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69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夜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顶部的收纳腔,收纳腔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外侧通过连接带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夜视仪外壳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光电阴极、微通道板和显示屏,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收纳腔,在平时将夜视仪收纳进收纳腔中,使用时,用手握住夜视仪外壳顶部的凸块往下拉出收纳腔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夜视仪的快速收纳和打开,同时可以对瞳距和镜筒的高度进行微调方便实用。

Infrared night vision instrument based on helm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ight vis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n infrared night vision instrument based on helmet. Including a receiving cavity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helmet, the receiv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night vision device which can be extended and contracted. The end of the receiv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night vision device through a connecting belt; the night vision device comprises a night vision device shell, and the night vision devic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frared emission tube and two parallel. The first and second lens barrels arranged in rows are arranged in turn with an objective lens, a photocathode, a microchannel plate and a display screen, and an adjus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and second lens barrels. By setting the receiving cavity, the night vision instrument is norm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ceiving cavity, and when in use, the convex block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of the night vision instrument is grasped by hand and the receiving cavity is pulled down.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fast reception and opening of the night vision instrument, and can adjust the pupil distance and the height of the mirror barrel conveniently and prac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夜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
技术介绍
夜视仪是人们在夜间进行活动的重要设备,在军用和民用方面均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夜视仪只设置有一个镜筒,工作时人们只能观察到一边的情况,当需要观察区域更广的情况时则该夜视仪满足不了工作需求,且传统的夜视仪未设置头盔,工作时需要人工用手拿着夜视仪观察,当工作时需要手工做其他任务时,则人们无法使用该夜视仪,且传统的夜视仪未设置护镜套,使用时间长了以后物镜面易被刮花,导致无法继续使用,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公开号为CN205920271U,公开日为2017020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双目双筒头盔数码夜视仪,包括第一镜杆、红外线器、头盔、第二镜杆和光电阴极,所述第一镜杆与第二镜杆的左侧安装有物镜,所述红外线器安装在第一镜杆与第二镜杆的上方,且红外线器的左侧外壁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所述头盔与红外线器之间通过固定块连接,且头盔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在固定块的右侧,所述第二镜杆与护镜套之间通过绸带连接,且护镜套设置在第二镜杆的下方,所述红外线器的外壁上安装有开关,所述头盔的外壁上覆盖有防撞材料,所述光电阴极设置在第二镜杆的内部。该技术方案中的夜视仪在使用的时候安装在头盔上,不使用的时候需要取下来另外携带,增加了携带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能够将夜视仪直接设置在头盔上,需要使用夜视仪时能够快速打开,不使用时,能够快速收纳,且可以对瞳距和镜筒的高度进行微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顶部的收纳腔,收纳腔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外侧通过连接带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夜视仪外壳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光电阴极、微通道板和显示屏,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夜视仪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收纳腔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的高度高于收纳腔的顶壁。所述收纳腔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设置于凸块的活动路径上,限位装置包括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分别设置于凸块滑槽的两端;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均包括推杆滑槽和卡块滑槽,推杆滑槽和卡块滑槽均与凸块滑槽垂直,推杆滑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和推杆,推杆一端与杠杆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按钮,卡块滑槽内设置有卡块,卡块的一端与杠杆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斜面,斜面的端部伸出卡块滑槽的端部设置于凸块滑槽的上方;杠杆一端与推杆铰接,另一端与卡块铰接,中部与支撑杆铰接,支撑杆设置于推杆滑槽和卡块滑槽之间,且与凸块滑槽的侧壁垂直。所述夜视仪外壳的两侧设置有夜视仪滑块,收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夜视仪滑槽,夜视仪滑块设置于夜视仪滑槽内。所述发条弹簧的中部与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穿过发条弹簧的中部,第一支撑轴两端与收纳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收纳腔为圆弧形,且与头盔顶部的弧度相同,夜视仪滑槽与夜视仪滑块均为圆弧形,且与收纳腔的弧度相同。