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以及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99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具备:外壳主体;外装罩,其由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以及加强部件,其由比上述外装罩硬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上述外装罩的内表面,防止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相对于上述外壳主体产生卷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壳以及钟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移动电话、移动信息终端机等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外壳以及具备该外壳的钟表。
技术介绍
例如在手表外壳中,公知如日本特开2000-329869号公报所记载那样构成为:在金属制的外壳主体的上部外周设有软质合成树脂制的外装罩,并在该外装罩的上部配置有金属制的按压部件,并且利用该按压部件来将外装罩固定于外壳主体。这种手表外壳构成为,通过利用多个螺丝将金属制的按压部件安装于外壳主体,来利用按压部件将外装罩推压至外壳主体,从而软质合成树脂制的外装罩不会相对于外壳主体产生卷曲。然而,在这样的手表外壳中,为了将软质合成树脂制的外装罩安装为不会相对于外壳主体产生卷曲,需要使用金属制的按压部件来将外装罩推压至外壳主体,因此作为其它部件的部件件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不使用其它部件就能够防止外装罩相对于外壳主体的卷曲的外壳以及具备该外壳的钟表。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之一的外壳的特征在于,具备:外壳主体;外装罩,其由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以及加强部件,其由比上述外装罩硬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上述外装罩的内表面,防止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相对于上述外壳主体产生卷曲。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手表的9点侧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手表外壳的A-A向视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手表外壳的B-B向视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5A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手表外壳的加强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5B是从下方观察图3所示的手表外壳的加强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手表的9点侧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手表外壳的C-C向视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示出图6所示的手表外壳的D-D向视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9A是从上方观察图7所示的手表外壳的加强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9B是从下方观察图7所示的手表外壳的加强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5A、图5B,对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4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外壳1。该手表外壳1由外壳主体2和外装罩3构成。如图1~图4所示,在该手表外壳1的上部开口部、即外壳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经由玻璃衬垫4a而安装有钟表玻璃4。在该手表外壳1的下部、即外壳主体2的下部安装有背盖(未图示)。并且,在该手表外壳1的内部、即外壳主体2的内部设有钟表模块(未图示)。如图1所示,在该手表外壳1的12点侧和6点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表带(未图示)的带安装部5。并且,在该手表外壳1的2点侧、3点侧、4点侧、8点侧、以及10点侧分别设有开关部6。然而,如图3以及图4所示,手表外壳1的外壳主体2由第一外壳部7和第二外壳部8构成。第一外壳部7利用不锈钢等金属或者硬质的合成树脂而整体大致形成为筒状。该第一外壳部7构成为,在其内部配置有钟表模块(未图示),并且在外周部安装有多个开关部6(参照图1)。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二外壳部8利用不锈钢等金属而整体大致形成为环状,并经由防水环7a而安装于第一外壳部7的上部。即,该第二外壳部8具备安装于第一外壳部7的上部的环状的基体部8a、和竖立设置在该基体部8a上的环状的壁部8b。由此,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别形成有切口部。由此,第二外壳部8构成为,在位于壁部8b的内周侧的切口部的内周面经由玻璃衬垫4a而安装有钟表玻璃4,并且在位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配置有后述的外装罩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如图1~图4所示,外装罩3由聚氨酯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并构成为以覆盖外壳主体2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主体2的上部以及外周部。即,该外装罩3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上部以及外周部连续至第一外壳部7的外周部地覆盖上述部位,在该状态下,位于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部位构成为通过多个螺丝10而安装于第二外壳部8。并且,如图1所示,该外装罩3形成为位于安装多个螺丝10的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部位、位于3点侧的部位、以及位于9点侧的部位向其内周侧和外周侧突出的形状。由此,如图2~图4所示,外装罩3构成为,向其内周侧突出的部分以从位于钟表玻璃4的外周的缘部连续至钟表玻璃4的上表面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外装罩3的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部位形成为,其径向长度比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径向长度长。并且,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部位的外装罩3的各内周部除其径向的各两侧部3a之外,分别设有切口部3b。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外装罩3的位于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部位通过螺丝10而被固定,由此位于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部位的内周部安装为不会相对于钟表玻璃4产生卷曲。并且,该外装罩3的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部位的内周部容易相对于钟表玻璃4产生卷曲。因此,如图3~图5A、图5B所示,在该外装罩3的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部位的内周面分别埋入有用于防止其内周部的卷曲的加强部件11。即,该加强部件11比外装罩3硬,利用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刚性较高的合成树脂而与外装罩3形成为一体。并且,该加强部件11具备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如图3~图5A、图5B所示,第一加强部12是上部水平板部,配置于外装罩3的位于内周部侧的下表面,并构成为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上端部以及钟表玻璃4的外周部对应。并且,该第一加强部12形成为其内周部与外装罩3的内周部相同的形状。即,如图2~图5A、图5B所示,该第一加强部12形成为其内周部与外装罩3的内周部的径向的两侧部3a以及设于它们之间的切口部3b相对应的形状。由此,第一加强部12构成为其内周部以及两侧部的各缘部暴露在外装罩3的内周侧的外部。并且,在该第一加强部12,沿径向(长边方向)以预定间隔设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圆形的多个第一嵌入孔12a。如图3~图5A、图5B所示,第二加强部13是纵板部,配置于外装罩3的内表面,并构成为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对应。该第二加强部13以从第一加强部12的外周端部沿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达到至基体部8a的上表面的状态来与第一加强部12形成为一体。在该第二加强部,沿径向以预定间隔设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方形的多个第二嵌入孔13a。如图3~图5A、图5B所示,第三加强部14是下部水平板部,配置于外装罩3的位于外周侧的下表面,并构成为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在设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存在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即,如图3~图5A、图5B所示,该第三加强部14以从第二加强部13的下端部连续至第二外壳部8的在设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存在的基体部8a的外周端部的状态来与第二加强部13形成为一体。在该第三加强部14,沿径向以预定间隔设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圆形的多个第三嵌入孔14a。并且,如图3~图5A、图5B所示,该加强部件11具备释放来自外部的冲击的冲击释放部15。该冲击释放部15是在径向上较长的板状部,并在位于第二加强部13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具备:外壳主体;外装罩,其由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以及加强部件,其由比上述外装罩硬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上述外装罩的内表面,防止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相对于上述外壳主体产生卷曲。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10 JP 2017-077571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具备:外壳主体;外装罩,其由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以及加强部件,其由比上述外装罩硬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上述外装罩的内表面,防止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相对于上述外壳主体产生卷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件具备:第一加强部,其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端部对应;第二加强部,其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述上端部的外周面对应;以及第三加强部,其与上述外壳主体的设于上部外周的切口部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件具备冲击释放部,当上述外装罩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上述冲击释放部释放该冲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件具备冲击释放部,当上述外装罩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上述冲击释放部释放该冲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村龙美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