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976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下表面设置有织针,所述安装架两侧外表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内部螺纹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顶部设置有手柄,所述传动杆底部外表面套接有紧固套管,且紧固套管底部设置有压圈板,所述压圈板一侧内表壁设置有微型马达,且微型马达通过转轴与压圈板另一侧内表壁的轴承传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齿轮与传动支架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支架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内表壁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外表面等距设置有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压圈装置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确保了针织机械的工作稳定,也避免了编织物被织针向上拉动,实现了针织机械的安全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针织机械上,针床上设置有多个织针,在起底编织时,因为所织的线圈下部无拉力,线圈浮在两针床针齿上面,为了使挂在织针上的网眼不随着织针做上升运动,往往针织机械上设置有按压网眼或编织物的装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沉降片往下压,另一种是靠压脚往下压,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不同压圈装置的选择安装。然而现有的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压圈过程中对编织物的压圈处理不够水平,同时在压圈之后无法对编织物下一针织位置进行移动,降低了压圈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下表面设置有织针,所述安装架两侧外表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内部螺纹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顶部设置有手柄,所述传动杆底部外表面套接有紧固套管,且紧固套管底部设置有压圈板,所述压圈板一侧内表壁设置有微型马达,且微型马达通过转轴与压圈板另一侧内表壁的轴承传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齿轮与传动支架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支架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内表壁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外表面等距设置有压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杆的中端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缓冲压缩的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簧的最大压缩幅度为2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轴表面套接有用于啮合连接的小圈齿轮,所述传动支架表面套接有与小圈齿轮相对应的大圈齿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滚珠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滚珠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块的外侧直径小于内侧直径5mm。本技术中,首先,通过设置的传动杆,当顺时针转动手柄时传动杆会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压圈板向下移动,对压圈板的压圈高度进行调节,避免了压圈板高度单一造成的压圈不准确,增强了压圈装置的工作效率,其次,通过设置的多个滚珠,并且多个滚珠均由同一个微型马达进行驱动,使得滚珠能够在编织物表面向前滚动,将编织物的针织位置进行移动,进而便于织针对编织物进行快速的针织处理,提高了针织机械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该压圈装置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对称式的结构确保了针织机械的工作稳定,也避免了编织物被织针向上拉动,实现了针织机械的安全稳定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进位滚珠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手柄、2-限位杆、3-弹簧、4-传动杆、5-紧固套管、6-压圈板、7-织针、8-安装架、9-微型马达、10-转盘、11-转轴、12-传动支架、13-轴承、14-滚珠、15-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包括安装架8,安装架8下表面设置有织针7,安装架8两侧外表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杆2,且限位杆2内部螺纹连接有传动杆4,传动杆4顶部设置有手柄1,传动杆4底部外表面套接有紧固套管5,且紧固套管5底部设置有压圈板6,压圈板6一侧内表壁设置有微型马达9,且微型马达9通过转轴11与压圈板6另一侧内表壁的轴承13传动连接,转轴11通过齿轮与传动支架12啮合连接,传动支架12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0,且转盘10内表壁设置有滚珠14,滚珠14外表面等距设置有压块15。传动杆4的中端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缓冲压缩的弹簧3,弹簧3的最大压缩幅度为2cm,转轴11表面套接有用于啮合连接的小圈齿轮,传动支架12表面套接有与小圈齿轮相对应的大圈齿轮,滚珠14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滚珠14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压块15的外侧直径小于内侧直径5mm。微型马达9带动转轴11进行旋转,而转轴11通过小圈齿轮和大圈齿轮的啮合传动,控制传动支架12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滚珠14沿着编织物表面向前移动,一方面对编织物起到压圈限位处理,另一方面滚珠14也能够在压块15的作用下将编织物针织处进行向前移动,改变编织物的针织位置。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安装架8将压圈装置与针织机械进行安装固定,转动手柄1调节传动杆4的高度位置,此时将紧固套管5与传动杆4进行螺纹连接,使得两个压圈板6处于水平位置,当织针将编织物针织后向上拉起时,编织物上表面被滚珠14压迫,此时织针7会从编织物内拉出,之后微型马达9启动,通过转轴11和大小齿轮的传动作用,带动滚珠14滚动,使得滚珠14在编织物表面向前移动,并且在压块15的摩擦下将编织物针织位置进行改变,以便于后续的针织处理,则该压圈装置完整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包括安装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8)下表面设置有织针(7),所述安装架(8)两侧外表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杆(2),且限位杆(2)内部螺纹连接有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顶部设置有手柄(1),所述传动杆(4)底部外表面套接有紧固套管(5),且紧固套管(5)底部设置有压圈板(6),所述压圈板(6)一侧内表壁设置有微型马达(9),且微型马达(9)通过转轴(11)与压圈板(6)另一侧内表壁的轴承(13)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1)通过齿轮与传动支架(12)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支架(12)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0),且转盘(10)内表壁设置有滚珠(14),所述滚珠(14)外表面等距设置有压块(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包括安装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8)下表面设置有织针(7),所述安装架(8)两侧外表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杆(2),且限位杆(2)内部螺纹连接有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顶部设置有手柄(1),所述传动杆(4)底部外表面套接有紧固套管(5),且紧固套管(5)底部设置有压圈板(6),所述压圈板(6)一侧内表壁设置有微型马达(9),且微型马达(9)通过转轴(11)与压圈板(6)另一侧内表壁的轴承(13)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1)通过齿轮与传动支架(12)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支架(12)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0),且转盘(10)内表壁设置有滚珠(14),所述滚珠(14)外表面等距设置有压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木发
申请(专利权)人:佰隆福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