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39715 阅读:4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包括:S1根据不同的成因,把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2根据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其岩芯同一位置的常规测井曲线上,并总结相应取芯段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S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最终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岩溶型储层中。在钻井取芯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堆积角砾岩,有助于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岩性识别是储层评价的基础工作。目前对储层进行岩性识别。常用的测井识别方法有:交会图法,以及各种数学判别分析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地层岩性运用最多的是交会图法。交汇图法是选用两种对岩性反应敏感的物理量进行交会来识别地层的岩性,主要是依据不同储层的岩性和流体类型异常在交会图平面上占有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异常划分。常用的有中子-密度交会图、声波时差-密度交会图、中子-声波时差交会图等。交会图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和快捷的优点,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岩性识别方法。但其缺点是对复杂岩性识别率低。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复杂岩性,一些新的数学判识方法陆续涌现,这些方法主要包括:M-N交汇图、元素测井(ECS)、BP神经网络等。M-N交汇图是将密度、中子及声波三种岩性曲线适当组合来达到划分岩性的目的。元素测井通过精确测量地层组成元素的含量来鉴别地层沉积矿物含量,以便达到岩性识别的目的。神经网络岩性识别法是选择一定的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作为输入向量,并用与此对应的岩性作为输出向量,二者组成一个训练对,由多个训练对组成一个样本集,这样就建立起一系列与实际地质状况相对应的测井相特征。这些新方法的缺点是技术要求复杂,甚至需要新的测井手段。另外以往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多基于沉积时期岩石矿物组成和结构的差异。但是由于岩溶角砾岩形成于岩溶期成岩作用,其成分结构复杂,不同于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类或者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岩,所以用传统的岩性识别的方法,难以实现对岩溶角砾岩的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岩溶作用发生时,角砾岩往往比较发育,而且角砾岩往往能代表一定的古地貌位置,因此可以依据岩溶角砾岩来判断岩溶古地貌。针对角砾岩最关键的问题则是岩性识别。用传统的岩性识别的方法,难以实现对岩溶角砾岩的识别。本专利技术则从角砾岩的成因出发,统计分析各种不同类型角砾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针对性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以识别不同的岩溶角砾岩。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不同的成因,把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2根据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的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测井曲线上,得出相应取芯段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S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的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S11将由岩溶时期的破碎作用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S12将由岩溶过程中洞穴岩石的坍塌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坍塌角砾岩;S13将由岩溶时期的地下暗河或者洞穴沉积物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堆积角砾岩。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根据角砾成分、角砾棱角形状、角砾的可拼接性、角砾间的胶结类型或泥质含量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S21若角砾棱角分明且具有可拼接性,角砾间为化学胶结且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小于10%,则判断该岩溶角砾岩为岩溶破碎角砾岩;S22若角砾呈棱角状且杂乱不可拼接,角砾间为化学胶结且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在10%-25%之间,则判断该岩溶角砾岩为岩溶塌陷角砾岩;S23若角砾有磨圆且呈现多种不同矿物成分的角砾,并且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大于25%,则判断该岩溶角砾岩为岩溶堆积角砾岩。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GR曲线上,并分析出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响应特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A1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GR曲线上;A2对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进行定性分析,总结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曲线形态,得到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定性特征;A3对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将相应取芯段的GR值与对应区域内的围岩GR均值进行比较,统计相应取芯段的GR值的范围,得到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定量特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上,并分析出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响应特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B1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上;B2对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定性分析,总结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曲线形态,得到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定性特征;B3对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将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值与对应区域内的围岩电阻率值进行比较,统计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的范围,得到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定量特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双侧向电阻率曲线上,并分析出相应取芯段的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响应特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C1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以及浅侧向电阻率曲线上;C2对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以及浅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定性分析,总结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和浅侧向电阻率曲线的曲线形态差异,得到相应取芯段的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定性特征;C3对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以及浅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统计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范围,得到相应取芯段的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定量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岩溶型储层中。在钻井取芯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堆积角砾岩,有助于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本专利技术从成因的角度定义了三类岩溶角砾岩,为角砾岩和岩溶古地貌的研究和刻画奠定重要基础;本专利技术形成一套进行岩溶角砾岩识别的方法,解决了角砾岩识别难,一定程度上研究不够充分的困难;本专利技术可操作性强,识别直观、清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方法步骤可以很方便的推广应用到岩溶地层的勘探开发中。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的角砾岩识别模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的角砾岩识别模式图二。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描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步骤S1从岩溶角砾岩成因角度进行岩性分类:本步骤首先对岩溶角砾岩成因进行分析,再根据不同的成因将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具体步骤为:S11根据研究分析,岩溶破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不同的成因,把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2根据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的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测井曲线上,得出相应取芯段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S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的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不同的成因,把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2根据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的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测井曲线上,得出相应取芯段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S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的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S11将由岩溶时期的破碎作用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S12将由岩溶过程中洞穴岩石的坍塌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坍塌角砾岩;S13将由岩溶时期的地下暗河或者洞穴沉积物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堆积角砾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角砾成分、角砾棱角形状、角砾的可拼接性、角砾间的胶结类型或泥质含量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S21若角砾棱角分明且具有可拼接性,角砾间为化学胶结且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小于10%,则判断该岩溶角砾岩为岩溶破碎角砾岩;S22若角砾呈棱角状且杂乱不可拼接,角砾间为化学胶结且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在10%-25%之间,则判断该岩溶角砾岩为岩溶塌陷角砾岩;S23若角砾有磨圆且呈现多种不同矿物成分的角砾,并且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大于25%,则判断该岩溶角砾岩为岩溶堆积角砾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GR曲线上,并分析出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响应特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A1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涛孙宜朴王丹丹李维金晓辉陈霞李淑筠沃玉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