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60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包括电子组件及上壳;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线路板、及安装于线路板上的指示灯、连接线插座与蜂鸣器;上壳包括上壳基板、挡片及背板;所述挡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隔挡部及折弯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上壳基板;所述隔挡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连接线插座,所述隔挡部上对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侧处分别设连接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卡脚。所述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在连接线插座的一侧对应设置挡片,并在挡片上设置卡脚,可有效限位防静电手腕带的连接线的插头,防止防静电手腕带与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轻易发生脱离,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静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器件加工行业中,企业通常会要求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或佩戴防静电手腕带,防止人体带静电导致电子器件被损坏,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防静电手腕带还能通过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进而连接到监视器上,实现工作线上的统一管理。然而目前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与防静电手腕带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单调,容易导致接触不良甚至防静电手腕带脱落,操作人员甚至察觉不到防静电手腕带已经脱落。不可靠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损坏正在生产作业上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可稳固有效地连接防静电手腕带。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包括电子组件及罩设所述电子组件的上壳;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线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的指示灯、连接线插座与蜂鸣器;所述上壳包括上壳基板、连接于所述上壳基板一侧的挡片、及连接于所述上壳基板另一侧的背板;所述挡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隔挡部及折弯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上壳基板;所述隔挡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连接线插座,所述隔挡部上对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侧处分别设连接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卡脚。所述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在连接线插座的一侧对应设置挡片,并在挡片上设置卡脚,可有效限位防静电手腕带的连接线的插头,防止防静电手腕带与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轻易发生脱离,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还包括罩设于所述上壳内的下壳;所述下壳包括下壳基板、连接于所述下壳基板相对两端的下壳侧板、及连接于所述下壳基板一侧的挡板;所述挡板上间隔设有第一过孔及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供所述指示灯穿设,所述第二过孔供所述连接线插座穿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基板间隔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基板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周缘凸伸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支撑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侧板上设有第一组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壳基板相对两端的上壳侧板,所述上壳侧板设有第二组装孔,所述第二组装孔对应所述第一组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侧板还连接有安装翼,所述安装翼设有若干安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的接线端子插座及网线插座;所述指示灯与所述连接线插座安装于所述线路板的一侧,所述接线端子插座与所述网线插座安装于所述线路板的另一侧;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接线端子插座相对,所述蜂鸣器设置于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接线端子插座之间;所述连接线插座与所述网线插座相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插座的头部还套设有固定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间隔设有第三过孔及第四过孔,所述第三过孔对应所述接线端子插座,所述第四过孔对应所述网线插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为三色指示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人体探测传感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方式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下壳,11-下壳基板,12-下壳侧板,13-挡板,14-第一连接孔,15-支撑台,16-第一组装孔,17-第一过孔,18-第二过孔;20-电子组件,21-线路板,22-指示灯,23-连接线插座,24-接线端子插座,25-网线插座,26-蜂鸣器,27-第二连接孔,28-固定圈;30-上壳,31-上壳基板,32-上壳侧板,33-挡片,331-连接部,332-隔挡部,333-折弯部,334-通孔,335-卡脚,34-背板,35-第二组装孔,36-第三过孔,37-第四过孔,38-安装翼,39-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用于连接防静电手腕带与监视器。该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包括下壳10、安装于下壳10内的电子组件20、及罩设下壳10与电子组件20的上壳30。所述下壳10包括下壳基板11、连接于下壳基板11相对两端的下壳侧板12、及连接于下壳基板11一侧的挡板13。下壳基板11间隔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14,下壳基板11上对应第一连接孔14的周缘凸伸有呈环形设置的支撑台15,用于支撑安装电子组件20。下壳侧板12设有第一组装孔16,用于定位连接上壳30。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侧板12的高度小于挡板13的高度。挡板13间隔设有第一过孔17及第二过孔18,第一过孔17与第二过孔18分别用于供电子组件20的元器件穿设。所述电子组件20包括抵接支撑台15的线路板21、安装于线路板21一侧的指示灯22与连接线插座23、安装于线路板21另一侧的接线端子插座24与网线插座25、及设置于接线端子插座24一侧的蜂鸣器26。在本实施例中,线路板2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27,第二连接孔27对应第一连接孔14。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22为三色指示灯。指示灯22与接线端子插座24相对,蜂鸣器26设置于指示灯22与接线端子插座24之间,连接线插座23与网线插座25相对。指示灯22穿设第一过孔17,连接线插座23穿设第二过孔1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插座23穿设第二过孔18后,连接线插座23的头部还可以套设固定圈28,将电子组件20与下壳10连接得更加稳固。使用时,连接线插座23连接防静电手腕带的连接线的插头,网线插座25通过网线连接监视器,实现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及监视器之间的连通。连接线插座23具备自检功能,可自动检测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及监视器之间的连接状态,并可以通过指示灯22与蜂鸣器26做实时展示。再进一步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组件20还可以包括人体探测传感器,在工作区域也设置配套的传感器,便于监视器在线检测工作区域是否有操作人员。所述上壳30包括上壳基板31、连接于上壳基板31相对两端的上壳侧板32、连接于上壳基板31一侧的挡片33、及连接于上壳基板31另一侧的背板34。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侧板32、挡片33及背板34呈等高度设置。上壳侧板32设有第二组装孔35,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组件及罩设所述电子组件的上壳;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线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的指示灯、连接线插座与蜂鸣器;所述上壳包括上壳基板、连接于所述上壳基板一侧的挡片、及连接于所述上壳基板另一侧的背板;所述挡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隔挡部及折弯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上壳基板;所述隔挡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连接线插座,所述隔挡部上对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侧处分别设连接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卡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组件及罩设所述电子组件的上壳;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线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的指示灯、连接线插座与蜂鸣器;所述上壳包括上壳基板、连接于所述上壳基板一侧的挡片、及连接于所述上壳基板另一侧的背板;所述挡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隔挡部及折弯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上壳基板;所述隔挡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连接线插座,所述隔挡部上对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侧处分别设连接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卡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于所述上壳内的下壳;所述下壳包括下壳基板、连接于所述下壳基板相对两端的下壳侧板、及连接于所述下壳基板一侧的挡板;所述挡板上间隔设有第一过孔及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供所述指示灯穿设,所述第二过孔供所述连接线插座穿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手腕带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基板间隔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基板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周缘凸伸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支撑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下壳侧板上设有第一组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静电手腕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伟韩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