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投影屏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55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0:02
一种背投影屏幕,由一投影侧至一观看者侧依序包括透光基材、吸光膜片以及第一扩散片。透光基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投影侧,第二表面朝向观看者侧,第一表面配置朝向投影侧突出的多个棱镜结构。透光基材位于吸光膜片与这些棱镜结构之间。吸光膜片包括彼此间隔配置的多个吸光结构,且这些棱镜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这些吸光结构的分布密度。吸光膜片位于第一扩散膜片与透光基材之间。通过上述设计的背投影屏幕具有良好的影像画面显示品质。

Back projection screen

A back projection screen, from one projection side to one viewer side, sequentially comprises a translucent substrate, a light absorbing diaphragm and a first diffuser.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includes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opposite the first surface, the first surface facing the projection side, the second surface facing the viewer side, and the first surface disposed of a plurality of prism structures projecting toward the projection side. The transparent substrat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light absorbing diaphragm and the prism structure. Absorbing diaphragms consist of a plurality of absorbing structures spaced apar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these prism structure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se absorbing structures. The light absorbing diaphragm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first diffusion diaphragm and the transparent substrate. The back projection screen designed by the above has good image display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投影屏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背投影屏幕,尤其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大尺寸显示的背投影屏幕。
技术介绍
由于光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显示装置已经被开发出来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中,背投影显示装置具有大尺寸显示以及高对比度等优点,因此其被视为显示器中的一重要发展趋势。一般而言,背投影显示装置是观看者与投影机分别位于屏幕的两侧,观看者通过投影机从屏幕上透射出来的投影光线而观看图像。背投影显示装置的架构包括投影机以及投影屏幕。投影屏幕包括朝向观看者的多个棱镜结构以及朝向投影机的扩散层,且每一个棱镜结构上配置相邻的折光部与抗光部。投影机所发出的投影光束经由棱镜结构的折光部折射并导正,使得观看者能够在投影屏幕上看到正常的影像画面。棱镜结构的抗光部会吸收多数的外界环境光,因此外界环境光不会入射至观看者的眼睛而造成影像画面的对比度下降,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光影响影像画面的显示品质。此外,投影屏幕的扩散层可将入射至投影屏幕的投影光束均匀化,有助于提升影像画面的品质。然而,上述背投影显示装置的架构,存在有以下的缺点:(1)由于折光部与抗光部是整合在同一个棱镜结构上,因此仅能应用于投影机天吊型的架构。(2)由于折光部与抗光部是整合在同一个棱镜结构上,因此当投影光束通过棱镜结构时,部分投影光束会被抗光部的吸光材质所吸收,导致光利用效率将降低。(3)上述投影屏幕结构与超短焦投影机搭配时,会导致辉度增益太低且影像画面均匀性差的问题。(4)由于投影屏幕的扩散层朝向投影机,提升影像画面品质的效果有限,且会有产生热点(hotspot)的疑虑。本“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投影屏幕,其具有良好的影像画面显示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投影屏幕,由一投影侧至一观看者侧依序包括透光基材、吸光膜片以及第一扩散膜片。透光基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投影侧,第二表面朝向观看者侧,第一表面配置朝向投影侧突出的多个棱镜结构。透光基材位于吸光膜片与这些棱镜结构之间。吸光膜片包括彼此间隔配置的多个吸光结构,且这些棱镜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这些吸光结构的分布密度。吸光膜片位于第一扩散膜片与透光基材之间。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投影屏幕,由一投影侧至一观看者侧依序包括透光基材、扩散膜片以及吸光膜片。透光基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投影侧,第二表面朝向观看者侧,第一表面配置朝向投影侧突出的多个棱镜结构。透光基材位于吸光膜片与这些棱镜结构之间。吸光膜片包括彼此间隔配置的多个吸光结构,且这些棱镜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这些吸光结构的分布密度。扩散膜片位于吸光膜片与透光基材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折光功能的棱镜结构与具有吸光功能的吸光结构分别为独立的光学部件,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能够同时应用于投影机天吊型架构以及一般下投式架构。(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棱镜结构朝向投影侧,投影光的光路径导正完全是透过棱镜结构的折射,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可应用于超短焦投影机,且具有高辉度增益。(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扩散层朝向观看者侧,有助于提升影像画面品质,且不会产生热点(hotspot)。(4)通过调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这些吸光结构的分布密度,有助于提升影像画面品质。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从投影侧观察图1所示的透光基材的正视图。图3为从投影侧观察图1所示的这些棱镜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分布方式示意图。图4为从观看者侧观察图1所示的吸光膜片的正视图。图5为图1所示区域Z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从观看者侧观察图1所示的第一扩散膜片的正视图。