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22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本体;支撑环;加强件,加强件设置在外壳本体与支撑环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外壳组件连接强度较差的问题。

Housing assembly and cooking utensils with the sam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hell component and a cooking utensil with it. The shell component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 supporting ring and a reinforcing member arranged between the shell body and a supporting ring. The shell assembly of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connection strength of the shell components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烹饪器具主要有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等,现有的烹饪器具的外壳组件组要有外壳本体、支撑环构成,二者直接连接或一体成型,但考虑到拆装方便,现有技术中的外壳本体与支撑环多为独立部件。但二者在进行连接时,由于支撑环结构限制,二者可能会由于强度问题出现损坏,从而直接影响外壳组件的正常使用以及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外壳组件连接强度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本体;支撑环;加强件,加强件设置在外壳本体与支撑环之间。进一步地,加强件与支撑环卡接、粘结或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接。进一步地,加强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支撑环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或,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进一步地,第一凹槽部包括凹槽段和通孔段,第一凸起部为螺钉柱,螺钉柱的螺钉头设置在凹槽段内,螺钉柱的螺钉段设置在通孔段内。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加强件背离支撑环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凸起部,加强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部的至少部分凹槽段。进一步地,加强件与外壳本体卡接、粘结或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接。进一步地,外壳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加强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相卡接。进一步地,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支撑板,支撑板与加强件本体相连接,支撑板设置在加强件本体的周向外边缘,且支撑板朝向支撑环设置;其中,第二卡接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一卡接部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内周侧。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为卡扣,第二卡接部为卡口;或,第一卡接部为卡口,第二卡接部为卡扣。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接部沿外壳本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卡接部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接部与各个第一卡接部一一相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外壳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平台,加强件与支撑平台相连接。进一步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加强件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部相连接的第四连接部。进一步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加强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相连接的第二定位部。进一步地,支撑平台背离加强件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地,外壳组件还包括:支撑环装饰片,支撑环装饰片设置在支撑环背离加强件的一侧;其中,支撑环装饰片与支撑环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为上述的外壳组件。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通过在外壳本体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加强件能够保证外壳本体与支撑环的连接强度。在具体连接时,由于加强件的存在,外壳本体与支撑环之间通过加强件可以进行连接,从而会减少由于外壳本体与支撑环直接连接所引起的强度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通过在外壳本体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加强件能够保证外壳本体与支撑环的连接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外壳组件连接强度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外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第一个位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第二个位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第三个位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的第四个位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外壳本体;11、容纳腔;12、第一卡接部;13、支撑平台;131、第三连接部;132、第一定位部;133、加强筋;20、支撑环;30、加强件;32、加强凸起部;33、第二卡接部;34、加强件本体;35、支撑板;36、第四连接部;37、第二定位部;40、支撑环装饰片;41、第三卡接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9,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本体10;支撑环20;加强件30,加强件30设置在外壳本体10与支撑环20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通过在外壳本体10与支撑环20之间设置有加强件30能够保证外壳本体10与支撑环20的连接强度。在具体连接时,由于加强件30的存在,外壳本体10与支撑环20之间通过加强件30可以进行连接,从而会减少由于外壳本体10与支撑环20直接连接所引起的强度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组件通过在外壳本体10与支撑环20之间设置有加强件30能够保证外壳本体10与支撑环20的连接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外壳组件连接强度较差的问题。为了方便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的安装与更换,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可拆卸地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满足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的快速组装以及快速拆卸,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可拆卸地相连接。针对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的具体连接方式,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卡接、粘结或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卡接。可选地,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粘结。可选地,加强件30与支撑环20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接。优选地,加强件3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支撑环20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针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具体结构,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或,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第一连接部插设在第二连接部内。可选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第二连接部插设在第一连接部内。优选地,第一凹槽部包括凹槽段和通孔段,第一凸起部为螺钉柱,螺钉柱的螺钉头设置在凹槽段内,螺钉柱的螺钉段设置在通孔段内。优选地,第一凹槽部为螺纹孔,第一凸起部为螺钉柱。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第一连接部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沿加强件30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连接部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与各个第二连接部一一相对应地设置。考虑到加强件30的整体结构较薄,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加强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10);支撑环(20);加强件(30),所述加强件(30)设置在所述外壳本体(10)与所述支撑环(2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10);支撑环(20);加强件(30),所述加强件(30)设置在所述外壳本体(10)与所述支撑环(2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与所述支撑环(20)卡接、粘结或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撑环(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包括凹槽段和通孔段,所述第一凸起部为螺钉柱,所述螺钉柱的螺钉头设置在所述凹槽段内,所述螺钉柱的螺钉段设置在所述通孔段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凸起部,所述加强件(30)背离所述支撑环(2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凸起部(32),所述加强凸起部(32)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部的至少部分凹槽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与所述外壳本体(10)卡接、粘结或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外壳本体(1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2),所述加强件(30)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3),所述第一卡接部(1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3)相卡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包括:加强件本体(34);支撑板(35),所述支撑板(35)与所述加强件本体(34)相连接,所述支撑板(35)设置在所述加强件本体(34)的周向外边缘,且所述支撑板(35)朝向所述支撑环(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邓志宏李磊夏鹏陈亮张源智高塬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