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支撑板、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二支撑板、第二齿轮、第一旋钮、连接杆、第三齿轮、第二旋钮、第三螺杆、第二支撑轴、第四齿轮、第三支撑轴、第五齿轮、第三支撑板、螺母、第四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镜筒的下方,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二镜筒的下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螺杆穿过第一支撑板上的螺纹孔与第一支撑板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穿过第二支撑板上的螺纹孔与第二支撑板螺纹连接;第一螺杆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四支撑板转动连接,第四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杆上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螺杆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五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螺杆上套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第四齿轮设置于第三齿轮与第五齿轮之间,且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五齿轮啮合;第四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板的两端,连接杆穿过第三支撑板,且连接杆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连接,第三齿轮和第一旋钮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杆的两端,夜视仪外壳的底壁上设置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杆穿过夜视仪外壳,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均设置在夜视仪外壳外,第四齿轮通过第二支撑轴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五齿轮通过第三支撑轴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三螺杆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相连,底部与第二旋钮固定连接,第三螺杆的中部穿过螺母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母与夜视仪外壳的底壁固定连接。第一螺杆与第四支撑板互相垂直,第一螺杆与第一齿轮互相垂直,第一螺杆与第一支撑板互相垂直;第二螺杆与第五支撑板互相垂直,第二螺杆与第二齿轮互相垂直,第二螺杆与第二支撑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均为斜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互相垂直,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互相垂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的直径相同,且均设置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夜视仪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玻璃罩,玻璃罩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前方,且玻璃罩的直径大于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直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头盔的顶部设置收纳腔,在平时将夜视仪收纳进收纳腔中,使用时,用手握住夜视仪外壳顶部的凸块往下拉出收纳腔即可。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夜视仪的快速收纳和打开,同时可以对瞳距和镜筒的高度进行微调方便实用。当需要使用夜视仪时,用手握住夜视仪外壳顶部的凸块往下拉,直至凸块穿过限位装置的卡块后,放开凸块,卡块在凸块和发条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位置,即可进行使用。当夜视仪使用完成后,用两根手指同时握住限位装置两端的按钮,推动推杆运动,从而带动杠杆绕着支撑杆偏转,从而使杠杆带动卡块向两边分开,当卡块的端部完全收缩至推杆滑槽内时,发条弹簧带动夜视仪向收纳腔中运动,实现夜视仪的自动收纳。当需要对瞳距进行调整时,用手旋转第一旋钮,第一旋钮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一支撑板沿着第一螺杆左右移动;同时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第二支撑板沿着第二螺杆左右移动,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移动方向相反,随着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移动,带动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向左和向右,实现对瞳距的调整。当需要调整镜筒的高度时,用手旋转第二旋钮,第二旋钮带动第三螺杆转动,第三螺杆在转动的同时沿着螺母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板上下运动,第三支撑板带动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上下运动,实现镜筒高度的调整。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正面视图;图5是限位装置结构透视图;图6是图5中A处放大图;图7是夜视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通过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通过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102),限位装置(102)设置于凸块(8)的活动路径上,限位装置(102)包括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分别设置于凸块滑槽的两端;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均包括推杆滑槽(106)和卡块滑槽(107),推杆滑槽(106)和卡块滑槽(107)均与凸块滑槽垂直,推杆滑槽(106)内设置有压缩弹簧(105)和推杆(103),推杆(103)一端与杠杆(109)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按钮(101),卡块滑槽(107)内设置有卡块(104),卡块(104)的一端与杠杆(109)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斜面,斜面的端部伸出卡块滑槽(107)的端部设置于凸块滑槽的上方;杠杆(109)一端与推杆(103)铰接,另一端与卡块(104)铰接,中部与支撑杆(108)铰接,支撑杆(108)设置于推杆滑槽(106)和卡块滑槽(107)之间,且与凸块滑槽的侧壁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两侧设置有夜视仪滑块(7),收纳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夜视仪滑槽(6),夜视仪滑块(7)设置于夜视仪滑槽(6)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弹簧(4)的中部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穿过发条弹簧(4)的中部,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头盔的红外线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2)为圆弧形,且与头盔顶部的弧度相同,夜视仪滑槽(6)与夜视仪滑块(7)均为圆弧形,且与收纳腔(2)的弧度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莉萍邓慧郭勇廖无瑕万娇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