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578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拦污系统,包括位于河道中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河道中的水由前向后流动,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之间具有拦污通道,拦污通道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拦污系统还包括清污机及垃圾收集装置,清污机位于拦污通道的出口处,垃圾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由清污机输出的污染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拦污系统,利用其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能阻拦住河道中的污染物,并使得污染物沿拦污通道随水流向后移动,且由于拦污通道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使得污染物在沿拦污通道向后移动过程中会逐渐汇集在拦污通道的出口处,使得本拦污系统在使用时,且在相同宽度的河道中所需的清污机数量较少。

A sewage intercep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wage interception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and second trash racks located in the river channel and distribut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The water in the river channel flows from front to back. There is a trash interception channel between the first trash rack and the second trash rack. The width of the trash Interception Channel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front to back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and the trash interception system. The system also includes a decontaminator and a garbage collection device,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exit of the decontamination passage and is used to collect pollutants from the decontaminator. The first and second trash barriers of the trash interception system in the invention can block pollutants in the river channel and make pollutants move backward along the trash interception channel along the water flow. Because the width of the trash interception channel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front to back, the pollutants will move backward along the trash interception channel. Gradually assembled at the outlet of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passage, so that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system is in use, and the number of cleaners required in the same width of the river channel is l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拦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拦污系统。
技术介绍
河道或水库中的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如植物残骸、垃圾等漂浮物,水利工程中的拦污栅主要用来阻拦这些漂浮物,避免泵站或电站中的机组因吸入漂浮物而遭受破坏。但是传统的拦污栅是一字型垂直于水流方向,整个拦污栅宽度是漂浮物打捞的范围,维护范围大。一般靠船舶打捞的方式,来清除浮物,清污方式不方便,效率低;且人站在船舶上打捞不利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另一种清污方式是使用回转式清污机,即在整个拦污面上全部布置电动回转式清污机,但在整个水面布置清污装置,又造成很大的浪费,对水流的过流影响大,过流能力差,且电能耗费量比较大。拦污设备装置采用何种构造可以使漂浮物集中到一起,并能自动回收打捞漂浮物,且节省电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清理河道中污染物的拦污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拦污系统,包括位于河道中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所述河道中的水由前向后流动,所述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之间具有拦污通道,所述拦污通道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拦污系统还包括清污机及垃圾收集装置,所述清污机位于拦污通道的出口处,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由清污机输出的污染物。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位于河道的右方,所述拦污系统还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进料端位于清污机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输送机的出料端位于垃圾收集装置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河道的左侧壁上设有左墙体,所述河道的右侧壁上设有右墙体,所述河道的中部设有中间墙体,所述左墙体、右墙体、及中间墙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清污机固定在中间墙体上,所述输送机的进料端放置在中间墙体的上端,所述输送机的出料端放置在右墙体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之间的夹角为α,且120°≤α≤150°。进一步地,所述α=120°。进一步地,所述α=150°。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具有收集槽的收集槽体、及与收集槽体活动连接的活动门。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为皮带输送机。