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端润滑总成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68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端润滑总成,主要包括一转轴,转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轴肩、定位段以及偏心段。其中,转轴还包括一螺旋槽,该螺旋槽布置在所述轴肩、定位段以及偏心段的外圆周,螺旋槽从所述轴肩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偏心段,该螺旋槽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沉台孔。螺旋槽沿转轴的周向布置,在转轴转动过程中,槽内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入缸体内。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端润滑总成及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流体压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端润滑总成以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压缩机中,转子在缸体内高速转动,缸体与转子的接触面容易磨损。由于缸体内的润滑油不可避免的泄漏,应及时补入润滑油。参照201310712168.0,那种压缩机的曲轴包括长轴、偏心部及短轴。长轴的周壁上设置有从长轴端部向偏心部延伸的通流槽,通流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弧形。压缩机曲轴上的通流槽与电机的转子的内壁形成回流冷冻油的通流孔。螺旋槽转动过程中,槽内流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沿预定方向流动。该案中,设置螺旋槽引导油液运动方向的设计方案可以作为本申请的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端润滑总成,转轴上设置螺旋槽,可以将润滑油引入压缩机腔室内,降低缸体磨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端润滑总成,包括:缸体、端盖、三角活塞、转轴、内齿轮以及外齿轮,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缸体侧壁,该端盖具有一定位孔,该缸体具有一压缩腔,所述三角活塞位于所述压缩腔内,所述三角活塞的侧面设有第一齿轮安装槽,所述内齿轮固定在该第一齿轮安装槽内,所述外齿轮固定在所述缸体的底部,该外齿轮啮合至所述内齿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轮安装槽内设有第一沉台孔,该第一沉台孔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转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轴肩、定位段以及偏心段,所述定位段可转动的插入所述定位孔,所述偏心段穿过所述定位孔并插入所述通孔,其中,所述转轴还包括一螺旋槽,该螺旋槽布置在所述轴肩、定位段以及偏心段的外圆周,所述螺旋槽从所述轴肩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偏心段,该螺旋槽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沉台孔。在本技术的这种轴端润滑总成中,该第一沉台孔的直径大于内齿轮的内径。在本技术的这种轴端润滑总成中,所述端盖的靠近所述压缩腔的一侧设有第二沉台孔,所述螺旋槽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二沉台孔连通。在本技术的这种轴端润滑总成中,所述外齿轮的中部设有第一延伸孔,该第一延伸孔与所述第一沉台孔连通。在本技术的这种轴端润滑总成中,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延伸孔,该第二延伸孔与所述第一延伸孔连通。在本技术的这种轴端润滑总成中,所述螺旋槽的宽度为1.5至2mm。在本技术的这种轴端润滑总成中,所述螺旋槽的深度为0.5mm。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轴端润滑总成。实施本技术的这种压缩机的润滑总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螺旋槽沿转轴的周向布置,在转轴转动过程中,槽内流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入缸体内。部分润滑油沿螺旋槽的端部进入内齿轮和外齿轮之间,降低齿间磨损。部分润滑油经延伸槽流入缸体底部,降低缸体与三角活塞的磨损。部分润滑油经沉台孔流入端盖与三角活塞之间,降低端盖与三角活塞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压缩机的润滑总成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缸体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三角活塞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转轴的示意图;图6为图1的齿轮组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压缩机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6所示的本技术的轴端润滑总成,主要包括缸体20、端盖30、三角活塞40、转轴50等。缸体20经多个螺柱孔23连接至所述端盖30。螺柱孔23的直径为5mm。三角活塞40被限制在缸体20和端盖30之间。转轴50带动三角活塞40转动。转轴50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51、轴肩52、定位段53以及偏心段54。连接段51经键槽连接转子。转轴50经电机带动三角活塞40公转。端盖30具有定位孔32。第一齿轮安装槽44内设有第一沉台孔45,该第一沉台孔45中部设有一通孔46。定位段53可转动的插入所述定位孔32,偏心段54穿过定位孔32并插入通孔46。