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65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包括充电整流模块、电池组、电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与电网的输电线路连接,充电整流模块通过电压互感器与电网的输电线路连接,充电整流模块为电池组充电,电流互感器可驱动电流继电器的触点接通,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将驱动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工作,将断路器跳开。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运行正常时,通过电压互感器取得电能经过整流充电机向电池组内充电;当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经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传变到二次侧后驱动电流继电器的触点接通,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将驱动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工作,将断路器跳开,保障电网安全、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
本技术属于保护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
技术介绍
直流系统是应用于水力、火力发电厂,各类变电站和其它使用直流设备的用户,为给信号设备、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应急电源及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源设备。直流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它不受发电机、厂用电及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并在外部交流电中断的情况下,保证由后备电源—蓄电池继续提供直流电源的重要设备。传统式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由于其技术成熟、稳定性好而广泛应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众多的优越性也被广泛采用。但是,当站用直流出现问题后,会引起巨大的损失,如2017年发生的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6·18"主变烧损事故,就是因为蓄电池未能提供直流电源,造成保护及控制回路失去直流电源而不能动作跳闸;进而造成故障越级,330千伏和110千伏变压器持续承受短路电流,导致变压器着火烧损。类似的还有,1999年7月20日,某220kV变电站的主变低压侧发生短路故障,并将站内直流系统的硅链烧毁,造成全站直流消失,全站各保护均无法动作。在2012年版的《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中15.6.3宜设置不经任何闭锁的、长延时的线路后备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该电路可以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工作,将断路器跳开,保障电网安全、设备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包括充电整流模块、电池组、电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与电网的输电线路连接,充电整流模块通过电压互感器与电网的输电线路连接,充电整流模块为电池组充电,电流互感器可驱动电流继电器的触点接通,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将驱动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工作,将断路器跳闸。输电线路的A相通过电压互感器A与N连接;电压互感器A的二次绕组作为交流电源经充电整流模块A变成直流电并向电池组A进行充电;电池组A的输出正极经过导线接直流监视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A的静触头,常闭触点A的动触头接A相跳闸线圈的负端;A相跳闸线圈的正端接电流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的动触头,电流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的静触头接回电池组A的负极。输电线路的B相通过电压互感器B与N连接;电压互感器B的二次绕组作为交流电源经充电整流模块B变成直流电并向电池组B进行充电;电池组B的输出正极经过导线接直流监视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B的静触头,常闭触点B的动触头接B相跳闸线圈的负端;B相跳闸线圈的正端接电流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的动触头,电流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的静触头接回电池组B的负极。输电线路的C相通过电压互感器C与N连接;电压互感器C的二次绕组作为交流电源经充电整流模块C变成直流电并向电池组C进行充电;电池组C的输出正极经过导线接直流监视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C的静触头,常闭触点C的动触头接C相跳闸线圈的负端;C相跳闸线圈的正端接电流继电器C的常开触点的动触头,电流继电器C的常开触点的静触头接回电池组C的负极。跳闸线圈A的正端、跳闸线圈B的正端、跳闸线圈C的正端之间互相连接;跳闸线圈A的负端、跳闸线圈B的负端、跳闸线圈C的负端之间互相连接。所述充电整流模块为硅整流充电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运行正常时,通过电压互感器取得电能经过整流充电机向电池组内充电;当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经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传变到二次侧后驱动电流继电器的触点接通,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将驱动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工作,将断路器跳开,保障电网安全、设备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其中:1为电流互感器A,11为充电整流模块A,12为电池组A,13为电流继电器A,14为A相跳闸线圈,15为直流监视中间继电器,16为常闭触点A16,17为电压互感器A;2为电流互感器B,21为充电整流模块B,22为电池组B,23为电流继电器B,24为B相跳闸线圈,25为常闭触点B,26为电压互感器B;3为电流互感器C,31为充电整流模块C,32为电池组C,33为电流继电器C,34为C相跳闸线圈,35为常闭触点C,36为电压互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当一次设备投运初期,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运行正常,变电站内直流设备也为其最佳状态。此时,通过电压互感器取得电能经过整流充电机向电池组内充电,电池组内保持电能充满状态;当电网发生故障时,一次线路上流过的电流为故障电流时,电流互感器中会流过很大的故障电流,这种故障电流与正常运行的负荷电流差别极大,故障电流经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传变到二次侧后驱动电流继电器的触点接通,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将驱动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工作,将断路器跳开,保障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在电网设备(输电线路、电容器、电抗器、变压器等)的B相对N之间,安装有电压互感器B26,电压互感器B26的二次绕组作为交流电源经充电整流模块B21变成直流电并向电池组B22进行充电。电池组B22的输出正极经过导线接直流监视中间继电器15的常闭触点B25的静触头,常闭触点B25的动触头接B相跳闸线圈24的负端;B相跳闸线圈24的正端接电流继电器B23的常开触点的动触头,电流继电器B23的常开触点的静触头接回电池组B22的负极。电流互感器B2的用于检测B相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大小;电流互感器B2的二次绕组接电流继电器B23的线包;电流继电器B23的绕组是交流绕组,并且电流继电器的B的动作电流是可以整定的。在电网设备(输电线路、电容器、电抗器、变压器等)的C相对N之间,安装有电压互感器36,电压互感器36的二次绕组作为交流电源经充电整流模块C31变成直流电并向电池组C32进行充电。电池组C32的输出正极经过导线接直流监视中间继电器15的常闭触点C35的静触头,常闭触点C35的动触头接C相跳闸线圈34的负端;C相跳闸线圈34的正端接电流继电器C33的常开触点的动触头,电流继电器C33的常开触点的静触头接回电池组C32的负极。电流互感器C3的用于检测C相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大小;电流互感器C3的二次绕组接电流继电器C33的绕组;电流继电器C33的绕组是交流绕组,并且电流继电器的C的动作电流是可以整定的。最后,用导线将跳闸线圈A的正端与跳闸线圈B的正端、跳闸线圈C的正端均连接起来;用导线将跳闸线圈A的负端与跳闸线圈B的负端、跳闸线圈C的负端均连接起来。上面仅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整流模块、电池组、电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与电网的输电线路连接,充电整流模块通过电压互感器与电网的输电线路连接,充电整流模块为电池组充电,电流互感器可驱动电流继电器的触点接通,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将驱动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工作,将断路器跳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整流模块、电池组、电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与电网的输电线路连接,充电整流模块通过电压互感器与电网的输电线路连接,充电整流模块为电池组充电,电流互感器可驱动电流继电器的触点接通,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将驱动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工作,将断路器跳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其特征在于:输电线路的A相通过电压互感器A与N连接;电压互感器A的二次绕组作为交流电源经充电整流模块A变成直流电并向电池组A进行充电;电池组A的输出正极经过导线接直流监视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A的静触头,常闭触点A的动触头接A相跳闸线圈的负端;A相跳闸线圈的正端接电流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的动触头,电流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的静触头接回电池组A的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站用直流电源消失后的过流继电保护跳闸电路,其特征在于:输电线路的B相通过电压互感器B与N连接;电压互感器B的二次绕组作为交流电源经充电整流模块B变成直流电并向电池组B进行充电;电池组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元白鹏赵罗罗田军张乐世韩永魁王晋川王增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崇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