进一步地,所述清污机为回转式清污机。进一步地,所述拦污系统,还包括位于清污机左方的第三拦污栅和位于清污机右方的第四拦污栅,所述第三拦污栅和第四拦污栅之间具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拦污通道相连通。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拦污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拦污系统,利用其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能阻拦住河道中的污染物,并使得污染物沿拦污通道随水流向后移动,且由于拦污通道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使得污染物在沿拦污通道向后移动过程中会逐渐汇集在拦污通道的出口处,这样,便于利用清污机将汇集在拦污通道的出口处的污染物提离水面,并由其出料端输出,再利用垃圾收集装置收集由清污机输出的污染物,从而实现对河道中污染物的阻拦及清理;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拦污通道的结构特征,使得被拦下的污染物会随水流自动汇集在拦污通道的出口处,即汇集在清污机处,使得本拦污系统在使用时,且在相同宽度的河道中所需的清污机数量较少,从而使得本拦污系统的整体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拦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河道5清污机11左墙体6垃圾收集装置12右墙体61收集槽体13中间墙体611收集槽14底板62活动门2第一拦污栅7输送机3第二拦污栅8第三拦污栅4拦污通道9第四拦污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拦污系统,包括位于河道1中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河道1中的水由前向后流动,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之间具有拦污通道4,拦污通道4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拦污系统还包括清污机5及垃圾收集装置6,清污机5位于拦污通道4的出口处,垃圾收集装置6用于收集由清污机5输出的污染物。本专利技术中拦污系统,利用其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能阻拦住河道1中的污染物,并使得污染物沿拦污通道4随水流向后移动,且由于拦污通道4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使得污染物在沿拦污通道4向后移动过程中会逐渐汇集在拦污通道4的出口处,这样,便于利用清污机5将汇集在拦污通道4的出口处的污染物提离水面,并由其出料端输出,再利用垃圾收集装置6收集由清污机5输出的污染物,从而实现对河道1中污染物的阻拦及清理;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拦污通道4的结构特征,使得被拦下的污染物会随水流自动汇集在拦污通道4的出口处,即汇集在清污机5处,使得本拦污系统在使用时,且在相同宽度的河道1中所需的清污机5数量较少,从而使得本拦污系统的整体结构简单。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垃圾收集装置6位于河道1的右方,即本实施例中垃圾收集装置6位于河道1的岸边,以便于后续利用车辆将垃圾收集装置6中的污染物运走。同时,拦污系统还包括输送机7,输送机7的进料端位于清污机5的出料端的下方,输送机7的出料端位于垃圾收集装置6的上方。清污机5将拦污通道4的出口处的污染物提离水面后,带动污染物向上移动,并由其出料端输出,由清污机5的出料端输出的污染物落在输送机7的进料端上,输送机7再带动污染物移动,并由其出料端输出,由输送机7的出料端输出的污染物落在垃圾收集装置6中。同时,本实施例中输送机7具体为皮带输送机,且输送机7也是一种电动传送带。清污机5为回转式清污机,具体为规模缩小的节能回转式清污机。本实施例中节能回转式清污机,其规模相比于常规的回转式清污机小很多,且能耗较低,更加符合国家倡导的低碳环保、低能耗的政策。本实施例中回转式清污机用于将汇集的污染物提到输送机7上,且输送机7用于将由回转式清污机提上来的污染物传送至垃圾收集装置6。本实施例中回转式清污机和输送机7均配套有相应电气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河道1的左侧壁上设有左墙体11,河道1的右侧壁上设有右墙体12,河道1的中部设有中间墙体13,左墙体11、右墙体12、及中间墙体13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清污机5固定在中间墙体13上,输送机7的进料端放置、并固定在中间墙体13的上端,输送机7的出料端放置、并固定在右墙体12的上端。上述垃圾收集装置6位于右墙体12的右方。在其它实施例中垃圾收集装置6也可位于左墙体11的左方。本实施例中河道1的底部设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板14。上述左墙体11、右墙体12、中间墙体13、及底板14构成进水池段。该进水池段为泵站、电站、或者引水口的前段连接段,且该进水池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水池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道(1)中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所述河道(1)中的水由前向后流动,所述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之间具有拦污通道(4),所述拦污通道(4)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拦污系统还包括清污机(5)及垃圾收集装置(6),所述清污机(5)位于拦污通道(4)的出口处,所述垃圾收集装置(6)用于收集由清污机(5)输出的污染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道(1)中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所述河道(1)中的水由前向后流动,所述第一拦污栅(2)和第二拦污栅(3)之间具有拦污通道(4),所述拦污通道(4)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拦污系统还包括清污机(5)及垃圾收集装置(6),所述清污机(5)位于拦污通道(4)的出口处,所述垃圾收集装置(6)用于收集由清污机(5)输出的污染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6)位于河道(1)的右方,所述拦污系统还包括输送机(7),所述输送机(7)的进料端位于清污机(5)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输送机(7)的出料端位于垃圾收集装置(6)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拦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的左侧壁上设有左墙体(11),所述河道(1)的右侧壁上设有右墙体(12),所述河道(1)的中部设有中间墙体(13),所述左墙体(11)、右墙体(12)、及中间墙体(13)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清污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乾龙黄少丞孙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