图7为图1所示每一微结构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每一微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每一微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的剖面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的剖面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1位于投影侧PS与观看者侧VS之间,且投影侧PS与观看者侧VS分别位于背投影屏幕1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1由投影侧PS至观看者侧VS依序包括透光基材11、吸光膜片12以及第一扩散膜片13。透光基材11包括第一表面111以及与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2,透光基材11的第一表面111朝向投影侧PS,透光基材11的第二表面112朝向观看者侧VS,且第一表面111配置朝向投影侧PS突出的多个棱镜结构110,用以折射来自投影侧PS的投影光束L。透光基材11位于吸光膜片12与这些棱镜结构110之间,吸光膜片12包括彼此间隔配置的多个吸光结构120,用以吸收来自观看者侧VS的外界环境光(未显示),且这些棱镜结构110的分布密度大于这些吸光结构120的分布密度。吸光膜片12位于第一扩散膜片13与透光基材11之间。以下再针对本实施例的背投影屏幕1的详细构造做进一步的描述。请参照图2,其为从投影侧观察图1所示的透光基材11的正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这些棱镜结构110分别沿着分布方向D1排列,且每一棱镜结构110例如是沿着延伸方向E1延伸的柱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棱镜结构110的分布方向D1与每一棱镜结构110的延伸方向E1例如是彼此不平行,具体而言,这些棱镜结构110的分布方向D1为垂直方向,每一棱镜结构110的延伸方向E1为水平方向。需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棱镜结构110沿着分布方向D1排列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之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这些棱镜结构110a自透光基材11的轴心A沿着径向D2呈同心环状分布。请参照图4,其为从观看者侧观察图1所示的吸光膜片12的正视图。如图1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光膜片12还包括多个透光部121。吸光膜片12的这些透光部121与这些吸光结构120分别沿着分布方向D1彼此交错排列,且每一吸光结构120例如是沿着延伸方向E1’延伸的柱状结构,来自投影侧PS的投影光束L通过这些透光部121顺利通过吸光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投影屏幕,所述背投影屏幕由一投影侧至一观看者侧依序包括透光基材、吸光膜片以及第一扩散膜片,所述透光基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投影侧,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观看者侧,所述第一表面配置朝向所述投影侧突出的多个棱镜结构;所述透光基材位于所述吸光膜片与所述多个棱镜结构之间,所述吸光膜片包括彼此间隔配置的多个吸光结构,且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多个吸光结构的分布密度;所述吸光膜片位于所述第一扩散膜片与所述透光基材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投影屏幕,所述背投影屏幕由一投影侧至一观看者侧依序包括透光基材、吸光膜片以及第一扩散膜片,所述透光基材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投影侧,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观看者侧,所述第一表面配置朝向所述投影侧突出的多个棱镜结构;所述透光基材位于所述吸光膜片与所述多个棱镜结构之间,所述吸光膜片包括彼此间隔配置的多个吸光结构,且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多个吸光结构的分布密度;所述吸光膜片位于所述第一扩散膜片与所述透光基材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投影屏幕还包括第二扩散膜片,位于所述吸光膜片与所述透光基材之间,所述第二扩散膜片由所述投影侧至所述观看者侧依序包括:第一扩散层、胶层及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一扩散层配置于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第二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层的表面及所述第二扩散层的表面经由粗糙化处理,所述胶层配置于所述第一扩散层与所述第二扩散层之间,所述第一扩散层的折射率及所述第二扩散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胶层的折射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膜片包括片状基材,所述片状基材包括多个扩散粒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膜片包括基材以及配置于所述基材上的多个微结构,所述多个微结构的每一微结构包括多个扩散粒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结构的每一微结构具有长轴、短轴以及厚度,所述长轴平行于所述微结构的延伸方向,且所述多个微结构的所述长轴的长度、所述短轴的长度以及所述厚度随机变化。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结构的每一微结构为圆弧弯曲朝向所述观看者侧突出的半球形三维结构、半椭球形三维结构或半圆柱状三维结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棱镜结构沿着一分布方向排列,且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每一棱镜结构为沿一延伸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分布方向与所述延伸方向彼此不平行。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还包括轴心,所述多个棱镜结构自所述轴心沿着径向呈同心环状分布。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还包括多个扩散粒子。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投影屏幕还包括棱镜膜片,所述棱镜模片配置于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多个棱镜结构配置于所述棱镜膜片朝向所述投影侧的表面上。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膜片包括多个扩散粒子,且所述多个扩散粒子分布于所述多个棱镜结构内。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膜片还包括多个透光部,所述多个透光部与所述多个吸光结构分别沿着一分布方向彼此交错排列,所述多个吸光结构的每一吸光结构为沿一延伸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分布方向与所述延伸方向彼此不平行。1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祥苏方旋杨舒评谢启堂许富强简宏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