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降损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41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及装置,属于配电网节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基于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配电网进行降损。由于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均可基于配电网的损耗模型,分析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即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不同供电区域类型、电压等级、元件损耗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从而能够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损耗分布情况,定位配电网降损的薄弱环节,以实现针对性地降损。因此,降损效果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网降损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节能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配电网负荷逐渐增长。在过去,人们只注重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较多地忽视了经济性,即缺乏统一的电网规划,使得配电网运行不够经济。尤其是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分析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导致电力企业在开展配电网规划、改造时缺乏节能降损方面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其中,配电网的电能损耗为配电网在整个电能的输送过程中,在每个输变电元件及各个输送环节上的电能损耗。由于配电网运行经济性是实现电力工业节能降损的重要保证,是电力企业提高竞争力重要手段,从而为了全面掌握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指导电网运行、建设与改造,有必要对配电网进行降损。现有的配电网降损方法主要是利用配电网络重构、无功补偿优化配电网运行,以及通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来进行降损。配电网络重构就是通过改变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的组合状态,即选择用户的供电路径以达到降低网损、消除过载、平衡负荷及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无功功率补偿是通过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以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变压器经济运行指的是当几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由于各变压器铁耗基本不变,而铜耗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需按负载大小调整运行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使变压器的功率总损耗为最小。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上述方法都是在局部获取最优配置,以实现对配电网进行降损,而不同配电网的供电损耗差别较大,其未考虑到不同供电区域的配电网的实际损耗分布情况,从而导致降损过程较盲目,降损不具有针对性。因此,降损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中是利用配电网络重构、无功补偿优化配电网运行,以及通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来进行降损。由于上述方法都是在局部获取最优配置,以实现对配电网进行降损,而不同配电网的供电损耗差别较大,其未考虑到不同供电区域的配电网的实际损耗分布情况,从而导致降损不具有针对性,降损效果不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配电网降损方法及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基于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步骤2,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步骤3,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配电网进行降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基于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配电网进行降损。由于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均可基于配电网的损耗模型,分析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即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不同供电区域类型、电压等级、元件损耗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从而能够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损耗分布情况,定位配电网降损的薄弱环节,以实现针对性地降损。因此,降损效果较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降损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基于所述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所述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所述配电网的降损效益;排序模块,用于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所述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降损模块,用于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所述配电网进行降损。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导线截面积的不同取值对应线损率的柱状统计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线路负载率的不同取值与线损率之间的柱状统计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线路运行电压的不同取值与线损率之间的柱状统计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供电半径的不同取值与线损率之间的柱状统计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线路功率因数的不同取值与线损率之间的柱状统计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三相不平衡度的不同取值与线损率之间的柱状统计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负载率的不同取值与线损率之间的柱状统计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功率因数的不同取值与线损率之间的柱状统计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不同变压器型号与线损率之间的柱状统计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配电网降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随着配电自动化工作的开展,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降损是提高配电网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追求效益最优化的必然趋势。当前配电网降损技术主要是利用网络重构、无功补偿优化配电网运行,以及通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来进行降损。配电网络重构又称配电网络组态,或配电网络馈线组态、配电网络馈线重构。配电网络重构就是通过改变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的组合状态,即选择用户的供电路径以达到降低网损、消除过载、平衡负荷及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无功功率补偿简称无功补偿,是通过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以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变压器经济运行指的是当几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由于各变压器铁耗基本不变,而铜耗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需按负载大小调整运行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使变压器的功率总损耗为最小。由于上述三种现有的降损方法均是在局部获取最优配置,以实现对配电网进行降损,而不同配电网的供电损耗差别较大,其未考虑到不同供电区域的配电网的实际损耗分布情况,从而导致降损不具有针对性,降损效果不佳。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101、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基于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102、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103、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配电网进行降损。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网降损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供电区域的类型按照负荷密度的大小可以分为A+、A、B、C、D、E这六种,其对应的负荷密度依次减少。其中,负荷密度是表征负荷分布密集程度的量化参数,它是每平方公里的平均用电功率数值,以MW/km2计量。另外,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的线损影响因子可以至少包括导线截面积、线路负载率、线路运行电压、供电半径、线路功率因数、三相不平衡度、变压器负载率、变压器功率因数、变压器型号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基于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配电网进行降损。由于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均可基于配电网的损耗模型,分析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即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不同供电区域类型、电压等级、元件损耗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从而能够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基于所述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所述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所述配电网的降损效益;步骤2,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所述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步骤3,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所述配电网进行降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基于所述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所述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所述配电网的降损效益;步骤2,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所述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步骤3,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所述配电网进行降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损耗模型为变压器损耗模型,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配电网中的变压器容量,建立所述配电网对应的变压器损耗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电网中的变压器容量,建立所述配电网对应的变压器损耗模型,包括: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变压器的装设容量及容运比,建立所述配电网对应的变压器空载损耗模型;和/或,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变压器的实际运行容量及变压器低压侧的功率因数,建立所述配电网对应的变压器负载损耗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损耗模型为线路损耗模型,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基于输电线路的电阻损耗参数,建立所述配电网对应的线路损耗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步骤11,对于所述损耗模型中的任一线损影响因子,基于所述配电网对应的模型参数,调整所述任一线损影响因子的取值,并基于所述损耗模型计算相应的线损率;步骤12,基于不同的取值与相应的线损率,构建所述任一线损影响因子对应的拟合曲线;步骤13,计算所述拟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洲杨德昌赵肖余刘福潮郑晶晶彭晶杜培东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