转轴50还包括一螺旋槽55,该螺旋槽55布置在所述轴肩52、定位段53以及偏心段54的外圆周,螺旋槽55从轴肩52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偏心段54,该螺旋槽55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沉台孔45。第一沉台孔45的直径大于内齿轮60的内径。螺旋槽55沿转轴50的周向布置,在转轴50转动过程中,槽内流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入缸体20内。部分润滑油沿螺旋槽55的端部进入内齿轮60和外齿轮70之间,降低齿间磨损。端盖30的靠近所述压缩腔24的一侧设有第二沉台孔33,螺旋槽55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二沉台孔33连通。部分润滑油经沉台孔流入端盖30与三角活塞40之间,降低端盖30与三角活塞40的磨损。外齿轮70的中部设有第一延伸孔73,该第一延伸孔73与所述第一沉台孔45连通。缸体20的底部设有第二延伸孔29,该第二延伸孔29与所述第一延伸孔73连通。部分润滑油经延伸槽流入缸体20底部,降低缸体20与三角活塞40的磨损。本技术不限制螺旋槽55的具体结构,作为优选,螺旋槽55的宽度为1.5至2mm,深度为0.5mm。缸体20具有一压缩腔24,压缩腔24的内侧壁包括对称分布的凹形弧面25,两个凹形弧面25经倒角面26连接。所述压缩腔24的底部设有出气孔27。端盖30的底部设有进气孔31。端盖30固定在缸体20的一侧,端盖30将压缩腔24限制为一大致封闭的区域。该封闭区域经进气孔31和出气孔27连接外部空间。三角活塞40位于压缩腔24内,该三角活塞40具有三个顶点41以及连接该三个顶点41的凸形弧面42。三个顶点41压在所述凹形弧面25上,部分凹形弧面25与凸形弧面42组成一工作室43。三角活塞40转动时,三个顶点41始终压在压缩腔24的内侧壁,避免活塞无支撑的振动。部分工作室43与进气孔31连通,部分工作室43与出气孔27连通。三角活塞40在不同状态下封闭不同的气孔。在其中一个状态下,工作室43与进气孔31连通,气体充满工作室43。在另一状态下,工作室43与出气孔27连通,开始排气。在本实施例中,压缩腔24为双凹陷圆弧的结构,与之对应的三角活塞40的侧壁为凸起圆弧的结构。凸形弧面42的半径为58.17mm,三角活塞40的轮廓直径为76.01mm。一对进气孔31和出气孔27均对称布置。进气孔31大致位于三角活塞40外部轮廓距离缸体20内侧壁轮廓的远点。该位置的进气孔31可保证三角活塞40可及时封闭进气孔31。凹形弧面25与压缩腔24的底部相交于一棱边,出气孔27位于该棱边上并且凹形弧面25的靠近倒角面26的位置。该位置的出气孔27可保证绝大部分气体可从出气孔27排出。具体而言,进气孔31直径9mm,两进气孔31的距离为62mm。进气孔31直径4mm,两出气孔27的距离为70mm。三角活塞40的侧面设有第一齿轮安装槽44,所述内齿轮60经至少一个的销轴固定在该第一齿轮安装槽44内。缸体20的底部设有第二齿轮安装槽28,所述外齿轮70设有一凸起部71,该凸起部71经至少一个的销轴孔72固定在该第二齿轮安装槽28内。外齿轮70啮合至所述内齿轮60,三角活塞40相对于缸体20公转并自转达到周期性压缩气室的目的。小齿轮固定在缸体20底部,并部分的插入缸体20内部,大齿轮安装在三角活塞40内,降低了部件的总体厚度,结构轻便化。外齿轮70与内齿轮60的齿数比为2:3。三角活塞40在公转的同时以1.5倍的速度自转,周期性吸气和排气。如图7所示的本技术的这种两腔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端润滑总成,包括:缸体、端盖、三角活塞、转轴、内齿轮以及外齿轮,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缸体侧壁,该端盖具有一定位孔,该缸体具有一压缩腔,所述三角活塞位于所述压缩腔内,所述三角活塞的侧面设有第一齿轮安装槽,所述内齿轮固定在该第一齿轮安装槽内,所述外齿轮固定在所述缸体的底部,该外齿轮啮合至所述内齿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轮安装槽内设有第一沉台孔,该第一沉台孔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转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轴肩、定位段以及偏心段,所述定位段可转动的插入所述定位孔,所述偏心段穿过所述定位孔并插入所述通孔,其中,所述转轴还包括一螺旋槽,该螺旋槽布置在所述轴肩、定位段以及偏心段的外圆周,所述螺旋槽从所述轴肩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偏心段,该螺旋槽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沉台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端润滑总成,包括:缸体、端盖、三角活塞、转轴、内齿轮以及外齿轮,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缸体侧壁,该端盖具有一定位孔,该缸体具有一压缩腔,所述三角活塞位于所述压缩腔内,所述三角活塞的侧面设有第一齿轮安装槽,所述内齿轮固定在该第一齿轮安装槽内,所述外齿轮固定在所述缸体的底部,该外齿轮啮合至所述内齿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轮安装槽内设有第一沉台孔,该第一沉台孔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转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轴肩、定位段以及偏心段,所述定位段可转动的插入所述定位孔,所述偏心段穿过所述定位孔并插入所述通孔,其中,所述转轴还包括一螺旋槽,该螺旋槽布置在所述轴肩、定位段以及偏心段的外圆周,所述螺旋槽从所述轴肩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偏心段,该螺旋槽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沉台孔。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德智甘辉谢建志杨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三众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