二方向上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设有多个,多个上述第一壁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上隔着间隙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设有多个,与一个上述电缆相邻并相对于该电缆设置于彼此相反的一侧的两个上述第一壁部配置于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缆设置部还具有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延伸而完全跨越多个上述电缆的第二壁部,上述第一壁部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二壁部连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座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设有多个,多个上述第二壁部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雄太北村佳久青井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