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拆卸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81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拆卸工具,它包括支撑框架体,所述支撑框架体包括第一顶部弧形管和第二顶部弧形管,所述第一顶部弧形管和第二顶部弧形管之间通过边框杆固定相连,并构成顶部承载台;所述第二顶部弧形管的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固定有底部弧形管;在第二顶部弧形管上通过转动结构安装有活动支撑杆。用来替代以往存在安全隐患的采用木方、木板等工具进行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的拆卸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人员及设备安全。

A tool for removing upper oil mist absorp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assembly tool for an up-down oil mist absor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body comprising a first top arc pipe and a second top arc pipe, which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hrough a frame rod between the top arc pipe and the second top arc pipe and constitute a top bearing platform. The bottom of the arc pipe on the second top is fixed with a bottom arc pipe by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rods, and a movable supporting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arc pipe on the second top by a rotating structure. It can replace the disassembly method of the oil mist absorption device with the tools such as wooden block and wooden board,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the past. It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guarantees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拆卸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盒检修装置,属于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具领域,适用于水电站上导下油雾吸收盒检修。
技术介绍
在某电站水轮发电机大修过程中,需要对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进行拆除。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位于上端轴连轴螺栓上方,上导油槽下方,鉴于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特殊的位置,难以采用桥机、葫芦等装置进行辅助拆卸。以某电站29F机组为例,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的单瓣重量为70kg,作业人员在拆卸时受空间影响只能蹲伏作业,单瓣拆卸需2-4人。拥挤的作业空间、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的重量及作业人员难以使力等问题使得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的拆卸过程极易发生安全隐患,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拆卸工具,用来替代以往存在安全隐患的采用木方、木板等工具进行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的拆卸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人员及设备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拆卸工具,它包括支撑框架体,所述支撑框架体包括第一顶部弧形管和第二顶部弧形管,所述第一顶部弧形管和第二顶部弧形管之间通过边框杆固定相连,并构成顶部承载台;所述第二顶部弧形管的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固定有底部弧形管;在第二顶部弧形管上通过转动结构安装有活动支撑杆。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上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活动支撑杆,所述活动支撑杆通过紧定螺母固定在螺杆上。所述第一顶部弧形管和支撑杆之间焊接有斜加强杆。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传统作业方法是在上端轴连轴螺栓上架设机械千斤顶使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落下,利用木板以上端轴连轴螺栓为支点支撑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并推动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使其沿木板滑下完成作业,该作业方法存在木板强度不足、木板滑移等安全隐患。采用本拆卸装置可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保护人员及设备安全,减少作业时间,在某电站29F机组检修中采用本套拆卸工具,效果良好。2、本拆卸工具充分利用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所处空间结构,支撑框架利用多根连轴螺栓螺母及上端轴固定支撑,通过本装置支撑框架的支撑将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的质量转化为支撑框架对上端轴的径向作用力及轴向作用力、支撑框架对上端轴连轴螺栓螺母的径向作用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安装结构图。图中:底部弧形管1、支撑杆2、斜加强杆3、紧定螺母4、螺杆5、第二顶部弧形管6、套筒7、第一顶部弧形管8、边框杆9、活动支撑杆10、油雾吸收装置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拆卸工具,它包括支撑框架体,所述支撑框架体包括第一顶部弧形管8和第二顶部弧形管6,所述第一顶部弧形管8和第二顶部弧形管6之间通过边框杆9固定相连,并构成顶部承载台;所述第二顶部弧形管6的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2固定有底部弧形管1;在第二顶部弧形管6上通过转动结构安装有活动支撑杆10。通过采用上述的拆卸工具,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对原有的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进行拆卸,进而有效的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上述的拆卸工具可以携带方便,便于操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工作过程中,通过支撑框架体的支撑将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的质量转化为支撑框架对上端轴的径向作用力及轴向作用力、支撑框架对上端轴连轴螺栓螺母的径向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套筒7,所述套筒7的侧壁上焊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活动支撑杆10,所述活动支撑杆10通过紧定螺母4固定在螺杆5上。通过所述的转动结构保证了能够转动活动支撑杆10,进而保证了其支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部弧形管8和支撑杆2之间焊接有斜加强杆3。通过所述的斜加强杆3增加了其结构强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实际拆卸时,先将拆卸工具支撑框架放入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单瓣的正下方,顶部承载台上弧面紧靠上端轴,底部弧形管1贴紧2颗M110×6连轴螺栓螺母,使顶部承载台上端面形成有效支撑平面。利用导向螺杆进行导向,使单瓣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落在顶部承载台上端面。移动活动支柱座,使两个活动支柱座间距约为2/3个单瓣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宽度大小,并将支柱与活动支柱座通过M10螺栓连接起来,支柱下端垫上羊毛毡。拆卸导向螺杆,两名作业人员从单瓣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两端使力,使单瓣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沿两根支柱滑动至羊毛毡上完成拆卸工作。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框架体,所述支撑框架体包括第一顶部弧形管(8)和第二顶部弧形管(6),所述第一顶部弧形管(8)和第二顶部弧形管(6)之间通过边框杆(9)固定相连,并构成顶部承载台;所述第二顶部弧形管(6)的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2)固定有底部弧形管(1);在第二顶部弧形管(6)上通过转动结构安装有活动支撑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导下油雾吸收装置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框架体,所述支撑框架体包括第一顶部弧形管(8)和第二顶部弧形管(6),所述第一顶部弧形管(8)和第二顶部弧形管(6)之间通过边框杆(9)固定相连,并构成顶部承载台;所述第二顶部弧形管(6)的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2)固定有底部弧形管(1);在第二顶部弧形管(6)上通过转动结构安装有活动支撑杆(10)。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江宏高齐瑞万乾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