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335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在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转动部,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转动部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正或完全错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信号检测环境的安全性,从而能够提高信号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属于信号检测

技术介绍
现有检测装置对信号进行检测时,由于检测装置不能提供安全的检测环境(黑暗环境),使得信号在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导致信号检测数据的可靠性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开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能够提高信号检测环境的安全性,从而能够提高信号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固定部,在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转动部,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转动部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正或完全错位。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件,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侧侧壁上;第二转动件,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其上,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且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呈反方向联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相配合的凹槽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第一转动中心轴连接在所述凹槽部内,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第二转动中心轴连接在所述凹槽部内。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体底面转动接触;第二凹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其槽体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体深度,所述第二转动件第一侧面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侧面的底部转动接触,所述第二转动件第一侧面的底部与其槽体底面转动接触。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轴和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轴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垂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轴和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轴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轴的第二端穿出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中心位置且设置成用于连接驱动装置的自由端,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中心位置紧固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连接部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底部,所述连接部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内。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间隔设置有两固定轴,两所述固定轴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顶部的两侧。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设置成曲柄摇杆机构,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成曲柄,所述第二转动件设置成摇杆。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的孔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孔径。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能够提高信号检测装置检测环境的安全性,从而能够提高信号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开关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开关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部;2-转动部;3-第一转动中心轴;4-第二转动中心轴;5-连接轴;6-固定轴;11-第一开口;12-凹槽部;21-第二开口;22-第一转动件;23-第二转动件;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231-第三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开关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固定部1和转动部2。在固定部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1,转动部2转动设置在固定部1的一侧,在转动部2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1。其中,转动部2控制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21对正或完全错位。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21对正时,此时所述开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21完全错位时,此时所述开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1的孔径不小于第一开口11的孔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1的孔径大于第一开口11的孔径,能够使得信号的传递状态达到最佳。其中,信号可以为光、电或流体信号。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的截面设置成圆形,第二开口21的截面也设置成圆形。上述实施例中,固定部1紧固连接信号检测单元。信号检测单元包括与第一开口11连通的检测器。检测器为单光子计数器、光电倍增管或硅光电池。检测器能够多次检测信号并记录相应的检测结果。所述开关装置打开时,信号通过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21进入信号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此时信号检测单元存在安全的检测环境。信号检测结束后,转动部2控制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21完全错位,所述开关装置关闭。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检测器为单光子计数器。上述实施例中,转动部2包括第一转动件22和第二转动件23。第一转动件22和第二转动件23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部1的第一侧侧壁上。其中,第二开口21设置在第二转动部23上。第二转动件23与第一转动件22转动连接,且第二转动件23与第一转动件22呈反方向联动。即第一转动件22逆时针转动时,第一转动件22带动第二转动件23顺时针转动,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21对正时,此时所述开关装置打开(如图1所示),信号进入信号检测单元进行检测。同理,第一转动件22顺时针转动时,第一转动件22能够带动第二转动件23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21完全错位,此时所述开关装置关闭(如图2所示),信号无法进入信号检测单元。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转动部2设置成曲柄摇杆机构。其中,第一转动件22设置成曲柄,第二转动件23设置成摇杆。曲柄22与摇杆23之间转动连接,且曲柄22与摇杆23呈反方向联动。即曲柄22逆时针转动时,曲柄22能够带动摇杆23顺时针转动,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21对正时,此时所述开关装置打开(如图1所示)。同理,曲柄22顺时针转动时,曲柄22能够带动摇杆23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21完全错位,此时所述开关装置关闭(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固定部1的第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转动件22和第二转动件23相配合的凹槽部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2通过第一转动中心轴3连接在凹槽部12内。第二转动件23通过第二转动中心轴4连接在凹槽部12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凹槽部12包括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其中,第二凹槽122设置在第一凹槽121的一侧,第二凹槽122与第一凹槽121相连通。第二凹槽122的槽体深度小于第一凹槽121的槽体深度。第一转动件22的第一侧面与第一凹槽121的槽体底面(与固定部1的第一侧侧壁表面平行)转动接触。第一转动件22第二侧面的底部(第一转动件22上靠近第二转动件23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在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转动部,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转动部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正或完全错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在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转动部,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转动部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正或完全错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件,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侧侧壁上;第二转动件,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其上,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且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呈反方向联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相配合的凹槽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第一转动中心轴连接在所述凹槽部内,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第二转动中心轴连接在所述凹槽部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体底面转动接触;第二凹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其槽体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体深度,所述第二转动件第一侧面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子富杨李方泉肖擎国赵卫国刘宇卉李临
申请(专利权)人: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